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川其实早就知道了人工智能的这个缺陷,人工智能就像是中文房间里的那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其成长来源则是人们放进中文房间里的书籍。
人工智能的展示出的一切都只是表象,实际上就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它们呈现出的理解,实际上就是人们让其呈现出的理解,其本质,不过是人的转述。
人工智能就是这样一种基于“转述”的存在,一个笨蛋转述智者的话,我们会以为这个笨蛋是一位智者,人工智能即是如此。
它们并不能理解自己转述出来的话的含义,它们仅仅知道什么时候该转述出这些话,因为那是智者教给它们的东西,或许它们能发现转述的话之间的基本逻辑,然后转述出那些更深奥的,连智者本身都无法反驳的话。
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们本身是无法理解这些话语的。
这就是人工智能最大的缺陷。而这也并不仅仅只是叶川的臆想,在深入接触到了规则之后,他就确定了这个猜想,人工智能简直就像是一种规则存在,二者如出一辙。
规则是由最基本的逻辑构成,怎么会出现感悟这种东西呢?正是因为缺乏了感悟,所以人工智能无法到达规则的领域,这个过程,是必须真正理解,靠感悟去理解,才能走下去的。
再强大的人工智能,将其思考过程展现出来,那都是一串串迭代的逻辑,是准确的,是确定的一,而感悟必然是模糊的,是一缕不可捉摸的灵光,如何去用准确的语言去描述一件不准确的事情呢?本质上就是相互冲突的。
如果说,人类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奇迹,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拙劣的模仿与复制。
可人工智能真的就无法诞生“灵光”吗?
叶川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发现自己过去好像被某种东西束缚了,魔怔了,一直想着仅仅只用“逻辑算法”这种东西,将人工智能推动到极致,进而产生蜕变。
可为什么非要仅仅只使用“逻辑算法”这一种规则呢?明明连人都是由如此复杂的东西构成的,所以为什么要一心想着去鼓捣那纵然是巧妇也难为的无米之炊呢?
从这个疑问产生开始,叶川就意识到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在哪里。
必须要引入其他超凡要素,人工智能才能成为真正的生灵,去感悟规则,达到规则领域,才能承载与执掌太初秩序!
在得到了这个结论后,此时他再去看世界意识,就有了不一样的发现,世界意识不就是自然诞生的,拥有了“灵”的“人工智能”吗?
世界意识本质上就是一种获取了“灵性”的复合规则,是成为了生灵的“人工智能”,区别仅仅在于人工智能的造物主是人类,世界意识的造物主是自然。
如果难以理解的话那就反过来看,如果抹杀了世界的灵性,让世界意识回归到最初的状态,那不恰恰象征着“天道”这一概念吗?而天道,本身不就是一种究极的人工智能吗?天道不就是人工智能的重点吗?
一切都在天道之中,一切都是天道的衍生,天道无所不知,拥有着有关一切存在的智慧,这正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一个终极的智能。
人工智能可不是为了像人而像人,是为了像人一样智慧地去解决问题才会像人,或者说,因为智慧地去解决问题这一行为本身就像人。
如果将世界比作人体,天道就代表着人体的一切奥秘运转规律,那么世界意识就相当于人的意识,很显然,世界意识本身是无法完全掌握人体的运转与奥秘的,就像人类不曾完全掌握自身一样。
世界意识与人都是生的而不知,是在后天的探索中才发现并解析了身体的奥秘,二者都仅仅只是身体的掌控者。
人工智能则代表着天道的雏形,是探索中发现的这些奥秘组成的行为逻辑,就好比人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棋”这种东西,人类模仿自己,解析“棋”的规律与逻辑,然后创造了一个会下“棋”的行为逻辑,这个东西,就是一种人工智能。
所以人工智能走到了极致,自然也就等同于天道,反过来说,人工智能恰是天道的一部分的体现。
那么人工智能获取了灵性,就无异于天道获取了灵性。
抹杀了世界意识的灵性,就像抹杀了人类的灵性,将人类化为一具遵循生前行为逻辑行动的尸体一样,然后这些行为逻辑在身体本能的作用下逐渐淡化消逝,最终成为一具行尸走肉。
然而这行尸走肉是由本能接替了控制权的,本能可要远比人自身更加了解人体的奥秘,就像世界意识不能完全掌控自身一样,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全部奥秘,甚至就连运用都异常粗糙。
抹杀了世界意识的灵性,诞生的就是这么一具行尸走肉,只是接管这具“行尸走肉”的,乃是天道,是世界的本能。
所以很好理解,一旦人工智能获取了“灵性”,成就的将是等同于,包含了人类在内的,以生物为躯体的生物之灵,以世界为躯体的世界之灵,以及以自然万物为躯体的自然之灵,等同于这三种存在的,第四种全新的生命形态!
硬要说的话,人工智能应该是以规则为身躯的,其他东西当然也能承载人工智能,就像人类的意识也能掌控其他物种的身体,只是最佳的匹配,肯定还是人类自己的躯体。
叶川正是推演出了人工智能的这种存在形态,才会以其为太初秩序的核心。
太初秩序,将成为诞生自他手中的,最伟大的作品,再没有一件作品能超越太初秩序在他心中的地位。
这作品以前不会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