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分完猪肉后的两天,村里开始正式分粮食了。
粮食一般都是夏收分一次,入冬前分一次。
夏收是收了第一季稻谷后所分的粮食,时间大概在七月初分完,秋收是第二季稻谷成熟的时候大概要到十一、二月份才会分粮。
这次分的粮食,大多数是些红薯、土豆、玉米还有一部分花生、稻谷、黄豆、绿豆,这些东西加起来差不多一个人能分六七百斤。
当然了若是工分充足,一个人领一千多斤粮食也不稀奇。
毕竟这个时代缺肉少油,人们肚子里没油水,吃的自然更多,粮食消耗的也快。
因为来韩家村的时间也才三个月多一点,所以她们这批新来的知青分得的粮食普遍不多,最多的是何海柱分了八百多斤粮食。
而像苏舒这样的就只分了差不多六百来斤粮食,按照她现在的食量再加上在空间时不时能给自己加个餐,吃四五个月是肯定没问题的。
至于其他人就算节省着吃四五个月除非最后一两个月喝糊糊,要不然就得自己添点钱票去粮站买些回来。
他们下乡的知青这时候还是有安置费的每个月七块钱,要是都买的粮食勉强也能撑到下次分粮。
粮食分了下来,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钱雪梅看着自己跟前半麻袋的红薯和旁边零零散散一些其他的粮食,这总共加起来也没有五百斤呀!
想到下次分粮还要等好久,镇上粮站的粮食不仅短缺就是卖的粮食品相也不好。
就她分的这些粮食就算每天只吃六分饱,吃上两三个月也得见底。
不仅是钱雪梅发愁,就是马仁毅、王刚他们这些年轻力壮的男知青看着眼前的粮食心情也不算好。
他们下工的时候不算卖力能偷懒的时候就偷懒,躲不过去了才会认认真真干一会儿。
如今他们分到的粮食也就比苏舒多一点,连七百斤都没有。
现在他们每天都要下工挣工分,劳动量不小再加上乡下吃的东西都没什么油水,每顿的饭量自然更大。
如今他们也在发愁怎么去弄些粮食回来,起码得撑到下次分粮不是。
而何青青他们对这次分到的粮食倒没太多不满,毕竟他们下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地里的活都做熟了,也深刻了解到工分的多少与他们分到的粮食息息相关。
所以就是再懒惰的人为了不饿肚子,在干活的时候也不会太拖后腿,最起码在记分员面前是不会偷懒的。
所以他们这些老一批知青粮食分得最少的都跟何海柱差不多了,这也正常毕竟老知青可比他们这批新知青多了一个多月的工分。
等农闲时再往山上跑两趟多弄些山货、野菜回来,跟粮食参合着吃,怎么也能糊弄到下次分粮。
所以他们现在的情绪还算平静。
因此在看到新来的知青愁眉苦脸时,他们或多或少脸上都带上了些看好戏的神色。
“哟!这城里来的娇小姐,就是娇小姐,下乡这么长时间这粮食分得够你吃吗?别到时候跟村里的懒户一样,粮食一两个月造完后面全靠别人接济着过活呀!”
我丑话可说在前头,我的粮食可只够我自己一个人吃的,多余的一点没有,到时候没粮了可千万别求到我头上来。”
钱雪梅本就因为粮食的事情发愁,听了这话哪还能等,当即就怼了回去。
“你当全村就只有你有粮食吗,就你分的那点粮食也亏得你还拿来显摆,你放心就算我饿死也肯定不会求到你跟前。”
说着她还看了眼钱美华身边的粮食袋子,意味不明地笑了声道。
“赚的工分确实是不少......果然像你这样的人的确很合适这种地方呢,等以后结婚生孩子了说不定还能养活一家老小呢。”
难得的这次钱美华竟然没生气,她笑意盈盈地对钱雪梅说:
“能养活一家老小这也是我的本事,难不成还得像你一样干了半年活,竟然连自己的肚子都养不活,就是不知道你的家人还能接济你几回。”
听到家人钱雪梅原本还想说的话堵在了喉咙里,半天发不出声音来。
钱美华见状更是如同斗胜的公鸡似的,轻蔑的撇了她一眼然后提着粮食回了屋。
钱雪梅随后也跟着离开了,只是那模样有些失魂落魄,连麻袋里的红薯掉了都没发现。
马仁毅见了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跟了过去。
看完一场大戏,苏舒将地上的粮食收拾好后,将这些粮食慢慢搬回了屋子。
她的屋子本来就小这会儿将这几百斤的粮食一挪进来,空间顿时更加闭塞起来。
好在她之前买的两个大木箱派上了用场,将短时间用不上的物品通通放进一个木箱里,剩余那些经常要用的东西放在外面。
这样一来,一个放粮食的空箱子就腾出来,将粮食全部放进去后还能剩下不少空余,苏舒索性将外面放着占位置的东西又给塞了进去。
等东西整理好,屋子又变成了原来的模样,只边边角角多了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整理好东西,苏舒看时间还早,想着下午不用上工,便收拾了一番,背着背篓又上山了。
她想自己开火,炉子有了瓦罐有了,可烧火的柴火却没多少,正好趁现在有时间去山上捡些柴火,等以后上工了空闲的时间就不多了。
等苏舒捡完柴火回来,知青点已经在吃午饭了。
不过饭桌上便没有钱雪梅和马仁毅的影子,苏舒只是扫了一眼便没有多在意,转身便回了屋做饭去了。
过了几天后苏舒才知道,原来钱雪梅他们两个真的没再继续跟知青点的其他人一块儿吃饭,而是跟离知青点不远的一户人家一块搭伙吃饭了。
那家人里只有一个老人和两个孩子,为人也是好相处的,家里搭理的也感觉,这也难怪那两人会想跟这户人家搭伙。
他们粮食虽然少可身上带的钱票可不少,粮食再加上一定量的钱票,搭伙的那一家子当然十分乐意。
因此在苏舒再次见到他们时,两人的精神都十分不错,看见苏舒笑意盈盈地拿票跟她换了些之前做的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