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山种的水果,打破了蔡祥对农产品的认知。八壹中文網
他从未想过,桃子和黄瓜能有这样神奇的功效。
靠着这两样东西。
怡红院的人流量都变多了。
李小山看着他殷切的笑容,宠辱不惊,“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上楼去说吧。”
蔡祥这才收起满脸的笑容,“是是是,上楼去。”
说话期间,蔡祥还时不时的往李小山的筐子看去。
在他看来,李小山带的哪里是黄瓜和桃子?
分明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来到三楼,蔡祥亲切的为李小山拉开凳子,斟茶倒水,李小山也不磨叽,坐下就把竹筐打开。
“蔡兄,你快别忙活了,坐下数桃子和黄瓜吧。”
蔡祥看到满满当当的桃子黄瓜,激动的两眼放光,转身拿出卖黄瓜和桃子所得的银票。
“这是上一次卖黄瓜的银票。”
“银子我已全数点成银票了,小山兄弟,你来数数。”
“我先数数这里有多少桃子和黄瓜,待会再拿银子给你。”
两人接过彼此手里的东西。
这一次李小山带回了六十个桃子,还有三十根黄瓜。
经过李小山的实验,他发现随着仙灵之气慢慢升级,果树结出的果子数量也多上一些。
李小山早已清点完,蔡祥却花上了一些时间才数完,数完后,他立马又数了相同数量的银票给李小山。
“六十个桃子是240两,黄瓜价格应该不变吧?”
说这话时,蔡祥的神情相当小心,就怕李小山说要涨价。
李小山思量几秒,决定还是按照二两一根出售,“不涨。”
他说出不涨两个字,蔡祥心口都松了松,“好嘞,这里是60两,加起来就是三百两。”
收起银票,加上之前黄瓜的银子,一共是三百八十两,李小山没兴趣在怡红院多坐,收起银子后就直奔布行。
布行指定是有织布机卖的,正好看看现在行情如何。
古代人讲究男耕女织。
因此,来到县城有名的布行一条街,一眼望去,在这里转悠的大多都是女子。
青石板街上,各色穿着朴素的女子行走。
清风徐来,女子裙摆微扬,车水马龙,颇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这里有卖买布匹的小摊子,也有店铺整的商行。
架着马车进入街道,街上行人很有自觉的为他让路,因此就算李小山的马车庞大,行走的也很通顺。
一路来到街道中心。
街道中心是县城最大的布行,名字叫绮罗坊,从外往里看,绮罗坊左侧放着整齐排列的各色布匹,右侧则是架架织布机。
最面前是一个柜台,柜台处有两个年轻白净的小伙计。
李小山只不过观望了两下,门口的小伙计就堆满笑容,走到了他面前,“这位客官可是要进来逛逛?”
“我们这里有专门放马车的巷子,您若是要下来,我这就过去把您的马车栓好。”
小伙计服务态度热情又不讨好,李小山自然而然的高看一眼,他干练下车,笑着,“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
看着小伙计把马车牵往一旁的小巷子,李小山自然的和小伙计进入布行内。
小伙计直视着李小山的脸,“客官,你看你是要买布,还是看看织布机?”
李小山第一次来,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我看看。”
模棱两可的态度也没有让小伙计变脸。
小伙计仍然热情,他跟在李小山身侧,“客官,您先看,有什么需要的,支会小的一声就好。”
轻嗯一声,李小山没有再说话。
进入绮罗坊后,才发现这里的布匹分类和织布机都各有讲究。
布匹分粗布,细布,绸缎,织布机也有大小之分。
粗布反而是数量最少的,细布是最多的,绸缎和粗布的数量差不多。
李小山大概了解情况后,轻抚着下巴,大旱果没有影响县城人的生活。
这旱灾,对底层人民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因为底层人民的财富储备不够多。
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
而县城人再怎样都比地里种地的农民储备多。
没有多想,李小山又看向了一旁的织布机。
织布机由各种长短不一的木头组装而成,看着规模不小,上面还缠绕着丝线,丝线旁还有一个扁平椭圆的梭子,方便来买织布机的客人们织布。
李小山虽然没织过布,但对机械方面的东西有熟悉感,他坐在织布机前,也想试一试这玩意的性能。
见李小山坐下,旁边的小伙计立马上前,“客官要试一试织布机吗?需要我教你吗?”
