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内的大唐,在这十几年中,偶有波折,但变化不大。
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因为赵王一系的钳制,武后没敢称帝。
准备工作刚开始,就被消灭在了萌芽中。
李旦这孩子也有点眼水,武后曾经试探过他,想要还政给他,被他坚决推辞了。
但武后还是不放心,怕他当皇帝时间久了,人望所至不好约束。
过了许多年,又把李显重新册立。
期间也动过立吴姓子孙的念头,被狄仁杰一提醒就作罢了。
劝她的话非常直白:
姑侄之于母子,哪个更亲近呢?
如果您千秋鼎盛之后,儿子可以将您配享太庙,还没听说过侄子对姑姑这样做过的。
……
再有就是,赵王一脉的第四代马甲上线,生于695年,起名李钰。
李玄霸这个马甲已经九十多岁,也该退役了。
某日赵王李玄霸忽然找到武后,告诉她还有十年寿命,好好珍惜,自己先走一步了。
当夜,洛阳城上空流光溢彩,隐隐有仙音从半空传来。
许多民众惊醒观看,忽见赵王府内,一道身影冲天而起,大笑三声:“我去矣!”
月影婆娑中,又有龙神现世,口吐人言:“恭喜道友得证全真,从此逍遥于九天之外!”
原来是泾河龙王这酒友来祝贺,顺便与老友告别。
次日,满城都在议论这件奇闻。
李玄霸是整个大唐百姓心中的偶像,他一人在,安定万里江山。
如今得道飞升,更为他传奇的一生做了个圆满的收尾。
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纷纷作诗纪念。
其中之一曰:
天骄起乱世,长缨鼎河山。
寒露披金铠,冰霜满虬髯。
三千胡膏血,一夜染青毡。
八荒朝天阙,四境绝狼烟。
关河皆俯首,险川尽肃参。
百战转勋策,玄真始窥阚。
灵光泽瑞世,剑气绕长安。
龙神祝云渺,谪仙暂临凡。
……
朝堂上也是议论纷纷。
武后已经七十多岁,对这事异常感兴趣。
满脸渴求地询问李毅:“元昊,赵王叔是真的飞升了?”
李毅回答是,武后又急不可耐地问是否有仙法留下,当权者少有不想长生的。
李毅摇头道:“父亲曾说,当初他的老师,也只是教他诵读《道德经》,真法随处可见,全在个人感悟。”
武后听了十分失望,此后渐渐开始懈怠朝政。
在她实际执政这些年,修订律法、降低赋税,打击门阀、扶植庶族,还大力发展科举。
同时广开言路,对狄仁杰真正有能力、又这样敢于直谏的大臣很包容。
但人到老年,对生死的畏惧,容易导致性格偏激,爱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其实这在很多有作为的君主身上都有体现。
武则天毕竟只是个凡人,有七情六欲,所以也不能例外。
这期间先后有几个面首,仗着武后的权势胡作非为,都被继任赵王的李毅处理了。
或驱逐、或流放,有为恶较多的,还有一剑东来。
边关有赵王世子李景琰震慑,两京有赵王李毅肃清,不论朝堂还是民间,都觉得十分安心,赵王府仍旧是大唐的守护神。
同样是这段时期,上官婉儿依旧获得了武后的赏识,一步步擢升,在武后怠政期间,实际行使了一部分宰相的权力。
太平公主又生育了两个子女后,开始对权势起了兴趣。
两个好闺蜜之间,互相配合,不但是闺中密友,于朝堂上也是守望相助的战友。
女人之间的友情,那要是亲密起来,是没有底线的。
比如两个女孩之间,多亲昵的动作,在今天看来都能接受。
挽臂牵手,那看起来都再正常不过。
换了男子之间,那恐怕自己都不舒服。
武攸暨偶然见到妻子和上官婉儿的动作,从来都没往别处想过。
其实何止是他没想过,就算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两人,也没想过别的,主要那时候也没有百合这个概念。
光阴就这样平静的流逝,直到那个反弹的到来。
以张柬之的几个大臣,要求武后还政于中宗,还杀了武后崇信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
武后精力不济,对权力的掌控松动,无奈只得答应。
从此武姓的众人开始失势,因武后而得来的权势,又逐步交还。
但有个人例外,就是武三思。
他在武家的子侄中,算是比较出挑的一个,审时度势之下,迅速跟韦皇后站到了一起。
哪怕几年后武则天去世了,武三思也仍旧很有权势。
很快,两个新的阵营对立起来。
一方是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的联盟,另一方是韦后娘家跟武家残余势力的联盟。
起初是后者占优,但太平公主这边有赵王一脉的助力。
萧兵忆当然记得韦后和安乐公主这对狠毒的母女。
在她们动手前,保住了中宗李显。
李显万万想不到,媳妇和女儿会对自己下手。
本来就对政治不感冒,这下彻底死心。
不久决定让位给弟弟李旦。
可李旦也说了不算,太平公主李令月此时已经掌握大权。
可能是遗传了母亲优秀的基因,太平年纪渐长后,展现了良好的政治素养。
李隆基还年轻,萧兵忆有意要拖延他几年,在背后支持了太平公主。
支持册立李隆基为太子后,又过了一段消停日子,直到712年,李隆基继位。
本来还有一场斗争,在萧兵忆的安排下,平稳过渡了。
他劝说太平公主、上官婉儿放弃专权,彻底还政于皇帝。
而且李隆基身边,也有了强力的帮衬。
为了继续在大唐有影响力,马甲得跟李隆基处好关系,于是赵王府的第三代——李景琰,站到了李隆基那边。
盛唐的阶段已经开始。
早许多年之前,一些著名的文人已经投进了太极图,先后有:
孟浩然、王维、李白、高适、杜甫。
也有两个玄宗时期的能臣:高仙芝和刘晏。
这俩人都是冤死的,一个能打,一个会理财。
萧兵忆在此期间经常回到阳间休假,还调快了时间进度。
大唐很快来到了极盛时期——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