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周大叔带回来的,我们都不认识。”田悠悠走过去。
“但是漳州府离平塘县那么远,有我们不认识的苗子也不奇怪。”八壹中文網
“而且,平窑县靠着东辰国,说不定是从东辰国传过来的苗子呢。”
田义看田悠悠一副期待和憧憬的模样,也不忍心质疑什么,“那...那就等种出来看吧。”
晚上,待田悠悠和田湛睡了,苏三娘轻声问,“义哥,你身上伤怎么样了?”
之前秦友长瞒着她们,苏三娘不知道,可如今见了,作为妻子,她哪里还能看不出来?
田义也不瞒着,“伤没什么大碍,秦大叔送了药膏来,十分有效,我们几人涂了之后,止血快,愈合也快。”
苏三娘还是不放心,非要拉开他的袖口查看,确定伤口都结痂了,才稍稍安心。
“也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她很心疼。
田义拍了拍她的肩头,“大概三四个月吧,等种的庄稼收成了就不用去了。”
他找以前做过征农的人问过了,县里征农征兵都是先从流民开始的,征农只需要几百人,从流民里征集就行了,若是征兵,那就是流民和良民都要参与。
听那些老人说,最近几年,西陵和东辰的边境还算平静,也就不需要征兵了。
田义、莫海、田悠悠三人结伴上山放置套索,原本是想隔一次再来取套索。
谁知道当他们三个上了山,却发现了野鸡的踪迹。
田悠悠示意田义和莫海不要动,她自己则蹑手蹑脚的往前走了走,果然在不远处的草丛里发现了几只闲适的野鸡,老祖宗可是有句话叫,‘上山兔子下山鸡离水甲鱼莫去追’,其中下山鸡指的就是会飞的野鸡。
野鸡往山下飞,人是很难抓到的,但是...有套索就不一样了。
田悠悠静悄悄的往回走,比划着手指让田义和莫海赶紧的打几个套索。
“什么意思?”莫海不解,声音有点大。
“嘘。”田悠悠忙示意他压低声音,“快点打几个套索。”
“然后...”
套索布置在野鸡下山的路上,然后三人分成三面包抄...
田悠悠按着约定好的一声喊,三个人用手上的竹竿拍打草丛,被惊扰到的野鸡仓皇逃窜,慌不择路之下便往她们设下的套索方向跑去了。
“套住了。”莫海离得套索最近,站起来远眺一下就看到几只野鸡被套索困住了,正奋力的扑腾着翅膀呢,可惜套索固定在树上,饶是它们再用力也挣脱不了。
田悠悠和田义从草丛里钻出来,她惊呼,“逮到了。”
总共抓到了三只野鸡,其中两只的鸡冠又大又漂亮,和另外一只不同,显然是公鸡。
“太好了。”田悠悠欣喜不已,“有两只公鸡。”
加上家里那两只母鸡,她就有两只公鸡,三只母鸡了,这样一来,她孵化小鸡的计划又壮大了一点。
“莫大叔,你可得小心点,别伤了他们。”田悠悠叮嘱拎起野鸡的莫海。
“放心吧。”莫海朝她抬抬下巴。
田悠悠跟在田义和莫海后面,乐得不需要拿什么东西。
把这三只鸡和之前两只母鸡养在一起,没想到两方势力还追逐起来。
田悠悠站在鸡棚外看了许久,越来越觉得日子有盼头了。
其他几个叔叔从山上砍了竹子回来,正在一起劈竹片准备修鸡棚兔棚,田义和莫海加入其中。
为了他们离家之后,女人孩子们能轻松一点,男人们一刻都不闲着。
他们去砍了两棵树,砍成一截一截的,把中间挖空改成蓄水的木桶,每家院子里都放上两三个。
只要下了雨,这些木桶收集到了雨水,她们就可以少去河边打几次水了。
然后又去捡干草回来,烧成草木灰给地里施肥...
妇人们也抓紧时间,去山上挖了很多葛根回来,趁着男人在家里的时候把葛根粉做出来,等他们回去的时候带走。
很快就到了男人回县里上工的日子,村子又恢复了安静,老人女人孩子们又开始有条不紊的生活。
屋前屋后的庄稼也在成长...
母鸡也孵出小鸡了...
母兔又怀上了...
春天也来了。
妇人们一早就到田里忙活,半个时辰后开始做饭,和孩子们一起吃完,就上山挖野菜。
下午又去捡干燥的柴火,收集干草...
田悠悠和孩子们也有任务,她们要给野鸡和野兔找食物,春天的新鲜草叶便是最好的。
如今,距离红薯种下已经两个月了,到了提高结薯量的关键期。
之前买薯苗的时候,详情页里介绍过,到了这个关键期要提蔓断根、追钾肥、防旱排涝。
提蔓断根就是为了控制茎叶的徒长、让养分运送到薯块去,方法也简单,直接把红薯的茎往上提一提,把结节处的不定根去掉就行。
追钾肥就是撒草木灰,之前男人们回来都会烧草木灰存着。
至于防旱排涝,得结合实际情况,若是这个时期雨水多,就要排涝,可现在雨少,就得及时灌溉。
“娘,咱们地里的苗子...许多叶子又长出了根...”田悠悠状似无意的跟苏三娘说。
苏三娘点点头,“嗯,是啊,我也看到了,叶子长得可真好,也不知道这叶子能不能吃。”
若是叶子能吃,哪怕是种不出什么来也可以啊。
“既然这些茎叶都有根,不如我们剪下来再种?”田悠悠提议。
苏三娘拧着眉,“可以吗?”
“不知道,应该可以吧?之前那个苗子不就像是从这些叶子上剪下来的?”
苏三娘回忆苗子没种下时候的模样,确实像是从茎叶上剪下来的。
可是...“可是我们没有地方种了啊。”
“娘。”田悠悠无奈道,“这里荒山野岭的,到处都是地,稍微收拾一下就行了。”
苏三娘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对哦。”
说干就干,第二天娘俩就开始分工合作了。
苏三娘往屋子东边收拾,有了农具可比之前方便了,锄头、镐头上去,野草石头什么的都不在话下了。
犁地的时候,她喊了王兰花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