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眼前这个满眼嫌弃的老太太,童乐乐咽下最后一口鸡蛋羹。
慢条斯理的站起身,不咸不淡的问着来人:“奶奶,您来我家有事吗?”
童老太看着童乐乐这般态度,顿时怒了,指着童乐乐就破口大骂:“你这个赔钱货,你娘就是这样教你的,看见长辈就是这个态度?”
童乐乐才不管这老太太怎么生气呢,原主之前对这老太太的态度也没多好。
可以说,这个家里,除了童建业碍于生养之恩,不便撕破脸,其他人对着这老太太可没有好脸色的时候。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童老太那时的极品做法了。
童建业是家里的三儿子,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个妹妹。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这句话却不适用在童爸身上,童奶奶最讨厌的便是他。
童建业小时候如果不是被同族的一个爷爷接济,恐怕早就饿死了。
长大能赚口粮了才能在家吃个半饱,所以在娶了童妈之后就被分出来了,还是净身出户,没得到家里的一分一毫。
分家的时候童奶奶就说过,自家不能从老童家拿走一分东西,但是以后的孝敬钱却是不能少了的。
当时村里人都震惊了,村里是有不少偏心的老人,却也没偏心成这种的,这不是让童建业两口子去死嘛。
小两口搬到了队里没人住的破房子里,靠着岳家和朋友的帮助才慢慢把日子过下去。
后来在宁外公的帮助下,童建业去了县城运输队上班,一跃成为了吃皇粮的人上人。
童奶奶听说之后还来闹过几次,想让童建业将工作让给童二伯,直接被童建业拒绝了。
两家的关系也闹的更僵,除了该出的那份孝敬,童建业之后不再给老童家任何额外的东西。
现在的童家在村西头,与童家老宅一个西一个东,可见当时的童爸是多寒心。
童奶奶在童建业当上工人之后来过好几次,一度想增加孝敬钱,却是屡遭拒绝。
去找村里的支书和队长做主,换来的只有严厉的批评。
村里人知道后都在私下里议论老太太,说她真是怀里揣铃铛。
怎么说?
想的美!
童乐乐想到记忆里原主与童老太寥寥无几的几次见面,每次都是被这老太太明里暗里的咒骂。
这会儿更不想搭理她,都不用猜就知道这老太太又是来捞好处的。
这次童乐乐还真就猜错了。
童老太这次是受了小闺女的嘱托,来给童乐乐说亲的。
原来,童乐乐退婚一事传的很快,毕竟童家村有名的废物美人和有为青年陈国强的婚事还是挺受关注的。
这一退婚可是引起了不少的猜想,后来知道退婚原因后,人们说法不一。
有些人认为该退,这样的小姑子谁敢嫁过去啊,万一哪天小不心得罪了她,把自己推河里了怎么办。
一些人却觉得退的可惜,陈国强多好的小伙子啊,就这样退了,以后还能找到更好的吗?
不过也有些人家已经开始寻摸着找媒人去了,这么好条件的小伙子,给自家闺女拿下不香吗?
恶毒小姑子,不再怕的。
嫁过去之后就把她打包嫁出去就是,只要拿捏住公婆和丈夫,一个小姑子能翻起多大浪来。
不管哪种说法,反正陈冉冉的名声在这一波波的传言中是一落再落,彻底沉到了谷底。
以后再想找个好人家嫁了那是不可能的,能不能嫁出去都是个问题。
除非陈家父母舍得,将她远远的嫁到外地。
这也就意味着以后当作没有这个闺女了,这时候的远嫁都是相当于卖女儿了,收上一大笔彩礼,闺女就是人家的了,是死是活和娘家就没关系了。
童小姑就是听说了这事才回了一趟家,和童老太在屋里商量了一晚才在今天一大早离开。
童老太在小闺女离开后就来了童家。
原本两人商量着先打打感情牌,缓和一下关系之后再说亲事。
没想到刚进门就被冷眼相待,童老太的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也将童文晴的交代忘的一干二净。
“赔钱货就是赔钱货,没有一点教养,这宁家人就是不会教孩子,教个闺女光知道勾引人,这又教出来个小的,小小年纪就不知检点。”
“你这把婚退了正好,我给你找了个好婆家,等过两天我带人来家里相看相看,给你娘说声,好好准备准备。”
“我警告你啊,别再和那个地主家的狗崽子有来往了,免得污了我们老童家的名声。”
童老太想到过来的路上听到的传闻,顺口又交代了一句。
真是和她娘一个德行,小小年纪就不安分。
可不能因为这坏了自己闺女的好事,一会儿回去了得想办法把这事糊弄过去,免得过两天人上家里相看的时候听到些什么。
童老太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很好,却没想过童乐乐愿不愿意配合。
童乐乐:您没事吧,您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
童乐乐仿佛看智障一样的看着童老太,只想快点从此处遁走。
娘来,救救我吧!
好好的吃个饭就被这老太太上来就是一顿喷,唾沫星子都差点喷她脸上。
就她在纠结要不要怼回去的时候,上天仿佛听到了自己的祈祷。
“咣当!”
院子里的两人被声响打断了思绪,齐齐转头望去。
只见宁韶念正双手掐腰的站在门口,眼神不善的看向童老太。
显然听到了她刚才说的话,童老太心里不免有些心虚。
怎么就忘了少说两句了呢,自己可是来说亲事的,这会子被这个悍妇听到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成事。
正想上前找补两句,宁韶念却不给她这个机会。
“娘,您赶紧打哪来的回哪去,我们家不欢迎你,别在这自找没趣。”宁韶念看着童老太,冰冷的说道。
“还有,我闺女怎么样我自己会教,就不劳您费心了,有那空还是多教教您那小闺女吧!免得整天惦记别人家的东西,也不知道哪来的脸。”
“你也别在这摆谱了,要不然以后的孝敬钱我们不会多给一分,就按照村里的来。”
宁韶念最后用孝敬钱威胁童老太,果然这个方法见效,听到这话的童老太脸都气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