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买活御井烹香 > 第 349 章 旅途食事

第 349 章 旅途食事(1 / 1)

临城县外的马车站,确实是这些年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般临城县的百姓,如果不出远门的话,会到车站去的机会不多。这车站占地很大——和以前的驿站一样,但是离城很近,规模要大得多,而且任何人都可以进去使用,不像是有些驿站,除了官员以外,百姓们进去,哪怕只是落脚喝口水,也要额外交点钱,买活军的车站,水起码是随便喝的,要住宿,要洗浴,要吃东西,价格也不比城里贵。

这是一处很大的建筑群,而且相当的热闹,从城里出来,先看到的是一间澡堂,骡子们蒙着眼,正从河里车水,下游远处可以看到洗浴过的废水汇入河中,买活军的澡堂子里,一直都用草木灰、皂角做的澡豆,不是没有缘由的,因为澡堂的废水是直接排入河中,听说如果肥皂用得太多,对于下游水质会有影响,虽然南方多水,但也要注意维护水体的清洁。

澡堂外,锅炉房、煤炭仓库,这都是配套的东西,时不时可以见到行路人谈笑着从澡堂子里出来,这会儿恰好是早晨,有许多赶夜路的马车,深夜到了车站,都在等早上澡堂子开门,赶紧进去洗洗一身的灰尘疲乏,有些性急的,便在车站换车,又往下一程去了。

再往前走,便是一排排的马厩食槽了,此处至少常年饲养着三十匹以上的驼马、走骡,这在从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一般的驿站能有个三五匹马便算是非常阔绰了,很多驿站也就养一头骡子,一次只能送一趟信,若是有急事,就得往县里去协调。而临城县的驿站,别说是牲畜了,此前连驿丞都没有,实际上已经处于荒废状态。

但是,买活军这里的牲畜是很多的,百姓们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个事实——买活军这里正在聚敛着巨额的财富,这些财富并非是以贵金属的形式汇聚过来的,而是体现为各种有形无形的物资,矿产、牲畜、金属、人力、食材,这些财富正通过海船、陆运、内河等各种形式,向着买活军靠拢,因此原本在南方还算是有些贵重的骡马,在买活军这里倒也的确很常见了。

而且,买活军这里对于牲畜的需求,也要远远强于之前,就说车站,为何饲养了这么多的马骡?因为车站是这般的道理,每日里,他们会往下一程发若干趟车,这些车只走一日,在彬山歇脚,然后停留一日,给马骡们休息一下腿脚,随后再返回临城县这里,再歇一日到数日,主要看车辆的载重,如果拉货的话,要多休息一两天,否则马很容易累病,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这么一两天内,还要给马儿们在山林间走动走动,磨磨蹄子,要洗刷一下身子,给它们吃点好的——照应马匹的兽医和马倌,也是很紧俏的职位,兽医很多都是从专门学校毕业的,或者是民间自学成材,先应聘进来干着,文化课一通过,就要去专门学校进修。

至于马倌,这就很有趣了,很多马倌都是辽东人,甚至还有鞑靼汉子,不知怎么也流窜了几个到这里来讨生活,别的不说,这些鞑靼人伺候马儿是真有一套,以至于买活周报的招聘广告上还刊登了车站的消息:招聘马倌,待遇从优,鞑靼人会说汉话,能考过扫盲班的优先录取。各地边军懂得伺候马的也优先考虑。

也不知道这报纸能不能发到草原,发到那些边军那里去!起码这些马倌还能兼任车站的保安工作,辽东人一般都是打散了安排,一个辽东的马倌,搭配一个本地人,再搭配一个内陆来扎根的流民,一个车站至少要三个马倌,这是很常见的搭配。

辽东人教余下两个人照料马匹,本地人教他们说本地的土话,内陆的流民受累多卖点力气,如果他们是川西人,不太会受到欺负,因为川西汉子在本地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郝嬢嬢就是叙州的嘛!她赚的钱,变成了接叙州的汉子婆姨过来的航船,买活军这里川西人也是很多的。

有了马厩,此外还要有的是停车、修车的地方,这两样地方占地就很广阔了,一旁是马倌、车夫们的宿舍,还有会修车的手巧工匠也住在这里,车辆的数目一多,敲敲打打的活计就永远都少不了,这也是经济活动繁盛的证明——

