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中华之铁血崛起 > 第157章 欲行安南土改

第157章 欲行安南土改(1 / 1)

施凤来总督安南以后,便派人统计安南的各地官府的存粮情况。

这一天,派去各地统计的人员都回来了,纷纷向总督府禀报各地的存粮情况。

张波将各地的数据统计后,大吃一惊,随后就拿着各地的统计的结果前去寻找施凤来。

“总督大人,安南各地的存粮情况已经统计出来了,官府在各地存储的粮食一共有将近40万吨。这个地方真的是太适合种植水稻了,一年三熟。

咱们从国内迁移一百万人过来,是错错有余的。

之前阮氏和郑氏连年打仗,消耗了大量的百姓。许多的地主都拥有大量的土地,而许多的安南百姓都付着高额的租金,租着地主的土地。即是这样还是有许多的土地和山地处于慌种的状态。

之前,安南的产粮重地的土地都是属于郑氏和阮氏家族的。现在这两个大家族都被抄家后,目前已经整理出来大约67万亩的良田,这些良田都可以留给迁移过来的大明百姓。”

施凤来听了之后,心有疑虑。

“这67万亩也不够大明一百万的百姓种啊?再说了,全部让大明的百姓来种的话那之前种这些地的佃户该怎么处置?那也是不小的人数,处理不当的话就有可能引起动乱。”

张波思索了片刻,继续说道,“总督大人,咱们可以在安南开展一次土地改革。对那些罪大恶极的地主,公开审理,没收土地。然后将一些次一些的土地山地分发给之前无地或者少地的安南百姓。这样一来,不仅安南百姓从心理学拥戴我们,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彻底摸清安南百姓的数量和分布,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以后的治理。”

施凤来听了以后,觉得这个方法很不错。

“可以,稍后本督就给国内上奏,让朝廷派有土改工作经验的人过来协助你。

现在安南又重新招了50万的大军,而大明的士兵有30万,全都留在这里的话压力很大,本督打算上报朝廷,看看调一些军队回去。你觉得这50万的安南士兵应该怎么利用?”

“回总督大人,以下官的看法,让这50万的大军直接南下,占领占城国。占城国虽然国小,可是也是产粮大国,而且港口优良,适合在那里建一个海军的军事港口。”张波回应道。

“哦,没想到你在军事上还有一定的见解。好吧,本督会在奏报中提到这件事,最后的决定就交给朝廷吧,咱们这些在外的官员,还是以执行朝廷的指示为第一要务。”施凤来对着张波缓缓说道。

张波也明白施凤来的意思,在外做官,本身就被许多双眼睛盯着,做任何事还是要先请示朝廷,再做决定,以免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好让朝廷放心。

“多谢总督大人指点,下官明白了。”张波赶紧说道。

随后,施凤来又书写了一封奏报,给京城发去了。

朱由校接到施凤来发来的奏报后,召集了众位大臣商议。

等各个管事的大臣到了以后,朱由校对他们说道。

“诸位爱卿,施爱卿发来了奏报,里面提到了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想在安南进行土改,欲从国内调一些有土改工作经验的人过去配合。土改完成之后,打算从国内迁移一百万的百姓过去。那里有大量的良田,一年三熟。这个事情你们有什么意见?”

内阁首辅温体仁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启奏陛下,这个事情完全可以。咱们可以从陕西和河南这两个地方各迁移50万的百姓过去,今年各地的灾情迹象越来越明显了,要不是陛下提前未雨绸缪,从各地运输大量的粮食,说不定现在各地已经有灾民出现了。

现在有一个这么好的地方可以迁移百姓过去,那就立即在陕西和河南这两个地方开始登记,等安南那边土改的工作差不多了,腾出了大量的土地后,就立即安排这两个省的灾情迹象最严重的百姓过去。”

朱由校听了之后,觉得这还真是个好的处理办法。

“在奏报中,施爱卿还提到了安南各地官府一共储备了40万吨的粮食,可以要求他们将其中的一半运回来,分别储存在河南和陕西。等这两个省的百姓迁移的时候,就从这些粮食里面提供沿途的食用。

