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设想,朱由校本来要把整个北方打造成全国性的重工业基地,但他还是误判了当今生产力水平下,北方薄弱的基础所要面对的困境。也低估了江南手工业牢固的基础和沿海地区在全球性海洋贸易中处于的绝对区位优势地位。
所以即便朝廷已经极力加大对北方的投入,但江南的底蕴和财力绝非短期可以扭转,这十年来,虽有不少的江南小家族心仪于朝廷在北方兴建工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而举家迁徙至长江以北地区,可这些家族又往往会将赚取的银子投回家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徐家的克虏伯钢铁厂和魏国公徐家的江南制造厂,眼下不仅与几大官营厂坊形成了竞争,许多产品还列进了官方的采购清单。
再加上江南原本的生丝、瓷器以及茶叶等优势产业,整个江南的工商业在短短十年所积累的巨大财富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朝廷想要解决女真,全国工商业对前线的支持就不可或缺,而这里面最重要的,便是江南工商业对朝廷发动战争的态度和支持力度。表面上看,朱由校是打着各种旗号到南京躲清静,但他的真实目地,还是要鼓动整个江南工商业能够主动参与进对女真政权的战争和战后的重建中去。
当然,这种事朱由校并不用朱由校亲自出面,而无论林继还是方正化也都不太适合,于是在等着李永贞这位“大管家”的空当,朱由校这段时间里过得倒是十分清闲。
早在五年前,大明的第一台蒸汽机就由宋应星、王徵和邓玉函等传教士给鼓捣了出来,出于保密和改进的需要,凡是与蒸汽机研发有关的人员就全被朱由校给关到了栖霞山上。时至今日,人们也只知道这海船和矿山中运用的蒸汽机是南京制造局生产出来的,但除了一批制造局的技术人员会在严密监视下到各地对设备进行维修维护外,那些想打蒸汽机主意的人也只能自己网罗人手关起门来自己暗地里去鼓捣。
而朱由校也不知道是这帮科研人员点歪了技能树还是自己一开始就给他们带跑偏了,大明现有的蒸汽机无论是安在船上的还是给矿山抽水的那就是一个字——大,特别大;这也造成了大明在蒸汽机运用上受到了很大限制,那让朱由校心心念念的蒸汽机车和铁路也就一直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但就在最近这一两年,大明十年教育累积下的底蕴终于迎来了第一轮的爆发期。不仅各项能在实际生产中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被研发了出来,许多潜心发明创造的科研人员还在专利法的保护下赚了一个盆满钵满,而这又更加激发了民间对发明创造或改进生产机械的巨大热情。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大明的工业技术也是突飞猛进,虽然在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上与西方世界还存在差距,但大明新一代的学子们就如同一块块海绵,正疯狂吸取一批又一批西洋教士和学者身上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