就说徐地主他们,要去云县,也是先在彬山歇一个晚上,随后再去云县,他们提前买了票,是6-2、6-3、6-4,以此类推,也就是说,他们去买票的时候,这一天从临城县去彬山的车子,已经排到了第六辆,那之后要再往下排多少,就不好说了。一般来说,一天最多发8辆,除非牲畜和车厢都有多,才会发9辆,若是买不着票,要么再等一两天,要么,那就只能受受累,自己走着去了。

自然了,若是几年前,出门那还不都是靠走的?官道难行!骑马也说不上多享受,只能靠双脚慢慢的跋涉。但是,在买活军这里生活得久了,人们很自然地就觉得,出门倘若不坐这种带弹簧避震的四轮马车,那这门就根本不值得出。

哪怕是最穷的人家也舍得掏这个路费,毕竟,车费再贵,也不会贵过人的工钱。挑着担子从临城县走到彬山,可能要走上一天多,晚上得在野外过夜,车费也不过就是五十文一人,恰好是一个通过扫盲班考试的劳力两日的工钱。

有了这样的想法,坐车的人岂不就更多了?一个车站,一天光运人的车辆随随便便都发出6辆了,还没算运货的车队呢,这条水泥路修好以后,是真被走得够本了。而且,马歇车不歇,车厢是可以换套了马匹,继续在两个车站间往返的,这样高频率使用的车厢,每天需要维修的小问题,也足够让一个维修师傅忙得团团转啦。

从车班这里往深处走去,才是旅客们吃饭歇息的地方,条件说不上有多好,大食堂里用帘子隔了几个雅间,错过饭点,可以到雅间里用昂贵的价格点小炒,这里热水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自己接碗水配着吃光饼也不错,早上、晚上,都有饭食供应,有现下的面、馄饨、饺子、包子、馒头,不比城内,油荤不多,按徐振之的说法,都是蒸物,但至少能保证干净,味道也还算不错。

住宿的地方也是如此,窄窄的水泥房,夏天都得敞着门窗睡,否则热死人——床板倒是干净的,夏天不供被褥,分男女院,有促狭的小子去偷看女院,发觉女院里大家也都敞着门窗,或者把床搬出来纳凉,只是不和男院这里一样,脱得赤条条的。

光是一个车站,就大得让人叹为观止了,而且,这里的发展很快,几个月不来,又是变了一番模样,庄子左顾右盼,嘴巴不由得微微长大了,其实他是在家里吃饱了出来的,但不知为何,看到有人从食堂里出来,手里还捏了一节鲜玉米,不由得便咽了咽口水,感觉路上的食物都要比家里的好吃些。

“小庄子,这里来!”

城里虽然重修了路,但是行人多,走牲口走车还是很不方便,如今一般只有运货才会赶车进城,人们要坐车都是来车站,徐地主这般常来常往的老商客,轻车熟路,早已相准了六号马车,招手叫庄子过去,“师傅,我们人齐了吧?这就走着?”

“你去叫一叫,都好了那就走!”

马车出发有个时点儿,按说是过时不候,不过一般也会等个十来分钟的,要是人齐了,天色也合适,那就早走早到,这也是有的,并不一定要等着车队出发,因为现如今买活军的山林是很平静的,连野兽都不下到路面上来——买活军的吏目三不五时就上山扫荡,匪帮是早杀绝了的,至于野兽,狼群、野猪那也都是生活在少有人烟的地方,一条路上,倘若人来人往,有了各种人类的味道和声气,它们也会远远避开,成群结队的人,是这世上最可怕的动物,这种恐惧是写在野兽基因里的。

“六号车的人齐了,走不走?”

“走,走!”

用蒲草铺盖的等车棚底下,几个谈笑的汉子站起来了,“总算到了!都等半天了!”

“几位老兄倒是早,我们已是特意早过来了。”

“嗐,就在客栈里过的夜,这天气实在太热,天刚亮就热醒了,早些上路也好,彬山那里怎么也得凉快些,那里靠山,地气凉,还有一条小溪能泡泡水。”

“几位也是去云县的?”

