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夷陵,生机勃勃,热闹非凡。街道上人声鼎沸,卖着瓜果蔬菜、香囊朱钗的小贩、兜售糖葫芦、木制玩具的手艺人,热闹的食肆、酒肆、书店、成衣店、朱宝阁,无不彰显着当地的繁荣。
但是,一到夜晚,夷陵就会换成另一番景象,阴气张牙舞爪地撩绕着,仿佛在寻找下一个猎物。时不时地还有尖锐而异样的声音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响起。
有些阴气重的村落里,甚至会出现大批的走尸,嘶叫,撞门,咬人。所以,夷陵的家家户户都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就熄灭灯光,闭门不出,连小孩子都不敢发出声音,生怕招惹来一些不好的东西。整个城市一片寂静,无声都阴森。
因为在夷陵的西北角,与岐山温氏的交界处,有一片黑色的荒山,千百年来一直散发着一股不祥的沉沉死气,犹如一具庞然的千年巨尸。
杂草枯树,被风吹动的纸钱,散落在外的累累残骸,仿佛融入土地的黑红血色,普通人都肉眼可见的阴气,无不让人胆战心惊。
那里原是上古的战场,山上随便找个地方,都能挖出好几具尸体。到了如今,无名之尸也都是随便裹张席子,扔到这里。因此,戾气和怨气极为浓重。
此地名为——乱葬岗。
有修士曾试图进入乱葬岗寻找机缘,却连人带魂,有去无回。温家先祖也曾试图清理此处,以向南扩展领地,但也无功而返。未能清缴,无能封印,只能围住,禁止出入。但每到夜晚,阴气、戾气、怨气四溢,整个夷陵都不得安生。
夷陵魏氏在此地建立后,百姓们都雀跃不已,欢迎至极。哪怕大家伙都知道这乱葬岗不可能被解决,但也想着,仙门世家能帮忙减少一些邪祟的侵扰也是极好的。
要知道巴渝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练就出他们勇敢顽强、坚韧剽悍的性格,面对走尸,都能面不改色,迎面而上,一棍子干掉一个。
但却在鬼怪邪祟面前,却始终无可奈何,只能闭而不出,苟且偷生,这让当地人一直十分憋屈又畏惧。但现在,有了夷陵魏氏的帮助,他们的生活真得太平了很多。
因此,每次魏氏门生穿着本宗的玄色服饰下山,百姓们都会自发的给他们送些自家的瓜果,以表谢意,搞得门生们既羞涩又开心。
门生们自然不是开心那些吃食,而是开心于其中的心意。所以,也会回赠一些百姓们能用的符箓。
这一来一回之间,双方关系就更加和谐友爱了。
魏长泽等人也确实没有辜负百姓们的期望,驻扎于此后,宗门上上下下,每天都会派10位长老分别带着一支队伍出去除祟,白天和夜晚交替值班。
目前已经将夷陵境内所有集镇、乡清扫了一遍,太靠近乱葬岗的几处村庄,还通过与官府沟通,进行了迁移。
尽管乱葬岗不灭,夷陵的邪祟就不可能断绝,但与之前的邪祟肆虐相比,已经好了太多。起码夜晚不至于睡得那么胆战心惊,提祟色变。
这段时间以来,魏长泽和藏色已经开始在宗门内组织人手,安排对本地及附近发出求助的村落的第二轮清扫。
每每聊到此处,两人都有些面带郁色,感觉无能无力。阴气怨气的源源不断,会促发走尸邪祟的产生,并增加他们的邪性。
当时佛脚镇的舞天女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怨气的侵蚀,舞天女在信徒们的信仰之力下,是更有可能成佛的,最起码也是向善的。但怨气的作用它发生异变,开始噬生人魂魄,走上了邪路子。
因此乱葬岗不毁,则夷陵永无宁日。但偏偏他们如今没有能力毁去乱葬岗,甚至连封印其中的怨气都做到。
而且,岐山温家那边早就嫌弃围困乱葬岗之事耗人耗力,早些年就已经弃之不顾,不然乱葬岗的怨气也不会四溢到这种程度。
最近温家更是派人跟夷陵魏氏接触,打算名正言顺地将其丢给魏家接管,就这,还强逼着魏家掏了一大笔赎买费给自家,也是无耻至极。
藏色也曾写信寄给师门,想向抱山散人询问乱葬岗的解决办法。抱山散人翻遍了书库,却也只找到了两种封印的办法。
一种是用灵气封印,但所需的修为极高,至少需要一位化神期修为的修士,或者10位元婴期修为的修士,才能完成封印。但在如今的修真界,金丹期遍地走,元婴期目前已知的只有抱山散人一个,化神期都是传说中的境界了。
另一种是用阵法封印,但这种阵法的完整版本已经失传,只有残破的阵法图。而且,不知这种阵法需要许多天材地宝,比如:化阴石、亢草果、蒙木花、阴虱粉、谷阳花等等。
抱山散人信中提供了关于这些的基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