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
叩!
叩!
姜建刚抬起沉重的右手,在半旧的绿色木门上敲了三下,为了不让里面的人感到冒犯和不快,他刻意控制着力道,敲得不轻不重,只三下就停了下来。
“这么晚了谁啊?”
里面传出来的男人声音略显高亢,语气不耐,听起来脾气不太好。
“同志你好,打扰了,我们是......是......”姜建刚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好在他犹豫要不要直截了当说事实时,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开门的男人看上去年纪不小,比姜建刚瞧着还大几岁,两鬓斑白,眉毛稀松,瘦削凹陷的脸上皮肤松弛,只是肤色较为白皙。
男人长着一双很小的细长眼睛,加上刚从灯光里走出来看外面的黑暗,眯了眯眼睛就更小了。
“找谁?”
察觉到男人的不快,周秀华主动站到了姜建刚身前,她想着女同志来交流,总能让人不那么防备。
“大哥,你好。我们是从北省宁阳市立水县过来的......”
“大晚上的跑我家来干啥?没钱没饭,赶紧走!”
周秀华的话还没说完,男人就皱着眉挥了挥手,试图关门。
周秀华一着急,赶紧说道:“我们是来找女儿的,她二十一年前失踪了,被一个矮瘦的拐子带到了这儿,那个拐子被抓了,是他告诉我们女儿的下落!”
男人脸上的表情随着周秀华的话,渐渐变得复杂起来,沉默半晌后再开口,语气少了几分烦躁,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意。“哦......是盼归的爸妈啊......”
盼归。
这个明显带有寓意的名字,让姜建刚和周秀华的心脏紧缩了一下。他们知道不该对这对失去儿子的夫妇有怨言,何况人家还好心收留了小百合,让她没有遭遇更大的灾难。
可是,谁会愿意自己疼爱的亲生女儿,承载着别人家对儿子归来的希望呢?
姜建刚知道人性是复杂的,尽管对这个名字有点说不出的难受,还是挤出客客气气的笑容。“是啊是啊,我们听说后就赶来了,请问孩子在家吗?方不方便让我们见一面?”
男人向后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她现在不在,你们先进来吧。”
姜建刚和周秀华很失落,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人没有否认女儿是收养的,这对以后认亲至少是个好事。
进屋后,双方尴尬地互相介绍了一下,从后面厨房走出来的女人也坐在沙发上,两口子都瘦得惊人,比村里许多常年饿肚子的人都还瘦削。
再看家里的简陋破旧陈设,家庭条件多半也不如意。
姜百合的养父叫李建安,养母叫冯蕙。两人的年纪比姜建刚和周秀华还小一两岁,只是看上去比较显老。
聊了几句之后,姜建刚和周秀华就大概摸清了夫妇俩的性格。
李建安是个急躁的人,脾气不太好,冯蕙沉默寡言,但眼神十分飘忽,一双眼珠子在姜建刚和周秀华身上瞄来瞄去,明显是在观察他们的衣着打扮。
介绍结束后,话题终于转入了正题,姜建刚主动问道:“孩子现在在哪儿呢?是不是成家了?二十五了......该是成家了吧?”
李建安和冯蕙对视了一眼,两人都一阵沉默,过了好一阵子,李建安才不太耐烦地开了口。
“成什么家,相看了好几个都不中意,让她开个介绍信去沿海大城市上班也不去,别扭着呢!”
李建安说起姜百合的语气十分不悦,甚至懒得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噼里啪啦就是一顿埋怨。
“不是我自己夸自己,我养这么个姑娘二十一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她呢?从小到大半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从十六七开始给她说对象,她不是嫌弃这就是嫌弃那!”
李建安的话勾起了冯蕙的怨气,沉默了许久的她也跟着诉苦。
“我们日子难啊,让她去沿海城市上班,是为她好,她不同意不说,前几天还带着行李就跑出去了。听说是去了一个小学同学家里,我们也不好意思上门找。”
姜建刚和周秀华认真听着,本能地觉得他们的话听着不舒服。条件不好的家庭要养活一个没血缘关系的姑娘确实辛苦,也确实值得感激,但城里长大姑娘,十六七就说对象相看,总显得不那么对劲。
虽说现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没完全被自由恋爱取代,但鹤鸣市是省会城市,风气十分开放,十六七的小姑娘要么还在继续上学,要么就刚进单位开始上班,正常情况不会急着相亲。
就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十六七的小姑娘还没稳定下来,要找到条件好的男方不也不容易么?要是奔着好的找,不得自身有条件了再说?
听夫妇俩的意思,姜百合是既没上学又没上班,那能找到什么样的人?
“那......孩子以前上学么?”姜建刚实在憋不住,问了一句。
这一问,客厅里的气氛就有点尴尬,沉默又持续了一阵,李建安才略有点低沉地开了口。
“呃......这......她不爱读书啊,上完五年级毕业就......没念书了。”
姜建刚心头一抖,更确定女儿过得不太好了。就连他们家半夏那么不爱读书的孩子,也让家里催着逼着读完了初中呢,他们家的条件也不好,但穷什么不能穷教育啊。
“老李,要不你给我个地址,我们去那个小学同学家里看看吧。”姜建刚很想亲眼看看孩子,听听看孩子怎么说,这对夫妇就算再没心眼,也不会把实际情况原原本本告诉他们。
这回李建安没有阻拦,大大方方给了个地址,还给指了路。说完后,他才眯起小眼睛,试探着问道:“你们来是要把她带回去啊?那我说句不客气的话,这养育二十一年的钱......”
姜建刚早有心理准备,也愿意付出一笔钱回报一二,但他临走前,听半夏千叮咛万嘱咐,只要涉及到钱财问题,一定别露富,而且千万别提在县城开店的事儿。
于是,姜建刚只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勉强答道:“这......应该是应该的,只是我们家条件......哎,我们先去看看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