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读史,大多数时候就是看热闹。
而掌权者,读史,才能从历史里吸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
坐高位的人,格局越大,破事越少。”
关家一行人在船上荡着慢悠悠的往南汉而去,闲着没事,李冬儿就跟赵德昭跟谢嘉上继续上课。
“我爹算不算格局大的。”
赵德昭有点疑问。亲爹,有点一言难尽,他感觉有点忽大忽小。
“小事很纠结,大事不糊涂。”
关羽长神点评。
“哈哈哈,舅舅说得好贴切。”
赵德昭笑。
“爹爹有福。”
谢嘉上喜欢赵匡胤,具体排名,低于李冬儿。
“官家是个有大爱的人,所以也有大福。有些小,也只是因为有大格局而显得小而已。”
李冬儿看赵匡胤的生平从各方信息汇总回来,是个没有什么国仇家恨的君王。
小时穷,那是相对的,赵老爹正经班上着,除了工资还有些许外快,杜太后是全职妈妈,兄弟姐妹除了幼年夭折的,都好好儿的养大了,在乱世里全须全尾的一家其实是挺不容易的。
家里也没有什么妻妾之争,杜太后睿智大气,赵老爹爹当得也很合格。
赵匡胤独自出门闯荡,有感受到人情冷暖,但这个就是正常人的人生会感受到并经历的东西。
最后都打算回家啃老了,又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
无论后周太祖郭威还是世宗柴荣,都是很大气的皇帝,爱老百姓,知百姓疾苦,武力值还爆表,还能玩儿政治。
这两个人对赵匡胤的影响是很深的。
后世都说原生家庭,原生环境,小时候富足或者说没有吃太多苦的孩子,长大才会平和。感受过大千世界美好的人,才会爱护这个大千世界。被爱过的人,才会爱别人。
赵匡胤的生长环境就不差,所以整个宋朝的基调,平和属于主旋律。
前期的开疆辟土其实更多的是消除隐患。
他宁愿存钱去买燕云,除了客观条件,还是主观的想法居多,不伤民,自己存点钱,花钱消灾比打仗好。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被赵光义这等小人坑了就直接挂了。
李冬儿这边发散了思维,大家却是还在讨论赵匡胤这会什么心情。
“嘿嘿,我爹不知道在宫里跳脚多少次了。”
赵德昭得意。
“回头你爹要是犟起来,非去打契丹呢?”
关羽长问道。
“我走了,我爹没得赖啊,赵普丁忧,我三叔不能出来,给谁我爹都不放心,也就能把我四叔扒拉到碗里去,可四叔才接手没多久。”
赵德昭想跟着李冬儿出去,可不是脑门一热决定的。
老爹蠢蠢欲动,杜太后早就表示过,不愿意爹爹再上战场,人老了,担不了那个心了。
谢嘉上还重操旧业算了半天,赵匡胤不说,杜太后起码还有五六年的寿命。
从他俩成亲那会,两个人就意见统一,先不生娃,等出去浪一圈回来再生。
在这一两年里,契丹要是能打肯定就打下来了,赵匡胤也不用御驾亲征。
到时候他们再回去,该生再生,教育孙子什么的,赵匡胤想必还能有点兴趣,再打仗都是远处了,也就不会去了,皆大欢喜。
“老爷,夫人,番禺快到了。”
船工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好。”
“娘。番禺远远看着好热闹啊!!!”
九寿也从外面奔了进来,小灰进不来,干脆就趴在船舱门口,把长长的鼻子也伸了进来。
“各自收拾一下吧,一会下船,休整两三天,也跟潘节制取取经。”
“好。”
众人齐声应下,各自回去收拾东西不提。
李冬儿出了船舱眺望广州港。
广州唐时叫番禺,南汉时好像又有别的名字,后世的正经的番禺具体在哪个位置她一点概念都没有。
连她现在要即将抵达的地方大通港是哪里都没啥概念。
过千年的古城,地形变化,河边走向,跟后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看南汉的一些资料,这会番禺城并不是特别大,有主城,有子城,南汉还加建了东城西城。
唐时的浮丘湾成了南濠,位处西城,而海印湾则称为清水濠,位处东城。
两濠分别被称为西澳和东澳,是这会最最重要的内港码头区。外港则是扶胥港,看舆图很像是在黄浦区的位置。
西濠涌跟东濠涌都是番禺的护城河。
唐时番禺设了大通港,史书上写的大通通津,说是四通八达,是广州通西、北江必经水道的出入口。
不管是从外国运抵广州的洋货北上中原,还是从中原运来的商品南下,多数要经过这里,确是史实。
唐代的广州是中国第一外贸大港,李冬儿的记忆里,广州好像从唐开始一直到清朝民国都是外贸集散地。
后世更不用说,北上广深鼎鼎大名。
现在一眼望去,舟楫往来,帆影簇簇,两岸居然也花团锦簇。
“花田盛事名不虚传。”
谢嘉上第一个收拾完毕出来站到了李冬儿身边。
随着船缓缓靠近码头,岸上的景色越来越分明。
各色各样的招牌旗子迎风飘扬,饭馆,客栈,勾栏瓦舍,脚店,仓场,招牌下的建筑都妆点着各色各样的鲜花,鲜花绿植园林的招牌最大最显眼的立在码头东边。
“芳村。。。”
李冬儿突然就想起来了,肯定是芳村,花鸟鱼虫市场。
“舅母说什么?”
谢嘉上没听清。
“没什么,走吧,下船,我看见潘节制了。”
心情略激动,故乡,我来了!
李冬儿内心激动,而码头的潘美,只剩无奈。
看着船头的人一个个的冒头,还夹杂着一个硕大的象头,心里就剩一堆黑线了。
老赵家的人真会给人找事。
南汉平完,他马不停蹄的去打了南唐,南唐打完,连家门都没进,就被赵匡胤派到南平来了。
就是因为豫王赵德昭私自出宫,还带着豫王妃。
明明在雁门关那会特别靠谱的小郎君长着长着就歪了,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国之储君,跑路了!
这事不能明说,赵匡胤就让他过来照应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