“去云县搭船,往鸡笼岛去!”

庄子交际上素来不敏捷,这些时日以来虽然有所长进,但一不摆摊似乎又有点子退步了,便蹭在长辈身后,只听着他们攀谈,到了车厢面前,只见这车厢拆了四面车篷,只留下了车架子和长条椅子靠背,车顶倒是还在,已经绑了几个背篓在上头,有些不好放上去的东西,依旧是在各人怀里抱着,或者是放在车厢中间。好在车篷拆了,也不气闷,否则这大热的天,五六个汉子挤在车篷里,不中暑怕是都难以收场。

庄子上回坐车出门,还是被母亲抱在手里的年岁,如今早记不得坐车的滋味了,只依稀记得几年前的二轮小车,和这四轮的车子相比要逼仄了许多,这车子又高又大,六个人挨着坐,彼此还能错开放腿,把脚伸直了,虽然依旧得挺直背坐着,但要比二轮小车那样人人盘腿弯腰好得多。

当众人坐定之后,庄子突然很感谢六姐推行的卫生政策,他屁股底下隔了一层座板就是对面伸来的大脚,万幸万幸,没有臭味,只有些汗腥气,草鞋被太阳晒过以后的草味儿,不过异味还是难免的——马车,马必须有味儿,便是马刚洗过,车辕前方挂着的马粪兜那也一样有一股洗不去的味道。

“我们先出发了!”

车夫拍了拍马肚子,用长马鞭在马儿头上点了一下,两匹高大健壮的驼马便慢慢地走了起来,清晨的凉风吹过,人们发出惬意的叹息声,虽然空车架子有尘土,但是在夏天无疑凉快了许多,还有车顶挡着太阳,这一会的确是不热的。

“如今这路倒是好走了,都说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咱们买活军这里,出门倒还不算太难的了。”

“可不是?现在都有个座位了!还丝毫都不晃荡!”

“我第一回出门做生意的时候,千方百计借了五头驴拉车,哪里有人坐的地方?不都是用来运货了,从临城县到许县,两日的功夫也就是靠脚一步步走去的。”

“这马车和水泥路是快,你听这马儿蹄声都轻快得很。”

乘客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闲篇,庄子坐在最外,很小心地看管着人们的行李,不让它们从没遮拦的后稍掉下去,他眺望着远处一弯淡灰色的路,那里逐渐出现又一辆马车,里头坐的似乎是六个女娘,买活军这里单独出行的女子越来越多了。

天气逐渐热了起来,风也变得热了,水泥路上的尘土有些呛人,徐地主老道地拽出一条毛巾,用水打湿了松松地围住口鼻,庄子也赶忙从自己的行囊中拽了一条毛巾出来,几个乘客夸徐地主经验老道,徐地主有些得意地说,“常出门的人,随身带一条手巾是再不会有错的,天热,那就沾水围在脖子上,随时擦汗,天冷,那就在头顶做个裹巾,总之没有用不上的,只一点,要常洗,否则发灰起腻那就不好看了。”

他们在一处茶棚停下来吃午饭,庄子是带了自家做的玉米卷饼来,用个小竹篓装着,上头搭了两层厚纱布,还有一个花卷,两个熟鸡蛋,两个频婆果,三四根黄瓜,这是预备着给徐地主一行人分着吃的。

徐地主他们也带了饭:梅干菜做的光饼、咸肉粽子、用竹筒装着的生米,里头有腌菜、鸡蛋、肉糜,请茶棚掌柜塞到灶头里,大家喝一碗茶,等车夫饮马喂马回来,竹筒饭也烧好了,打开来热气蒸腾,香味四溢,大家都夸好巧思。

“出门在外,怎么能不吃一点肉呢?”

徐地主容光焕发,捻着胡茬子神气地说,“俗话说得好,穷家富路,我们在家哪怕吃糠咽菜,出门在外也是一定要见荤的。”

他的这一套理论引来大家赞成,因为竹筒饭实在是香得过分了,可惜份量不多,徐地主拿半个竹筒饭和庄子换了一卷饼,庄子洗了黄瓜来,客气地让那几个大汉,他们都不吃,在茶棚里叫店家下两碗面,要加鸡蛋,“不得了,不得了,不吃点热饭热菜,挡不牢这香气!”

