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乐乐的除夕夜度过了,第二天,人们依旧早早起床。
这个年代,人们都起的早,根本原因是睡的早,毕竟文化节目少。
现在的人可能不理解,在八十年代,电视台可不是24小时都有节目的。
每天晚上10点之后,就很少有电视台播放节目了。
电视荧屏上会出现一个五颜六色的球,前提得是彩色电视机,不然就是黑白两色的。
再过半小时之后,这个球都没有了,荧屏上直接就是雪花。
喜欢看电视的人们和半大孩子看到这个都是非常闹心的。
叶不凡早上起来,吃过饭也领着老婆孩子到外面去逛街。
来到街上,人就明显多了起来,街边的商贩卖力的吆喝着,想要收割孩子们兜里的压岁钱。
果然,走到一处卖棉花糖的地方,叶文、叶澜两萌娃就迈不动步了。
“妹妹,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叶文指着棉花糖问道。
“知道,哥哥你忘了?上次爸爸给我们买的,叫棉花糖。”
叶澜认认真真的回答。
“我知道,就是想考考你,看看你忘了没有,这个好甜啊!”
叶文吸了一下口水,憨憨的说道。
“可是妈妈说经常吃糖牙里会长虫子的,会特别疼。”
叶澜说着还下意识的捂了一下嘴。
“又不是经常吃,不会有事的,妹妹你这么想吃,哥哥给你买。”
叶文找到了借口,就开始翻衣兜里的钱。
除夕夜,爷爷、奶奶、姥姥、大爷、大娘、爸爸、妈妈可是都给了压岁钱的。
不知道有多少,反正很多就是了。
“嗯?哥,我也没说要吃棉花糖啊,是你问我认不认识的。”
叶澜在一旁连忙否认。
“没事的,一会儿妈妈过来,你就说是我买的。”
叶文表现的很仗义,向商贩要了两朵棉花糖,同时递过一张纸币。
在叶文的意识里,递过去钱,就可以拿东西走了,但这钱够不够,多不多就不知道了。
叶文把棉花糖分给妹妹一朵,自己则是用舌头在棉花糖上狠狠的舔了一口。
真甜!
“哥哥,那你就说是我想吃的,妈妈最疼我了,应该不会骂咱俩。”
叶澜也吃了一口棉花糖,小家伙也知道吃人家的嘴短,小哥俩迅速统一了战线,一致对外!
由于叶文叶澜两孩子是在前面跑的,叶不凡和树晓莹在后面跟着。
见到两萌娃要吃棉花糖,叶不凡故意放缓了脚步,看看他们怎么办。
见到吃上了棉花糖,树晓莹急忙走上去。
“叶文、叶澜,妈妈不是告诉过你们嘛,糖吃多了会长虫牙的。”
“妈妈,吃的不多,上次爸爸给我们买棉花糖,距离现在有好长好长时间了。”
叶文说着还把双手向两边张到最大,来表示时间很长。
“昨天白天和晚上,你可是都没少吃糖啊!”
看到叶文的样子,树晓莹强板着脸,不让自己笑出来,继续对叶文说道。
叶文挠了挠头,“妈妈,昨天我没吃棉花糖啊?”
“哈哈哈……”
一旁的叶不凡哈哈大笑起来。
树晓莹手捂额头,拿这孩子是没办法了。
“妈妈,是我想吃棉花糖,才让哥哥帮我买的。”
叶澜拉着妈妈的衣角,可怜巴巴的说道。
“其实是我自己想吃棉花糖的,和妹妹没关系。”
叶文急忙维护妹妹。
“昨天吃的糖块儿是糖,今天的棉花糖也是糖,只要是糖,吃多了对牙齿都是不好的。
好了,这次就不惩罚你们了,但下次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听到了么?”
叶不凡对两个孩子说道。
“知道了!”
“知道了!”
叶文、叶澜两个孩子,认错态度非常好。
“妈妈,我们走吧!”
叶文像个小哈巴狗似的,跑到树晓莹跟前,摇着妈妈的手,套着近乎。
“小混球,你知道拿出去的是多少钱吗?这个棉花糖又是多少钱的,你问卖货的大爷了吗?”
叶不凡揉了揉叶文的小脑瓜问道。
“嘿嘿,不知道,我就是平时看妈妈买菜,给对方钱,之后就可以拿菜走了。”
叶文笑了。
“哎呀,儿子,买东西是要问价钱的,需要找零钱的。”
树晓莹说完便看向卖棉花糖的商贩。
只见这是一位比叶不凡要大上几岁的男子,手里正拿着一张大团结。
当叶文递给他这个10元钱的大票时,他就没敢往兜里揣。
一个孩子拿这么多钱出来,家里大人一定很着急吧?
要知道,现在的10元可是最大的面值。
两朵棉花糖才多少钱,大不了赠给两个孩子吃了,这张大团结是万万不能破开的。
“大妹子,这两孩子是你家的吧?刚才给了我一张大团结,就要买两朵棉花糖。
我怕孩子们把钱弄丢了,所以一直拿在手里。
这是你们的十元钱,要是没有零钱,棉花糖就赠给孩子们了。”
卖棉花糖的男子见树晓莹走过来,急忙递上大团结。
树晓莹知道,昨天大家给叶文、叶澜、叶雨三个孩子的压岁钱都是大团结,所以,把钱接过来。
“谢谢这位大哥啊,我这里有零钱的,稍等一下,我给你找。”
说着,树晓莹开始翻兜里的零钱。
“大哥,棉花糖多少钱一朵?”
一旁的叶不凡问道。
“一角钱一朵!”
卖棉花糖的商贩回答。
“给,这是三角钱,除了孩子那两朵,额外再拿一朵。”
叶不凡递过来三张纸币。
“好的,你的棉花糖。”
卖棉花糖的商贩收了三角钱,之后又递给叶不凡一朵。
见到男人付了钱,树晓莹也不再找零钱了。
叶文、叶澜吃着棉花糖已经向前边走去。
“怎么多买一朵棉花糖啊?孩子们吃多了牙疼。”
树晓莹对男人说道。
“在我的眼里,你也是孩子。”
叶不凡笑着对老婆说道。
“你呀,总是这么说。”
树晓莹一下就想起前段时间,叶不凡也是领着自己和孩子们。
同样是给孩子买的棉花糖,当时孩子们还不认识什么是棉花糖,同样也给自己买了一朵棉花糖,和这次一样。
说的话也一样!
树晓莹吃了一口,真甜!
和上次的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