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 第241章 病中忽闻收蓟京,无双国士喜欲狂

第241章 病中忽闻收蓟京,无双国士喜欲狂(1 / 1)

同一时刻,应天善德坊,陶府。

这座府邸的主人,吴国的翰林大学士兼修国史陶安,已经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

陶安可不简单!

如果说,刘伯温是第一个投降朱元璋的进士的话。那么,陶安就是第一个投降朱元璋举人。

而且,陶安不是被像刘伯温那样,被刀剑逼着去见朱元璋,而是主动投奔!

华夏!

汉唐!

吾祖炎黄,传至夏商!

周武伐纣,秦风浩荡!

巍巍大汉,煌煌盛唐!

魏晋风度,两宋文章!

与读书读傻了的杨维桢不同,陶安的人生理想一直是驱逐鞑虏,恢复华夏,重现汉唐雄风!

他之所以考大元的举人,也不过是为了取得办学的资格,培养些华夏的种子罢了。

正如他在自己诗中所写:“东浙多佳士,才名我所知。居然晋风度,重见汉威仪!”

所以,当陶安眼见朱元璋攻占了太平府后不准麾下大军抢钱抢女人,马上投奔,成为了第一个向朱元璋效忠的大元举人。

李善长算什么啊?不过是一名有些名望的读书人罢了,没有任何功名在身。

陶安主动投奔朱元璋,就好像牛金星归顺了李自成,其政治意义真是如何形容都不为过。

而且,陶安本身的才能也相当不简单。

他一见朱元璋,就向朱元璋献计,道:“海内鼎沸,豪杰并争,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

朱元璋问道:“吾欲取金陵如何?”

陶安回答:““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朱元璋先克太平,后取金陵,奠定了王者之基!

非但如此,陶安有才学而性情恬淡,不争名不夺利,曾经公开对朱元璋说道:“臣谋略不如刘基,学问不如濂(宋濂),治民之才不如谥、琛!(张谥、叶琛)”。

朱元璋当然不会相信他这番谦逊之词!

事实也正是如此,无论是派出去主政地方,还是调回中枢辅佐,朱元璋交代什么差事,陶安都能安排的妥妥当当,从不让朱元璋操心。

朱元璋对陶安信任到什么程度?

有御史参奏陶安,说陶安有不法之事。

朱元璋当时就怒了,道:“陶安的为人,咱清楚得很,怎么可能干这种事?你有什么证据?”

那御史说,没什么证据,只是风闻而已。

朱元璋当时命人,将这御史的官袍扯下,赶回家去吃老米!

到了现在,朱元璋甚至命陶安修“国史”。

也就是说,陶安奉命,对这个时代发生的历史进行记录。以后,朱元璋建立的王朝灭亡了,后世的朝代会按照这记录,进行修史。此事关系到朱元璋的身后名,意味着多大的信任?

毫无疑问,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论功行赏。陶安就算没有一个公爵的爵位,侯爵的爵位也是妥妥的、。

当然了,以陶安的身子骨,是等不到那天了。

“呜……呜……呜……”

头发花白的陶安已到弥留之际。

他无力地躺在榻上,说不出话来,随时可能驾鹤西去。

此时,他似乎还有什么事要交代,用力向旁边指去。

“父亲大人,指的可是……王上所赐的那副楹联吗?”陶安的儿子陶晟赶紧道:“您放心!儿子一定,将王上那副楹联再做一个副本,给您带下去!”

一年前,朱元璋高兴,为了表彰陶安这么多年对吴国的贡献,亲笔为他写了一副对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这是多高的赞誉?

多大的荣宠?

就是李善长都看得双目通红,刘基都得心中酸涩不已啊!

当然了,这副对联,陶家肯定是不能直接贴到自家大门外,任由风吹雨打的。而是仿照这对联,做了一个木联的副本,悬挂于自家的大门外。

原版,就供奉在陶家的祠堂里了。

如今陶安即将去世,这副对联就相当于他的盖棺定论了。虽然原版肯定还是不能让他带进棺材里去,但肯定要弄一个副本陪葬的。

“呜……呜……呜呜……”

陶安对儿子的回答似乎并不满意,他摇着头,口中“呜呜”出声,又竭力向一边指去!

“父亲大人的意思是……我明白了!”

陶晟恍然大悟,从陶安手指方向的书架上,拿起了一本《陆游文集》来。

他将那本《陆游文集》拿在手中,翻到《示儿》那页,开口吟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嗯!嗯!”

陶安点了两下头,微微闭上了眼睛。

“爹,您放心!我军攻破了大都后,儿子一定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您这个好消息,您就放心吧!”

话刚讲完,陶晟已经泪流满面。

其一,当然是哭自己的父亲即将离世。

其二,却是哭自己的父亲,活不到北伐成功的那天。陶安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驱逐鞑虏,恢复华夏。世子朱标的北伐大军,才从汴梁出发多久?不到二十天吧!怎么也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攻破大都城。

老爷子,坚持不到那时候了!

他看不到那天了!

他将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去!

不过,也正是在这时——

“万胜!万胜!我吴国万胜!”

“八月初四,世子率北伐军攻占大都城!”

“幽州时隔四百年后,重归华夏!”

“元朝已亡,我吴国天命所归啊!”

……

一声声喊声,从院外隐隐传来。

紧跟着——

蹬蹬蹬~~

一名年轻的陶家家仆,从外面急匆匆跑了进来,开口大呼道:“大喜!大喜!启禀老爷,天大的喜事!世子已经率领北伐军,攻破了大都城!元朝,亡了!以后这天下,就是咱们吴国的了啊!”

“啊!”

只在顷刻间,陶安那因为疾病而变得极为瘦小的身躯中,爆发了不可思议的力量!

他不但重新睁开了眼睛,而且陡然从床上坐起,开口道:“果然如……此?快!快抬老夫去看!”

“还愣着什么?抬!快点抬人啊!”

陶晟稍微一愣,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回光返照。老爷子在这喜讯的刺激下,爆发了最后的回光返照,坚持不了多久!

人们赶紧争锋夺秒,七手八脚将那床榻抬起,抬着陶安向着外面的大街上走去。

但见,果然!

爆竹阵阵,锣鼓喧天!

百姓们簇拥着二十名露布飞捷的将士,正在街道上缓缓而行!

“伪元帝不敢相抗,连夜北逃!”

“破元都者,世子麾下大将傅友德!”

“我军斩首一千四百,俘大元千户以上贵人三十七名,士卒一万七千五百余人啊!各种粮草、辎重、器械无算!”

这么多的胜利细节,清清楚楚地写在露布之上,这还能做得了假?

更何况,这么大的事情,又有谁敢造假?

“好!好啊!世子威武!我吴国威武!驱逐鞑虏,恢复华夏,朕的实现了!老……老夫这辈子,值!值了!哈!哈哈!哈哈哈~~~”

陶安仰天大笑,笑得如此的欢欣,笑得如此恣意,笑得如此得畅快!

不过,渐渐地,这笑声悄无声息。

“爹……爹……爹啊!”

陶晟微微一抹陶安的鼻息,不觉间泪流满面。

老爷子已经溘然而逝,含笑九泉!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王朝游戏:我有国运推演系统 三国如烟 汉末威王爷 南宋之还我锦绣河山 家父乃岳飞,我真不想造反 拐个国师做相公 北宋钜子 踢开永乐 大明督师 专治不服:这个草包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