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手头也是很松快,这些汉子都是田师傅,要去鸡笼岛受培训的,田师傅是农民中最有钱的一批人,本事也最大,因为他们不但要会种田,还需要一些行走江湖的经验。

这些汉子吃的咸菜面很快就端上来了,加了浓浓的蛋花,一碗端上来香气四溢,这还不算完,还要从怀里掏一个茶叶蛋出来,泡在汤里吃,车夫自在一旁和茶棚主吃午饭,一碗地衣炒蛋,一碗拍黄瓜——黄瓜西红柿是新鲜下来的,现在很廉宜,茶棚后就种了黄瓜秧子,一文钱一根,几个汉子一手操着黄瓜,嘎吱嘎吱的嚼着,一边呼噜呼噜的吃面。

“了不得,都吃得这样香!”

后头的女娘车子们也到了,下来了五六个肤色黝黑的女娘,比男人又多了几分精细,她们都戴着斗笠,斗笠上绑着纱布防尘,一上午行程下来,纱布已经泛黄,一下车大家就立刻去搓洗纱布,摊在斗笠上晾着。“老板,凉茶来个两大碗!”

老板却只端出一碗茶来,她们站在原地先痛饮见底了,再去打来另一碗,同时她们还要把水囊打满,不知为什么,女人总是比男人会喝水。一早上鼓鼓的水囊居然都喝完了。老板一会儿怕是少不得又要去挑水。

不过,这些女娘也不小气,几个人商议了一下,点了一碗地衣炒蛋——会在外头吃饭,那就是手笔很阔的了,徐地主嘴上会吹嘘,他吃的始终还是自己带来的食材。

地衣是乡间特有的美食,炒蛋时要舍得放油,香气四溢,这碗菜看着黏黏糊糊不起眼,价格其实不便宜,因为地衣算是山珍,而且不好做,要细心洗掉尘沙。几个女娘等一碗菜端上来了,各人又买了一两根黄瓜,请店主切条,把炒蛋均分,掏出自己烙的卷饼和一瓶辣椒酱,黄瓜条、炒蛋、辣椒酱涂在饼上,自己卷起来吃,一个个也是吃得满嘴流油、赞不绝口。

她们是要去壕镜的,到云县去坐船——不要看这些女娘一个个都敦实,仿佛是女工,其实她们都是账房,壕镜现在很需要账房会计,不少女娘都辞工去那里闯荡了。

“都是有大前程的人啊!”徐地主便说起好话来了。

“哪里哪里,无非是为了生活奔忙!”

茶棚里说说笑笑,热闹喧腾,庄子一边吃着喷香软糯的竹筒饭,一边左顾右盼,他发出了上车以来的第一声感慨。

“除了有大前程以外,都是有大故事的人啊!”

他的双眼又开始闪闪发亮了,庄子感受到了一种类似于刚读《斗破乾坤》时的快乐。“这么几年的功夫,学会了这些学问,如今更是走南闯北,哪里能没有故事呢?”

看得出来,别说田师傅们,就连女账房们,望着庄子的表情都和刚才不同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是,人们在旅途中,总是很有兴致述说自己的人生故事,只恨没有耳朵听罢了,现在,庄子出来做了这个耳朵——

故事会不会被记下来,那是另一回事了,但这天中午,庄子实在是吃得太饱,从竹筒饭吃到地衣炒蛋、茶叶蛋、辣酱卷饼——肚子饱了,脑子也饱了,这才刚出门,脑子里就有了好几个故事的灵感,几乎所有人都在喂食的同时,争着对他说——

“我的故事,写成一本书也是可以的,你可要好好记着,将来写到你的故事里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柳颜欢裴鸢 娇妻难驯之拒嫁冷总108次 长嫂在上暴戾将军在线追妻柳颜欢裴鸢 纪璇宋昭礼 陷入纯情:权少的私宠 Hello,小甜心(后来偏偏喜欢你) 懒妃震苍穹:邪神,来战! 大叔,你软萌奶凶的小甜妻又跑了 情靡纪璇宋昭礼 双生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