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在地府有编制 > 第127章 新君登基

第127章 新君登基(1 / 1)

其实历史上,崇祯因为处理魏忠贤的党羽,真的闹出了很大动静,甚至影响了整个国家的运行。

因为投入阉党怀抱的人太多了,而且都是身居重要位置。

崇祯也没惯着他们,他所秉承的原则,叫做斩草除根!

在崇祯皇帝除掉魏忠贤后的几个月期间,朝廷收到的奏报呈几何数量上升,成了多年未见的景观。

而意思也全都差不多:表忠心,说明自己不是阉党。

由于人数太多,大家都觉得没事,毕竟法不责众嘛!

如果是个正常的领导,一定就这么算了。但崇祯不是一般领导,而且对待类似事件,他有祖宗的经验可以借鉴。

洪武皇帝对类似的事情,只有一个处理方法:杀!

至于会生乱,没关系。

杀完了找人顶上就好。

一心为国的人不好找,想当官的人可有的是!

而那些千篇一律的奏疏,崇祯皇帝全都看了。

不但看,还整理记录,形成了一份名单——正愁找不到阉党呢,可巧你们就自己报名了。

崇祯皇帝朴素地认为:真没事的人,是不会写奏疏的,照着名单抓人准没错!

……

本来正在弹冠相庆的东林党人,等了许久,也不见朝廷召回他们、并官复原职的旨意,纷纷找相熟的官员打听消息。

但叶首辅闭口不谈,仿佛没有这事一样。

关我何事!找你们回来,给自己添乱吗?

再说这事我说了也不算呀!

真正能说上话的萧希承,此时却深居简出,除了给信王讲课,谁也不见。

请客不去,送礼不收。

拒绝的理由也简单:我是道士啊!有事你们找皇帝或者宰相去!

而没了制衡的天启皇帝,痊愈后彻底放飞自我。

来呀,放肆呀,作妖啊!

但他能力有限,折腾不了天下,只能关起门来折腾自己。

我还要抓紧时间诞育皇嗣,这也是大事啊!

身体不好,就有献媚的奉上虎狼之药。

萧希承多次劝谏,也没什么作用。

天启皇帝说:真人,你这次错了,这药是真有效啊!

于是,朱由校营养跟不上了。

过了一年,终因“操劳过度”,年纪轻轻就去了。

但萧兵忆觉得,他死的时候一定很快乐。

具体什么情形没法表述,有人管这事叫“马上风”。

可能是身体真不行吧,临死前也没留下个一男半女。

天启七年(1127)八月,明熹宗朱由校崩于乾清宫。

临终前传位于五弟信王朱由检。

崇祯皇帝即位。

事情如此突然,谁也没有准备,甚至朱由检自己都没想到。

只有一个人做好了准备,萧希承。

这才是他大展拳脚的开始,凭着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绝对信任。

朱由检此刻对自己的老师,已经不只是信任这么简单了,简直是崇拜!

因为之前,在教授自己的日子里,对方也曾有意无意地提起,日后应该如何治理天下。

当时朱由检心里还觉得,自己学这些有什么用?

但他万万没想到,那个至尊之位,竟真的落到了自己头上!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心里最清楚:老师一定是早就看出了有这一天!

这样的能力,已经不是用道术通玄能形容的了!

而萧兵忆这一年多,也没有荒废,做了许多准备。

首先是做技术储备。

直接造枪炮,萧兵忆负担不起,那是国家行为。

然后是影响民生,高产的作物弄出来了,还要推广。

这是通过天启皇帝的旨意颁布的,有用,且赢得了百姓欢迎。

百姓的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现在能勉强吃饱,算是给大明朝续了波命。

通过这件事,天启皇帝稍稍挽回了一些个人形象,加上铲除阉党,在百姓的评价中,勉强算个合格皇帝吧。

……

然后是发展贸易。

朝廷这回有钱了,吃大户发财了。

抄魏忠贤的家,居然抄出两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明朝政府四年的收入。

萧兵忆一度怀疑:这别是天启皇帝给自己留的小金库吧?

乾隆就这么干过。

当时贪污成风,怎么抓贪官都抓不绝。

而其中最能捞的就是和珅。

等乾隆走后,嘉庆皇帝即位,就拿和珅开刀了。

抄出来价值上亿的资产,还不包括不动产!

天启皇帝虽然不清楚后世,无意间也做了同样的举动。

但这两千万没全进国库,有一半进了内库。

天启皇帝还想着以后给自己修修房子、搞搞试验什么的。

还没来得及花,人先没了。

崇祯皇帝想着拿来补贴军饷,但被老师拦住了:

“陛下,先别急。拿这笔钱做本,我帮你赚钱!”

接下来,崇祯皇帝又见识了老师的另一项手段:经商。

首当其中就是海洋贸易。

明朝因为政策原因,海贸一直不稳定。

最开始是“片板不得下海”,后来出于财政压力,又有了“隆庆开海”。

目前为止,明朝的海洋贸易收益不算少,每年几十万两。

但和庞大的体量比起来,不值一提。

萧希承找上了东印度贸易公司。

这家成立了二十多年的公司,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海洋贸易公司,掌握着庞大的运力,清楚许多航线。

而他们自然不会放过明朝这么大的市场。

可惜没法光明正大的做生意,只能通过半走私的方式。

因为明朝不给他们许可证。

当萧希承联系上他们时,这群人十分激动:原来花钱行贿都办不成的事,现在居然主动找上门来了?

但萧希承的条件比较苛刻:可以给你们许可,但税收是十分高的,并且我们大明要掌握定价权。

但也有优惠条件:可以给你们独家代理。

东印度公司计算了得失后,仍然认为是一桩好生意,欣然同意。

条件是苛刻,但比起巨大的贸易量,这都不算什么。

事情很快得到落实,明朝重启多个港口的市舶司,允许东印度公司的船只靠岸,只要遵守海关的规定,还可以设立贸易市场。

开放了大量品类可交易的商品,总之一句话:除了违禁品,啥都能买卖,交税就行!

而且皇室在萧希承的主导下,成立了一家大型公司——皇家远洋贸易公司。

皇帝出钱,股份占大头,其余找民间有船队的人合作。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闪婚后老公竟是星际主帅 五行神医 战墓诡闻 我在惊悚世界玩游戏 灵墓 这宿主能处让她拆CP她真上 大盛神探 超级乐神 窝在山村 后宫文男主手把手带我削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