李小山摇摇头。
他摇头,小伙计却并未马上离开,他在一旁默默的注视着李小山,只要李小山有需要,他就会立马上前给予帮助。
李小山仔细观察者。
这玩意结构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他坐下并没有先动手,看了看丝线排列的顺序,想要织什么颜色的布,就要用什么颜色的丝线。
而且古代织布不像现代,现代的织布机发展的很成熟,可以通过电脑调试,在织布的时候顺便勾勒出花样。
古代织布后,若是想要布匹上有花样,还要把布拿下来,然后再绣花,才能穿上华丽好看的衣裳。
端详一番,李小山拿起梭子,有模有样的踩踏着织布机,踩踏一遍后,又拿起梭子穿过所有丝线,然后再次重复。
一来一回,织布机最底端也多出了一毫米的布。
伙计看李小山熟练的样子,顿时放心不少。
这织布机价格可不便宜。
他刚才还一直怕李小山弄出故障了,修理起来也是一件麻烦事。
看织布机质量还行,李小山准备买一架。
原本他是想多买几架的,现在看来,先买一架回去研究一下是最稳妥的选择。
花费三十两银子,李小山收获一架织布机。
除此之外,李小山还花费了四两银子,买了两匹细布。
一匹绿色,一匹青色。
绿色的给柳秋水,青色的给许青丝。
织布机大,但是可以拆解,因此放上马车也不费力。
把织布机上的丝线拆下来,再把织布机拆解成两份,成功把东西放进马车车厢,李小山准备驱车离开县城。
驾着车来到县城门口,出城的人比较多,李小山自然而然的开始排队。
城楼旁有一个榜单,上面张贴了一些劫匪的画像,以及县城最近发生的大事。
排队时,李小山正好就排到了这里。
因此他停下来观望了一会。
榜单旁还有不少百姓在看。
粗略扫视一眼。
“近日土狼山土匪猖獗,三当家王大峰带领山匪二十余人洗劫山窝村,山窝村失踪二十名妙龄女子,死亡四十人,现赏金三百两,通缉三当家王大峰。”
“若有土匪踪迹,也可上报,根据线索大小赏银。”
这一行字上还有王大峰的画像,画像潦草却传神,画像中的男人五大三粗,眉毛上还有一颗拇指盖大小的痣。
这土狼山李小山知道,是一个小山头,他没回回村的时候,还能看到这个小山头。
只不过这个小山头距离大路的位置比较远。
再一个,大路毕竟是官道,土匪再猖獗,也不敢大白天在官道上放肆。
据说这里的土匪并不多,有个四五十个,但个个很凶猛。
这个凶猛并不是指个子的凶猛。
而是指他们杀人的时候,不怕死,个个茹毛饮血,因此在这一带,也能有一些名气。
有一些村民一听到土狼山都闻风散胆。
而且,土狼山附近的村庄,好像都被这些土匪洗劫过。
每家每户,凡凡有点姿色的女人,都会被他们掳掠上山。
因此,土狼山附近的村民门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有些女人,根本就不敢嫁到那附近去。
而现在,他们把手伸的更远了!