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户部尚书郭成儒,就由你们户部在这两个省展开登记工作,工部负责修建储存这10万吨粮食的仓库。粮食运来后,兵部负责调兵把守,绝不能让这些粮食被浪费了。”

朱由校一脸严肃的说道。

“微臣遵旨!”户部,工部和兵部负责人齐声说道。

朱由校又看向眼前的重臣。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情是施爱卿觉得现在驻守安南的明军太多了,请求朝廷调一部分明军回去。

第三件事是施爱卿上奏,说安南南部的占城国,也是产粮大国,并且有天然优良的港口,询问朝廷是否有意将占城国收过来,现在他们新招收了五十万的安南士兵,可以去占城国练练兵。

这两件事情你们有什么意见?”

“启奏陛下,我们商务司之前刚刚在占城国购买了大量的粮食,这个国家对对我们并没有不尊敬,如果要是贸然占领了,是不是会给其他国家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会让他们觉得我大明侵略成性呢?”商务司司长史可法说道。

外交部部长王进举也站出来说道,“陛下,之前占城国还给我大明上供了许多的粮食,如果突然打击占城,的确不占理,会让东南亚一些小国对我大明产生抵抗情绪的。”

一听这话,英国公坐不住了,“陛下,现在安南还有三十万明军士兵,五十万安南士兵,哪个小国敢议论纷纷,派兵过去就是了!”

“英国公,打仗不是解决事情的唯一的一条路,我们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和途径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

外交部部长王进举缓缓说道。

朱由校也没有的点了点头,“这样吧,让还在安南的外交部的沈从文,出使占城,和占城国国王商议,让他们将所有多余的粮食全部卖给我们。还有就是将他们最优良的港口给我们大明海军作为军事基地。只要占城国满足我们这两点要求,我们大明可以和他们签订协议,保护占城国,只要大明军队还在一天,就保证他们的国祚延续。”

“微臣遵旨,稍后就给沈从文发去外交部的工作文书。”王进举说道。

朱由校继续说道,“至于安南境内的明军,命熊森,田七两人,带领十万大军驻守。

第四军和第五军的一万火枪手和骑兵全部都给熊森留下,然后各自留下一百门火炮和充足的炮弹。

第四和第五军缺少的编制和装备回国后再补充。

命刘兴祚带领第五军留守云南,改名第五军团,统领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军队和防御。扩军至25万人,要朝着丛林和山地作战的方向训练。

赵率教带领第三军去成都,改名为第三军团,统领四川,宁夏,陕西等地的军队,扩军至25万人。

曹文诏带领第一军暂时留守京城,为第一军团,统领北方的所有军队,因为北方涉及到蒙古和建奴,所以人数暂时不做规定,等蒙古和建奴平定以后再说。

满桂带领第二军前往河南洛阳,改名为第二军团,统领中原几省的军队,扩军至25万人。

周遇吉带领第四军前往山东济南,改名为第四军团,统领沿海地带的几个省,扩军至25万,平时要多和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交流。

第一舰队要多多侦查台湾岛和日本岛的情况,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舰队派出分舰队,由郑森和苏破日带领,驻守安南吉婆岛。

另外,黔国公沐启元回京入国防部担任副部长,为英国公的副手。

这些军事安排和部署英国公要传达到位,以后的重要会议要通知到海军都督府派人前来参加。”

朱由校说完后,端起茶杯痛快的喝了一杯茶。

“微臣遵旨!”英国公赶紧上前回道。

“那就先这样吧,将今天的安排尽快通知下去,各部门都要紧密配合,不可懈怠。”朱由校看着低下的重臣,一脸严肃的说道。

“微臣遵旨!”众位大臣齐声说道。

随后,便先后离开了御书房,回自己的办公地点去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吕氏外戚 调教贞观 刀笔吏 神捕乱宋 极品家将 我为王 穿入中世纪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扩张之路 晨唐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