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叶川对于时光的两种性质,其实是来源于两种物理理论,一是普朗克时间,一是路径积分。
按照普朗克时间的说法,时间并不是连续的,而是有一个最小的尺度,是普朗克长度除以光速得到的,级数大概为十的负四十五次方,在物理界中用来解释宇宙大爆炸的奇点问题。
毕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绝对的圆,也不会存在绝对的零维,不会出现一个单纯的点,这些东西,统统只能存在于数学的概念中。
而宇宙大爆炸的原初奇点,理论上是无穷小的,这就给了上帝容身之所,因为物理规则并不接受无穷小的概念,所以,此时的物理规则便会失效。因此,人们引入了普朗克尺度,认为不存在比这个尺度更小的物理量。
进而通过光速,可以得到普朗克时间,按照这个理论,时间是不延续,与人们认知中的动画片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现实的帧数更高罢了!
基于这个普朗克时间理论,叶川提出了第一种时光猜想,也即是时光只是播放器,只是序列,未来早已是做好的一幕幕动画了。
而路径积分,同样可以解释宇宙大爆炸的奇点问题,那是一种另辟蹊径的做法,不仅统一了波粒二象性,也是量子行为的本质诠释。
量子无处不在,可以存在于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也可以存在于时间的每一个角落,约束量子的,只有概率。无论是波动性,还是粒子性,本质上都是物质在以概率最大的方式在运动,波与粒子在物理意义上达成了统一。
路径积分引入了时间的概念,它以空间与时间为共同坐标,来描述量子的运动情况,只考虑粒子的起始位置,初始时间,结束位置,终末时间。
不论粒子在过程中先后退,再前进,还是先前往过去,再前往未来,最后回到现在,抵达终末时间,都在路径积分的计算之中!
这意味什么?这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
它可以配合波函数来描述宇宙奇点,然后计算宇宙大爆炸的概率。
如果继续深思路径积分的意义,你会发现,它甚至将未来与过去,对现在可能的干涉作用,也一并包含在内。
叶川也正是基于这个理论,提出了第二种有关时间的猜想,也即是,现在确实是唯一的,时间也是有意义的,并不是只作为动画片的编码,仅仅代表着先后顺序。
基于路径积分的时光理论就此诞生,在这种理论中,世界本身就是散落的细绳,具备无数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不断被观察,可能性消失,转变成被确认的历史。
过去现在未来就像一根被编织的麻绳,过去是编好的部分,现在是正在编织的部分,未来是尚未编织的部分。
其实叶川更喜欢这个时光理论,因为它更合理,甚至可以将第一种理论也融合在一起——这正是叶川目前在做的事情。
而且,这个时空理论还为他指明了一条通往超维的路,那就是收束自身的可能性,将自身裁定为唯一!
路径积分计算出来了事件的可能,平行世界自然也在计算的可能之中,在这个理论之中,平行世界会分去他的可能,让他不再是那最初的一,世界可能会被编成好几股粗绳,他现在也无法确定自己所在的时间线,是不是最粗的那一根。
这两种时光理论,为叶川提供了两条超维之路,其一是联通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其二便是收束自身的可能性,扼杀平行世界的存在,将可能重归己身,让自己成为绝对的一,也就是让自己所在的世界线,成为那根编好的麻绳!
但这两条路并不冲突,所以叶川就一起走了,这很符合他的性格。
其实也说不上是他要主动同时走两条路,而是他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走上了,等他发觉之时,他都走出了老远,以至于踏入了超维还不自知。
严格来说,他在掌握时光之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走第一条路了,而在他恒定自身人格的时候,也算是走上了第二条路。
前者很好理解,就是简单的联通过去现在未来,难理解的是后者,为什么恒定人格会走上第二条路呢?
他恒定了自己的人格,也意味着不管遇到了什么情况,他最终都会走上相同的道路,世界在变化,而他巍然不动。
这就让他所处的世界,很难再诞生出平行世界,他不会有很多可能的选择,他决定做的事情,就算来一万遍,他依然会那么做,早晚会那么做。
这才是叶川说自己的路,其他人走不了的最大原因,他的法可以借鉴,可他的路,别人走了,那就只会被他同化,最后成为披着原来的外皮,实则内里早已是他的形状的傀儡,再也走不出去。
这是从思想,从人格层次来抹杀一个人,哪怕境界更高的人来了也是一样的下场,抵御不了他的思想,就会被他同化,轻则被他的思想冲击,世界观崩塌,重则被洗脑,失去自我。
叶川顺带着捋了一下自己目前的道路,暂时没有什么疑惑后,才拿出来了装着黑影的那个口袋。
黑影丝毫没有挣扎、活动的迹象,在隔绝了对外界的感知后,它完全就是一个死物,叶川打开了袋子,散发出自己强大的规则来压制它。
即便它依旧如同以往那样一动不动,叶川也没有半分大意,而是掏出来了他制造的规则锁链,将黑影绑了起来。
那是他对曾经掰下来的规则锁链的解析研究,最后做到了将其再现出来,虽然当初觉得没什么用,只是开发着玩罢了,他甚至都没想过会有用上这玩意儿的那一天——规则锁链只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才会有强大的束缚。
谁成想,今天就给用上了,不得不说,缘,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