据李小山所知,这山窝村,离青山村的没多远,也就六七里路。
告示上写的轻描淡写,寥寥几句就带过了山窝村村民的惨状,但李小山知道,这个村长现如今一定又恐又慌,十分凄惨可怜。
这旱灾,可真是只苦平凡人啊,
李小山看着抚摸着自己的下巴,转头看向了另一边。
另一旁是寻医的。
也是今天刚贴出来的。
“太后病重,整日昏迷,每日只醒来一个时辰,日渐虚弱,现寻找天下名医,凡是民间妙手,看到此告示都可进宫。”
“若是医治好太后,赐三等爵,赏金一千两。”
看着这个症状,李小山留意了一会。
他正想再看一会,后面已经排起长龙,抬头往前看,面前已然空空荡荡。
李小山早已记下告示上的内容。
不再留恋。
驱赶着马儿离开。
人群中,一个头戴头巾,面色黝黑,穿着妇女衣裳,描眉画红的人,看着远去的李小山,盯了许久。
他是山窝村的土匪小当,平日里靠着伪装大娘来县城看外面的情报。
偶尔也会观察县城里有没有合适的肥羊。
很显然。
李小山这头羊被他盯上了。
他平日进出县城的次数不多。
但两次都碰到了李小山。
李小山身着朴素,却赶着一辆马车。
马车可不便宜。
而李小山虽然人高马大的,但每次出去城中,都是孤身一人。
杀了他,这辆马车就归他们土狼山了。
暗中惦记上了李小山。
但要什么时候动手,那是要制定详细的计划。
土匪比普通人都要谨慎,而且更加凶猛。
不谨慎的土匪,容易死的快。
干这一行,最要紧的就是胆大心细。
李小山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驾车远去的同时,他的脑海里还在想着太后病重的消息。
据他了解,宫里地位最崇高的,除了皇上,可就是这位太后刘欣慈,而且太后年纪也不大,不过二十九。
十五岁便嫁给了皇上,一举得男,也就是现在的皇帝。
生下皇子后,她便成为了皇后,从此便稳稳当当的把控着权利中心。
太后的母家势力庞大,如今朝中有好几位武将都是她的兄长,以及族人。
就连太后姐姐的女儿刘慧敏,都被破例赐封成了朝仁公主。
这样被皇室偏宠,天底下也只有这一家。
别的李小山不知道。
只是听说太后长的美艳无双,明明快三十了,但在京城的一众美人中,仍然能艳压群芳。
京城中唯一能和她的美貌相提评论的,也就只有她的外甥女,朝仁公主刘慧敏。
这些东西和李小山也没啥关系。
八卦了一会后,李小山又把这件事情抛之脑后,继续赶路。
李小山赶路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
现在土匪猖獗。
他倒是不怕。
但以这群土匪的习性,其实往往作案之后,土匪是最喜欢在外面招摇的。
因为犯罪心理学上说,犯罪者都喜欢欣赏自己的作品。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早点回家还是有好处的。
快速的回到了村里。
一走到村头,老远李小山就凭借惊人的耳力听到什么,土匪不是人之类的。
他心下了然,村子里也在讨论土匪的事情,
马车靠近,一群人围着一个女人,女人哭的梨花带雨,可怜兮兮,“我可怜的芳儿啊!才她才十三岁,就被土匪抢上山了!”
“那些土匪不是人!”
“他们就是畜牲!”
“他杀了我男人,杀了我的儿!”
“我恨啊!我究竟做了什么孽啊!”
女人哭着哭着就晕厥在地上。
一旁的李大婶立马挺身而出,扶着女人,枯黄的手快狠准的找到了她的人中,用力一掐,刚才晕死的女人悠悠转醒。
她脸蛋尤见泪痕,她神情悲痛,脸色枯槁,整个人好像没了魂一般。
被掐醒后,她愣了一瞬,又要嚎叫,身旁的人立马劝住了她。
“小梅啊,别哭了,哭坏了身子可怎么好?”
“你能从土匪手里活下来,就已经是最大的福气了。”
“你死了的男人和孩子,总不希望你下去陪他们?”
听了半天,李小山听出了一个大概。
原来这个陌生女人,是十五年前嫁到山窝村去的。
现在山窝村被洗劫了,她也没地方去,就只能回娘家青山村了。
看着她可怜的模样,李小山都不好意思让她让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