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嘿,村里一直这么干。”
四郎想笑。
但凡村里缺啥,大量的,五郎就让采买去市面上转一圈,买买买,然后商家就自动找上门了,木石村现在的供应商,全是找上门来的。五郎能把价格压得很低,但又会给出一张长期的订单弥补。
也就是李冬儿不让五郎做倒买倒卖的事,不然,这木石村早就富得流油了。
“妙!大妙!”
潘美觉得自己脑袋不够用了,原来招揽商人可以反其道而行。
“多采购点各地的种子,什么都行,药材的,鲜花的,树苗的,甚至家禽家畜。大宋有的没有的都来些。
有活性的东西回头单独列出来给司农寺,不要外流。这些利润不大,可以把价格开高一些。”
李冬儿建议。
占城稻的稻种现在司农寺管得不错,可以增加它的职能了。
今年的制科,木石村的农科生去参加了,一大半进了司农寺,一些分发到宋国各地去指导占城稻种植,一些留在了司农寺的实验田那边继续培育更强更好的稻种。
老柴头有了一个吓死人的司农使的职称,没有具体事务,就是荣誉头衔,时不时的去洛阳报个到,给司农寺的人上上课。
另外一半的农科生里,有的是中了没去,有的是没中。这些人比她还早出发,直奔琼崖会和吕蒙正。
是该引进一些种子让研究不要太局限了。
现在自己身在广州这么方便,不用太对不起自己了。
种花家的种菜种田天赋,真个重视起来,很快的估计就会有成果。
“好的,关夫人,我记下了,种子关系民生,我会特别留意的。”
潘美郑重应下了。
“嗯,谢过潘节制了,还有一事,这蕃人来了,也别让人过得太舒服,你刚刚说有个专门的蕃坊?是租的还是买的?要是住舒坦了不回去了,对我们没啥好处。”
“呃,这个,这个可怎么控制,他要留,我们也没办法啊。蕃坊吃住都有,都是暂时的,现在还没有人买房子。”
潘美仔细想了想,长期滞留得不多。
航行都要等季风,一般来了就没有能立刻回去的,所以原来伪汉划了一个片区给夷人住,后来夷人有些吃不惯住不惯的,就有人张罗了各地的饮食,但也仅止于此了。
“不给房子,不给地,只要是国外的人,他们愿意贸易可以,定居也可以,家小搬过来都行,但是不能卖房子。
人离乡贱,多数人的心里,都是希望有个固定的属于自己居所,一旦没有,就没有那么踏实。
而且不卖也是怕他们把房价地价抬高了,以后我们本地人都买不起房子了,他们只能租赁,也是给广州本府的居民多一个进项。”
李冬儿能想起后世的现实状况,现在大宋之于外面的无论哪个国家,都像是欧美发达那会相对于发展中国家。
总有人欠削了脑袋想往发达国家凑,她有同学全家移民了,后来聊天说起,外面的人不友好有很大的原因是华人抬高了房价,华人以一己之力把几个移民国家的就算很偏僻的地方的房价都抬了起来。
本地居民十分不满,抬高了房价,抢占了工作岗位,而且还偷水漏水{同音}。
大宋如果不加以控制,也会有许多的外来户。
这会已经有涉外婚姻了,但多数是家里有几个国外的姬妾,如高丽,日本。
还好宋国小娘子基本不外嫁,实在看不起那些一年半载不洗澡,臭烘烘的蛮夷。
“好,我会留意这个。”
潘美之前没想过,这会听李冬儿一说,确实,蕃坊的领头人——蕃长隐隐约约跟他表示过有这个意思,他们想把整个蕃坊买下来。
这还涉及到领属的问题,他买了,他又不是宋国人,一旦他在自己买下的地方作恶,那还不能直接抓,现在蕃坊还只是租借的就已经有这样的先例了。
宋国并没有开放蕃人入籍,他当时也就没有应下人家的请求。
蕃商犯法的话,现在就是地方官府审理,然后送交蕃坊,由蕃长按本国责罚的律例惩戒。
前几天才有一例。
蕃人与本地人争斗,致本地人受伤,按宋律得受杖刑,可按蕃人的本国律例只需要赔钱。
处罚太轻,官衙里的人都担心以后会时有发生。
还有宋国普遍是杖刑,而蕃人据说全是鞭刑,这实在犯得大了,官府强行判处,行刑的时候蕃商总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
潘美越想越觉得这事可大可小。几十个蕃人属国,不开化,律例不全的占绝大多数。要是来了杀人放火的,还不能严惩,宋人的脸往哪里搁!
这不能忍。
要是严惩,又容易心里不顺,贸易之类的就是和气生财的事。
他不禁坐直了,把事情一说,看看李冬儿或是谢嘉上有什么更好的主意,又叫了自己的亲随过来记录。
李冬儿看了一眼谢嘉上,讲法律,那必须谢嘉上上啊。
谢嘉上很有自觉,接口道:
“潘叔叔上个折子,草拟个市舶司法吧。
除了刚刚舅母说的不卖房不卖地。
地图舆图也不能卖——夷人来,但凡出行,不得单独出行,市舶司要出人陪着,去哪里,见过什么人都记录下来。
史书不能卖——慎防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各地的地方志不能卖——山川地势风俗皆有记载,落在有心人手里必成祸害。”
谢嘉上停了一下,等潘美身后忙着记录的亲随写得差不多了,再接着往下补充。
“这四不卖很重要,难保没有人曲线潜入,广州商业发达,鱼龙混杂,驻军并不多,要是乱起来,很快。
我暂时只能想到这几个,朝里有想得更周密的应该会往上加。
除了这个,还有对蕃人适用的律法,我也有个建议。”
【小科普: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
于是后来宋政府出台了——听其往还,许其居止,但不得卖与物业的政策。
谢嘉上所说的三不卖也是宋政府逐步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