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的一席话,让葛开山显得更为焦急,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猛然间,葛开山站起身来,朝赵贤和李广跪了下来,开始磕头。
“正阳侯,李元帅,现在能救二皇子的只有你们了,希望能助二皇子一臂之力。
我知道大北朝对番国恨之入骨,但我相信二皇子继位后,番国和大北朝的关系将会彻底改变,不再有战事发生,两国会友好下去。”
看来葛开山是真的急了,他知道只有眼前之人才能帮助到他们的二皇子。
赵贤和李广见状,便站起身来,将葛开山扶起来,三人重新坐下。
“葛将军不必如此,也不要心急,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如果二皇子继位,对两国有益,我们一定会帮助你的。”李广开口道。
葛开山重新坐定,赵贤递给他一杯茶水,葛开山双手微微颤抖,接过茶水。
接下来,几人继续商谈,讨论下一步行动方案。
就这样,葛开山在水仙村呆了十多天,这段时间,他除了下地干活,就是与赵贤李广商议番国之事。
又过了几天,春耕之事基本忙完,几人也拟定出一套稳妥的行动方案。
这一天,李广突然来到军营,召集军营所有将官,发布命令。
水仙村十万大军,做好准备,三日后将前往边关,与韩元帅十五大军汇合,攻打番国,踏平雁京。
李广这次高调出征,攻打番国,立即在中原地区传开。
有人兴奋,有人担忧,更多的人不明白,李广为什么此时出兵,攻打番国。
此次出征,赵贤将随军前往,可李雪也要去,赵贤便极力劝说李雪放弃想法。
“郡主,这次李广带领十万大军,前往番国,完全是虚张声势,目的就是番国高度紧张,全力备战,这样一来,葛将军可以趁机起事。
这次深入番国,可不是在金甸国,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我们真的无法保护郡主的安全,郡主还是不要去。”
“我当然知道去番国有危险,可赵哥是一介书生都不怕,我还怕什么。
从现在开始,赵哥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两人正在说话间,李广来了,见此情景,不由得笑了起来。
“赵哥,就让郡主去吧,我们去番国,是寻访耶律汗,帮助他夺得皇位,应该也没有大的危险。”
赵贤无奈,叹了一口气,只得同意。
李雪见状,立即高兴起来,开口道:
“赵哥,这次前往番国,我继续女扮男装,化装成一名小卒,听你的指挥,总可以吧。”
“在见到耶律汗之前,郡主必须女扮男装,之后就不用了,你以大北朝郡主的身份去见他,效果会更好。”
“行,那就这么定了,我去准备。”李雪说完便离开了。
大军即将启程,前往边关,去攻打番国的消息,早就在村里炸锅了,村民们不知道为何要在此时出兵。
在水仙村,军营无疑成一个重要的景点,闲暇之余,人们都喜欢站在远处,观看军营里的将士在操练,他们威武雄壮,士气高昂,令人以振奋。
终于到了大军出征的那天,许多人都来到军营,默默的为将士们送行,希望大军早日凯旋。
李广在率军出发之后,韩元帅就收到了密信,知道了李广出兵的意图。
他没想到李广竟然来了这么一招,这下番国可能就要彻底变天了。
为了配合李广的大军到来,韩元帅对边关的将士进行了动员,要求全体将士加紧训练,两个月之后,边关将结集三十万大军攻打番国,踏平雁京。
将士立即欢呼起来,热情高涨,这么多年来,边关的将士们都在防着番国,防止他们入侵,这下好了,终于到了大反攻的时候。
与此同时,韩元帅向金国和罗国派出了信使,带着他的亲笔信,去见两国的皇帝。
在信中,韩元帅向两国阐明,此次出兵,是惩罚番国,报复当年番国入侵,给大北朝带来沉重的灾难,与两国无关。
希望此次两国不要出兵干涉,否则灭了番国之后,下一个就是他们。
此时的番国,也得了大北朝三十万军队将举兵北上的消息,朝野上下一片慌乱,番国皇帝耶律五立即召集众臣议事。
经过一年多的休整,番国的国力确实恢复了一些,可还是无法对抗大北朝的三十多万大军。
在朝堂之上,大臣们面面相觑,这时皇帝看向萧仪,开口道:
“萧爱卿可有退敌之策。”
当前,萧仪的才能已经被朝廷认可,此前萧仪的一个计谋,给大北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让番国得到了喘息之机。
见皇上在叫自己,萧仪便上前一步,开口道:
“皇上,依臣看,大北朝此次出兵蹊跷,从常理他们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
可从边关情况来看,他们确实有出兵的迹象,所以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无论大北朝的大军是否入境,我们都要做好准备。
据我所知,大北朝边关有十五万大军,李广拥兵十万,他们的京城还有十多万军队。
一下子结集三十万大军是有可能的,目前我们的军力加起来,不足二十万,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更何况李广十万大军实力强大,他们还有炸弹。
这十万大军将是我们的劲敌,我们立即抢修工事,阻止他们入侵。
同时我们还要将此事通报给金国和罗国,前期我们已经与两国达成协议,一旦番国有战事,两国同意出兵,共同抵御强敌。”
“好,就依萧爱卿之意,立即调兵到前方抢修工事,通知金国和罗国,让他们准备出兵。”
就在番国遣使,前往金国和罗国之际,两国已经收到了韩元帅的信件,两国皇帝立即召集众臣进行商议。
在金国的大殿上,皇上开口道:“大北朝的主帅来信警告,让金国不要出兵帮助番国御敌。
可在一年之前,两国之间有过约定,番国遭受入侵,金国必须出兵相助,可眼下出现这种情况,将如何是好。”
对是否出兵,堂下议论纷纷,有人同意的,也有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