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容来超市,给乔若琳带来了不少的馓子。
“三弟妹,你给我做点磨牙棒,青青说孩子开始咬人了。”
黄青青六月份生了一个女儿,满月酒在省城操办,萧家一家子都去的省城。
黄青青生女儿,王秀容只在省城待了三天就回来了。
倒不是王秀容重男轻女,而是黄青青有人照顾。
黄青青生产前一天,王秀容过去的,也是要打算在省城伺候月子。
黄青青的母亲与二姨也来看望。
二姨与黄母关系好,她家里有四个儿子,所以从小就很疼爱黄青青。
萧家有店铺要看着,黄家承包了学校的食堂,黄母想留下来照顾女儿,二姨家离文翰夫妻俩单位近,就叫黄母回去忙食堂的事,伺候月子就交给她。
黄青青发动的时候,二姨忙前忙后,很是上心,黄青青也很是依赖二姨。
生完孩子,回到家里后,二姨也是贴心地照顾黄青青,给黄青青做下奶的汤,细心地照顾孩子。
王秀容一时竟然插不上手,只能抢着把尿布洗了。
黄青青有二姨照顾,不用拘谨,就对文翰说:“老家有生意要做,娘来照顾我,就耽误了做生意,而且老家还有爹跟文慧需要照顾,就让娘回去吧。”
文翰来叫王秀容回去的时候,王秀容说:“哪有儿媳妇坐月子,婆婆不在跟前照顾的道理,那以后婆媳关系就难相处了。”
文翰说:“这是青青自己提的,她也是担心老家离了娘不行。”
王秀容也看到黄青青母女二人被二姨照顾得非常好,自己就算是留下来伺候月子,也不一定有二姨做得好。
既然是儿媳妇提出来的,她要是继续留下,说不定还会惹人嫌。
于是,第二天,王秀容去集市上买了两只猪蹄、十只老母鸡、二十条鲫鱼、十斤鸡蛋、十斤挂面,跟黄青青告别就回老家了。
……
黄青青还担心叫婆婆走,婆婆会生气,没想到婆婆给自己买了这么多的东西。
文翰还拿出500元钱交给黄青青:“娘说300元是给你月子里补充营养,剩下的给二姨开工资。”
黄青青见这么多钱。说:“娘都把东西买齐了,咋还给我这么多钱,而且也不用给二姨这么多钱。”
文翰说:“等出了月子,孩子还是需要人照顾的,二姨要是没什么事,不如就请她来照顾孩子,咱们每月给她开工资。”
黄青青把钱收起来:“就算叫二姨帮忙照顾孩子,她也不会要的。”
文翰说:“她不要,咱们就买东西给她,总不能白让人帮忙。”
黄青青跟二姨提出照顾月子要给她开工资,二姨果然说不要。
出了月子,黄青青给二姨买了一身衣服与一双鞋,二姨没等黄青青开口,就说以后帮忙带孩子。
……
乔若琳对王秀容这番操作很是佩服:“二嫂,你这思想挺超前啊,怎么想到的?”
王秀容说:“我留下来照顾,青青不一定好意思使唤我,她跟她二姨亲近,什么话都可以直说。最主要的是,她二姨确实是一个勤快、爱干净的人,能照顾好她们母女,既然青青开口提,我就给足了钱,落得轻松,挺好的。”
乔若琳笑道:“二嫂,你还记得我刚结婚那会儿,你可会过日子了,怎么也想不到你现在花起钱来这么大方。”
王秀容想起以前的日子,也觉得好笑:“那时候不是穷吗,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看到你吃东西完全不用考虑,我是一边心疼,又一边羡慕。想着等我有钱了,也要像你那样。”
“后来家里的日子好起来,也没见你如何花大钱。”
“那时候环境多紧张,有钱也不敢让别人知道,根本就不敢大手大脚花钱。后来文远结婚,我拿出钱来置办家电,把钱花出去,我这心里老痛快了。”
“你这婆婆可真开明,舍得给儿媳妇花钱,要是别的婆婆,指不定就会说儿媳妇嫌弃她,才把她赶回家。”
“那也是做婆婆的拎不清,青青那孩子人很好,娘家人也通情达理,对文翰也多有照顾,钱虽然是给了青青,可最后还是花在他们的小家庭上。”
两人正聊着,文琦拿了账本给乔若琳看。
乔若琳看了,记得挺仔细的,夸奖了一番。
王秀容见了,问道:“你们家文琦这么点大,就要跟着你学做生意吗?”
乔若琳说:“这不是暑假见她大哥去商场打工,她也要干,我就开玩笑说,留在我身边做一个小助理,没想到她就认真起来了。”
……
说起文琦,其实乔若琳也挺惊讶的。
暑假时,不过就是随口一说,答应让文琦做自己的小助理,就是找点事情让她做,不至于闲着。
没想到文琦真的就跟在了乔若琳的身后,开始乔若琳只是叫她洗衣做饭,见她坚持下来,就让她看着超市。
其实超市里也没什么事需要她做,乔若琳现在就是甩手掌柜,都是梁红在打理超市。
于是,文琦在本子上记录下:想要做好一个老板,就要挖掘到有能力的员工。
接下来,文琦开始观察梁红每天要做的事,并记录下来,不懂的就问。
还去别的商店考察,发现了自家超市之所以生意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家商品的价格比别家便宜一点点。
乔若琳见文琦每天像模像样地做着记录,就问她,如果给她足够的钱,她是否能做生意。
文琦考虑了一下,郑重地说:“可以。”
小小年纪,光是这份自信,就让人很惊讶。
乔若琳掏出100元钱给文琦:“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证明一下自己。”
文琦问道:“挣到的钱要如何分成。”
乔若琳笑着说:“你就知道一定会赚钱吗?万一赔了呢?”
文琦认真地摇摇头:“最多不赚钱,赔钱不至于。”
乔若琳说:“好,不管赚到多少钱,都归你。”
就这样,文琦拿着100元钱,做起了第一单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