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贤说完,便请几人进屋,李雪开口道:
“你们先进去吧,我还想看一会儿。”
赵贤没有办法,只得带着李儒和公主先进入室内,几人刚坐定,便有人端上茶水。
赵贤立即让人去通知李广,告诉他郡主带着李儒将军和公主来了。
很快有人去通知李广,李广正在地里干活,听说李儒来了,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向村里赶去。
在赵贤的老宅子里,李广见到李儒和公主,李广很小的时候见过李儒,但事隔多年,李儒在他的记忆里,已非常模糊。
“李广,雪儿已经告诉我你的一些经历,最近几年,你过得非常不容易,好在雨过天晴,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现在正是你大展宏图的时候。”李儒开口道。
“咱们彼此彼此,李儒哥经历了十年磨难,好事多磨,终于带着公主回国,现在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大北朝,为国效力。”
李雪终于欣赏完院子里的多肉植物,来到室内,见几人兴奋交谈,便开口问道:
“你们谈什么呀,兴致这么高。”
赵贤见状,便开口道:
“上次李广从京城返回,本来想好好庆祝一番,可郡主不在,便放弃了,准备等郡主来时,再好好庆祝。
刚才我们还在商量,晚上准备吃些什么,正好郡主进屋,帮我们拿下主意。”
李雪一听,张口便说:“红烧土豆、山粉圆子,炒菱角米,还有香辣螃蜞,这些菜李儒哥哥和公主都没有吃过,一定要好好品尝。”
“这些都不是问题,只不过水仙村没有螃蜞,无法做出香辣螃蜞。
倒是在湖边的那些小沟里,有许多野生的石蟹,它们也长不大。
这个时候石蟹满肚子蟹黄,制作出来的香辣蟹,其味道与香辣螃蜞差不多,可以安排人抓一些过来。”
李雪一听湖边的小河沟里可以抓到小石蟹,便来了兴趣,开口道:
“抓小石蟹太好玩了,我也去。”
“雪儿去抓蟹,我们一道过去,这么多人,可以多抓一点,晚上吃饭的人多,石蟹少可不行。”李儒开口道。
说到这里,李雪看向李广,开口道:“李广,我们去抓蟹,你带上烤炉和红薯,去湖边的亭台上去烤,我们一边抓蟹,一边吃烤红薯,你们看怎么样。”
“这个没有问题,那我先过去准备,等会儿我们湖边见。”李广说完便离开了。
“红薯是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李儒问道。
“红薯是一种农作物,赵哥从南洋引进来的新品种,产量非常高,在水仙村已是第三年种植,目前已在大北朝全面推广。
红薯已是我朝重要的粮食品种,不仅可以裹腹,还能加工成多种食物。
我最喜欢吃烤红薯,香甜可口,非常好吃,等会儿哥哥嫂子可以品尝一下。”
“是吗,听雪儿这么一说,我已经相当期待了。”
郡主要去抓石蟹,肯定要糊一身泥,可赵贤没有办法,只得安排人员带着李雪等人,前往湖边的小河沟。
随后,赵贤安排人准备晚宴,这次西南疆之行,收获巨大,喜事连连,一定要好好庆祝。
此时正值下午,众人就忙开了,赵老太太一家人都来了,赵贤的大婶带着媳妇也过来帮忙,工坊的餐厅和灶房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在湖边的一个亭台上,李广架起了烤炉,烤起了红薯。
湖边有不少的小河沟,李雪带着几个侍卫开始抓石蟹,李儒也卷起裤管,抓起了石蟹。
这种小螃蟹非常机警,它们在草丛中觅食,一旦发现危险,立即爬入水中,很快消失。
来人告诉他们,捕捉这种小螃蟹,一般找没有水的小河沟,这里的石蟹在逃避危险时,一般寻找洞穴躲藏起来。
发现石蟹躲进洞穴,只有用铁锹将洞穴挖开,石蟹将无处可逃,很容易抓获。
捕捉石蟹也要注意安全,这种石蟹两只大钳子十分有力,被它夹到了,会非常痛的。
这种方向法确实能抓到石蟹,可就是速度太慢,几个人就是抓到天黑,也不会抓到多少石蟹。
李雪非常聪明,她发现石蟹喜欢躲在草丛中,一旦受到惊吓,便从草丛中爬出,寻找洞穴,用来藏身。
李雪很快想到了办法,她用木棍在草丛旁边戳一些洞穴,然后惊动草丛,受惊的石蟹从草丛中快速爬出,寻找洞穴。
它们发现李雪制作的洞穴,便爬了进去,由于李雪戳出来的洞穴并不深,石蟹并不能完全钻进去,还有几只蟹脚露在外面。
这时再捕捉石蟹就非常简单了,只要抓住露在外面蟹脚,就能将其拽出来,无需担心被它夹住。
这个办法非常奏效,其他人也如法炮制,不一会儿,就抓了半桶石蟹。
带他们过来抓石蟹的人一下子惊呆了,郡主也太聪明了,竟然想到这种来抓石蟹,自己怎么没有想到用这种办法。
李雪知道今天晚上吃饭的人非常多,半桶石蟹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多抓一些。
就在这时,一阵香味飘了过来,李雪知道红薯已烤好了,便开口道:
“哥,嫂子,红薯已经烤好,我们过去品尝一下。”
此时李儒和公主也闻到了烤红薯的香味,这种香味醇厚而浓郁,可以想象,烤红薯的味道绝对差不了。
几人走了过来,烤好的红薯正在出炉,摆放在一片茶叶上。
“哥,嫂子,烤红薯趁热吃,味道最佳。”
李雪说完,便拿起烤红薯递给二人,这是两人第一次吃烤红薯。
味道不错,香甜可口,两人赞不绝口,李广第一炉烤了十多根红薯,一人吃了一根,已所剩无几。
李广在烤炉里加了一些炭火,继续烤红薯。
吃完了手中的烤红薯,李儒拿起一根生红薯,打量起来。
红薯呈纺缍型,表皮呈红色,拿在手中,感觉非常硬,也很重实,可是烤熟了就变得非常软和。
这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农作物品种,怪不得朝廷对红薯非常重视,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