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王二虎还是决定要走。他家里的人也不再劝他,林枫和刘志民也不再劝他。王孟虎和林川他们也不再劝他。
晚上,林枫在厂子的大院里支起了烧烤的炉子,提前腌制好的羊肉串成了串,被烤的滋滋冒油。
一口大铁锅里,乳白的汤汁正咕嘟咕嘟的翻滚着,浓郁的肉香溢满了整个院子。
林松把几截胳膊粗的木棒塞到铁锅底下的,又坐回桌子旁边。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啤酒,说:
“还差点火,再炖个十来分钟就行了。”
要说鼓捣羊肉,林川和林松都是一把好手,颇得他们父亲林占华的真传。说到林占华鼓捣羊肉的手艺,还要从林家的祖上说起。
林家祖上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户,据说,最兴旺的时候,在林家干活的长工有上百个,还不算忙时雇来的短工。
解放前,林家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木头。
每到农闲时,就有专门的人带队,负责去外面买树。家里也有专门的人,负责把买回来的树锯成厚木板,再把厚木板锯成椽子。然后,再由专门的人把这些椽子拉到集市上去卖。
仅这一项买卖,就养活了几十口人,并维持着这些人身后的家庭的生计。
另一方面,就是羊肉,这也是林家祖上的主业。
羊是自己家里养的,多的时候上千只,少的时候也有几百只,有十几个长工,一年到头专门负责放羊。
也有专门的人负责到山里买羊,把一群又一群膘肥体壮的羊从大山里赶出来,送到开在县城东关的肉庄。
肉庄供着整个县城吃羊肉,每天要宰杀几十只羊,逢年过节的会更多,动辄上百只。
赚了钱就去买地,林家的地也多,但是,大多是些贫瘠的薄地。所以,林家自祖上起,就不以种地为生,这与河西村的另一个大姓王家截然相反。
或许,这也是林家和王家能挤在这个小村子里相安无事的主要原因吧!
林家的败落,要从民国初年说起,也就是林占华的爷爷的爷爷那一辈。
据说,是因为一个讨饭的叫花子,吊死在林家门前的一棵歪脖子树上,林家因此而吃上了官司。花了不少银子,才买通了县衙里的官老爷摆平了这场官司,这便是林家败落的开端。
直到现在,偶尔还会有上了岁数的老古董说起,林家败落时,家里的金元宝和银元宝,都纷纷变成了蛾子,自己就飞走了。
到林占华的父亲,也就是林枫的爷爷那一辈时,家里已经是穷的叮当响了,靠着祖上留下的一些薄田度日。
林枫小的时候,最喜欢缠着他爷爷讲这些陈年旧事。他爸爸林国华偶尔也会讲起,但是版本却不一样,在他看来,导致林家败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瘟疫。
青壮年接连暴毙,家里的人丁急剧减少,是导致整个家族快速败落的主要原因。林国华的说法,相对来说,要靠谱的多,因为从家里的家谱案上就能看出来。
到了林枫的爷爷这一辈,已经看不到林家曾经辉煌过的痕迹了,唯一流传下来的,就是鼓捣羊的手艺。
林枫的爷爷,不管是买羊还是宰羊,都是一把好手。
去买羊的时候,他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只羊能有多少斤,能宰出来多少肉。宰羊更是一把好手,十里八乡,没人能出其左右。
在镇上开肉铺的刘二拐,连给他打下手的资格都没有。就比方说卖肉,要多少割多少,一刀下去分毫不差。而且,卖到最后,剩下的都是最好的部位,这叫越卖越好卖。
可惜的是,这一门祖传的手艺,没有传下来。下一辈的人里面,只有林占华学了一点皮毛。到了林枫他们这一辈,也就只有林川和林松这兄弟两个,能凑合着上手了。
宰杀的技艺没了,吃肉的习惯却保持了下来。林家的人爱吃羊肉,不仅爱吃,还会吃。尤其是林川和林松,不管是烤还是煮,比河东镇那些羊肉馆做出来的味道还要好。
村子里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几乎都来了,与其说是给王二虎送行,还不如说是一次年轻人的聚会。就连林树,也把短袖背心甩到了一边,光着膀子和张大明在拼酒。
张大明正在为生二胎的事烦恼。
现在,国家放开二胎的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年轻人生二胎。家里的人都想让他们两口子再生一个,就连他媳妇也动心了,一直在积极备孕。
村里管计划生育工作的赵慧芳,更是三天两头的,往符合生育条件的家里跑,鼓励他们再生一个。
就连写在墙上的标语,也都换成了:
生在当代、利在千秋。
创造后代等于创造未来。
儿孙满堂,家族辉煌。
人口要增长,多生有希望。
张大明不是不想要二胎,而是对生了二胎以后的生活顾虑重重。他今年三十六岁,比刘志山还要大五岁,算是厂里岁数最大的那一拨人。
他儿子去年上了初中,在市里的一所私立中学上学,学费、生活费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一年要花三四万。
孩子大了,房子也要准备上。现在,在村里盖的房已经不受打听了,要在小区里买房才有面子。条件好的,去市里买;条件一般的,在县城里买;条件差的,最不济也要在镇里买套房。
这两年,河东镇的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房价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快接近三千了,眼看着就追上县城的水平。
很多小区把广告做到了村里:镇里有套房、轻松搞定丈母娘。
现在,车子和房子,已经成了年轻人谈婚论嫁的必要条件,也是拦在很多年轻人面前的一道坎。
孩子去市里上学后,为了每周接送方便,让孩子少受点罪,张大明花了十多万,全款买了一辆车。
过了年后,又按揭贷款,在镇上买了一套单元房。用他的话说,咱没啥本事,就靠着上个班挣点钱,要早点给孩子准备上,免得到跟前了抓瞎。
一口气喝干了一大杯啤酒后,张大明说:
“养一个就这么费劲了,再生一个咋养得起?买车、买房、结婚,全部下来一个孩子差不多要上百万了,俩孩子就要两百万,咱干到死也攒不下这么多钱啊!”
村里,像他这么大岁数的年轻人,也都是这么个想法。
以前常说: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幸福,凄凉的人各有各的凄凉。现在看来,幸福不尽相同,焦虑却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