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位者,最忌讳的就是大包大揽,什么事情都要亲抓,若真是这样的话,那还要底下的人干什么?
既然选择重用一些人,那就要让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担负起各自的职责,切实能扛起对应的担子。
上位者只要能把持好决策权,人事权,财权,麾下更有一帮性格不一的人才,那就不会有人能对其构成威胁。
这就是朱由校眼下做的事情。
既然选择重用马世龙,重用曹文诏,那朱由校就必须要给与他们绝对的信任,叫他们把山海关防线整饬好。
事实上,马世龙他们也没有辜负朱由校的信赖。
随着一批批欠饷,实发到每位将士的手里,一场更大规模的整顿,甚至是匿名举报,就悄然在山海关上下进行着。
一个干干净净的山海关,是朱由校定下来的目标。
当表面上的隐患被悉数剔除掉,那么揪出背地里的隐患,就是必须要趁着势头加紧要做的事情。
“这些被抓的人,悉数移交到皇家禁军府。”在看完马世龙呈递的奏疏,朱由校表情严肃道。
“真是没想到啊,在山海关内的不少商贾,居然背地里都跟建虏有联系,而这些还都是底层将士举报的。”
马世龙的脸上露出羞愧的表情。
这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马世龙以为自己赴任山海关,在这个位置上做了这么久,也算是把威望树立起来了,却没想到还有很多事情,是他不知情的。
“还有,那三万余众老弱,朕已经决定了,悉数从军中开革出去。”在马世龙想这些时,朱由校放下手中奏疏,神情自若道。
“这批人留在军中无用,即便是拨到朕的御驾麾下驱使,只怕也没有大用,更何况真要去辽前的话,那是有很大风险的,这些人不适合上战场。”
“陛下,此事能否分批进行?”
马世龙听后,露出些许的担忧,“毕竟这批老弱的人数太多,真要全都给开革出去,难保会出现什么差池。”
“不了,全都开革吧。”
朱由校摆摆手道:“山海关总兵官府明发一道上谕,讲明这批被开革的老弱,将安顿在秦皇岛、永平府顺天府两地皇庄,要叫山海关的将士都知道,即便是老了,没有去的地方,朝廷也会设法安置的,这今后将成为定例!”
马世龙脸色大变。
原本在他的心中认为,天子要将这批老弱开革出去,是不再管他们了,叫他们自生自灭去。
可让马世龙万没有想到,天子是把这些人给开革出去了,但是同时也给他们想好了去处,这等同于给他们一条活路。
这在先前是从没有过的。
“卿家这是什么表情?”
见马世龙这般,朱由校微微一笑道:“卿家不会以为朕将这些人开革出去,就不管他们的死活了吧?”
“臣……”
马世龙面露汗颜,朝天子作揖拜道。
“这些人有今日,说起来跟朝廷也密不可分。”朱由校见状,轻叹一声道:“若非是因为辽事的话,他们也不会在边关待这么长时间。”
“既然是朝廷造成的,那朝廷就要负责到底,不能寒了他们的心,更不能寒了为朝廷卖命的儿郎。”
“这件事情必须要讲清楚,要让在山海关各处驻扎的将士都知晓,朕要彻底打消他们心中的顾虑。”
“臣遵旨!”
马世龙当即表态道:“请陛下放心,臣定会办好此事的,待这批老弱被安置好,山海关将再无任何隐忧!”
“下去做事吧。”
朱由校笑着摆摆手道。
“臣告退。”
看着马世龙离去的背影,朱由校的心底生出唏嘘,虽说安置这批老弱,会让朝廷背负不小的负担。
但是跟彻底聚拢山海关上下的军心相比,这些根本就不值一提,钱粮没了,还有再赚的时候,可要是人心散了,想要在聚起来就难了。
人心是最廉价的不假,但同时也是最昂贵的。
聚拢人心,说起来总是很容易得,但是做起来却千难万难。
“陛下!!好消息!!”
在朱由校感慨之际,一道激动的声音响起,“军备清吏司的队伍,已顺利抵达石门城一带。”
好啊。
听到这话的朱由校,情绪莫名激动起来,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军备,终于被焦勖他们运抵过来了。
从朱由校离京巡边以来,朱由校就给焦勖他们下达旨意,叫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加紧赶制火器火炮火药,除此之外还要赶制各式军械,为此朱由校还从内帑拨付一批专项银。
所以不管在巡边以来,前后发生了多少事情,焦勖他们就干一件事,那就是组织人手造各种军备。
“据王之仁派人传回的消息,这次军备清吏司运抵的诸多军备中,单单是火炮就有数百门,其中虎蹲炮就占了近七成!”
走进堂的魏良卿,手里捧着一封奏疏,难掩激动的对天子如实禀道:“除此之外,火药也被运过来很多,由火药衍生的各种火药制品也不少,像震天雷就运抵超5000箱,每箱有20枚!”
流水线作业最大的好处,就是在熟悉了这种生产后,效率可以大幅提升,甚至为了加快生产,还会明确各种标准,而这标准并不局限于生产,在储备、运输等方面也有。
“好啊,军备清吏司果真没叫朕失望。”
朱由校在看完那份奏疏后,笑着看向魏良卿道:“孙传庭他们到什么地方了?在京畿各处直往山海关的各处转运处筹建的怎样?”
“禀陛下。”
魏良卿如实道:“孙传庭已至卢龙,赈灾公署在永平府的筹建已完成,涉及各处转运的筹建也已基本完成。”
“除此之外,迁安等处的民变,也基本上被卢象升部给镇压了,而在卢象升率部镇压哗变民乱之际,孙祖寿他们在蓟州镇下辖三协十二路,都暗中逮捕了一批奸佞败类,眼下蓟州镇的形势趋于安稳。”
当朱由校在山海关驻跸,忙着各项谋划部署之际,在其他地方的文武都没有闲着,只有朱由校知道这一切有多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