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磕瓜子看戏看了一半被张母发现了,被要了一把瓜子,三个人并排站着磕瓜子一起远远看着村长家发生的事情。张母啧啧两声:“自从二河村出了那样的事情后,我就知道村长家的这个知青早晚出事!知青到底不是这边的人呀,心都不在这。”
说完之后,才想起来,自己旁边这俩都是知青,讪讪的笑笑又回到刚刚的老姐们面前去了。还是在那边吐槽自在点。“你婆婆说的在理,何止这两个跑了的知青,我这种嫁了人的也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回去。”
刘玉珍想到了几年后的高考:“我们会有机会的,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是新生力量。他们不会放任我们就在地里荒芜下去的。”
村长家的闹剧最后以张小娟被关了起来为结束,人们也渐渐散去了。刘玉珍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回忆张小娟的结局。可以说是很不好了。张小娟在村里算是名声臭了,这个时候的人们坚信人要有个婚姻才算是完整,所以张小娟被嫁出去了。被远远的嫁出去了,因为张小娟在所有人眼里是二婚了,所以村长为了能把这个闺女嫁出去,赔了不少嫁妆。嫁的还远,一年能回娘家一次就不错了。她记得很清楚,张小娟死在了她刚得知自己没考上大学的时候。张小娟的夫家一卷草席把她裹回来,还泼了张小娟一身脏水。她跟着村里人一起去看了一眼。原本朝气蓬勃有一点傲气的小姑娘骨瘦如柴,浑身伤痕。从这身上的伤痕,刘玉珍就知道,他们能窥见张小娟遭受的虐待只是冰山一角。张小娟这次嫁出去同样没有领结婚证明,村里嫁娶没有几个在意这个的,都是以办酒席为准。所以,张小娟这嫁出去被虐待几年回来,居然还是张家女儿的身份入葬的。村长肉眼可见的老了好几岁。“你在想什么,从刚刚回来就魂不守舍的。”
苏卉有些担心。“在想张小娟,她以后不好嫁了。”
不,是不能让她像上辈子那样嫁。苗苗也来了兴致,能被自己妈妈在意的人,肯定是有故事的。她看的小说是主要以围绕苏卉为主讲述的,所以一些边缘人物都是一笔带过,就算写了她也没记住。“你还有功夫关心别人能不能嫁出去?”
苏卉忽然想到什么:“说起来,齐知青跑了,小学就有个老师空缺了,等开学前,我去村长那说说,让你顶上。这样你还能有精力带两个孩子。”
这正合刘玉珍心意,她拉住苏卉的手:“我可太谢谢你了,你简直就是我的救星。”
苏卉笑笑:“这有啥,你这书全,还让我自己抄一份回去,你要是能和我一起去学校,那我来你这抄书还就更方便了。”
站在门口目送苏卉离开后,刘玉珍回头就看到了靠的及近的张大财。“你在这傻站着干啥呢?吓我一跳。”
刘玉珍说着轻拍了一下张大财的手臂。“媳妇,你会跑吗?”
张大财紧紧盯着刘玉珍。“怎么了?这个时候才开始担心,是不是有点晚了?”
刘玉珍觉得这是个和张大财谈判的好机会。这段时间,张大财在她的教育下,进步了不少,知道为自己的妻儿考虑了,知道思考张父张母的行为代表什么了。两人回了屋之后就谈起了正事,至于炕上躺着的两个小东西,在他们眼中还小,听到了什么也没关系,反正也听不懂。苗苗:这大概就是当婴儿唯一的好处了吧,能光明正大听父母商讨的大事。而不是以“大人的事小孩少打听”为由,把孩子赶出去。“所以,是这两次知青抛弃家庭的事情让你产生了危机感是吗?”
刘玉珍坐在屋里的炕上,从小炕桌上端起茶缸,喝了一口热水。呼,身上都跟着暖和了。张大财一开始是紧张的站着,但转念一想,不对啊,我这是和媳妇谈事情,又不是在父母那挨训,我怕啥。于是,张大财在刘玉珍喝了一口热水后,也爬上了炕。才发现,小炕桌上只有一个暖水壶和一个茶缸,他也不能抱暖水壶喝水啊。于是就抢了刘玉珍的茶缸也喝了一口。啊,喝热水就是舒坦。刘玉珍瞪了对方一眼。“问你话呢。”
张大财喝了热水后也放松了:“我是有点担心,要不咱俩抽空去镇上把结婚证明办了吧。”
刘玉珍揉揉眉:“我年龄不够,这事还得拖一阵。等今年夏天我的年龄才够。你先别激动,我和你办这个结婚证明是有条件的。”
张大财激动的搓搓腿,他应该蹦两下的,但在炕上不太方便,就又猛喝一口水。咳,烫到了。“什么,咳,条件?”
“目前你在家里的情况你最近心里也有数了。张二宝是有能力下地赚工分的,但他没去。王秀娘正在怀着,要生第三胎了,她就算干活也干不了多少工分的。公公目前身体不错,他是每天都能把工分干满的。婆婆身体也不错,也有能力将工分干满,只不过她忙着照顾张二宝,操持家里的事情,听听外面的八卦。所以婆婆只上半天的工。赚一半的工分。你呢?”
“你男人,你自己不清除吗?我挣的是满工分啊!”
“是的,之前我的能力不行,挣不满工分。不过,苏卉在帮我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会顶替齐知青的位置在小学教书。也就是说,将来,我们俩都是拿满工分的人。”
张大财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呀。“你是不是以为这是好事?”
刘玉珍拿出之前苏卉留下来不用的草纸,背面还是空白的。张大财是上了扫盲班的,基本的数字和常用字都认识。刘玉珍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这是我们一年能赚到的工分,这是张二宝一家能赚到的工分,虽然他的孩子也是有粮食补贴,但远远不够一年的吃用。这是公公婆婆一年挣的工分。接下来是我在这一年里,看到的我们两个人平时的花费,包括粮食,衣服等花销,这是父母的,这是张二宝一家的。”
张大财看纸上的数字陷入了沉默。“没错,在这个家,是你和公公婆婆共同在养着张二宝一家。张大财,孝顺公公婆婆我没意见,但没道理小叔子一家也由我们养着。分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