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长安的琼林宴,刘寻夸了他们一番。刘寻还得去吴地教训一下这些新晋秀才。
因为,这次科举,吴地的人表现实在太差,出了最多的事儿,比益州第一次科举,出的事儿还要多!
吴地最大的琼林宴,在建邺举行。
刘寻过去的时候,发现这里的人对他的态度分为两极。有的人非常欢迎,有的人却眼睛里面射出仇恨的光芒。
这是有原因的。
之前,吴地的士族势力最大,人民生活最苦。刘寻来了,突然之间改天换地,人人公平,对于这种情况,以前可以说是永无出头之日的寒门和百姓自然是十分的高兴。可是,被屠戮几番的士族余孽,自然是非常的仇恨。虽然他们不敢再做出出格的事儿了,但是暗中仇恨,那是大大的有。
跪地两旁,夹道欢迎,这是以前的农奴和贫民。藏在后方,暗露仇恨,这是士族余孽。
刘寻就在这种情况下,施施然进入了建业城。
在建业城的琼林宴上,刘寻同样是最后到场,吃了一些菜,然后对他们进行了批评。
刘寻这样对吴地的学子们说的:“这次科举考试,你们吴地的人,表现最差!很多徇私舞弊的,朕知道,这都是以前士族的臭毛病,但是,从朕占领这里的那一刻开始,这些臭毛病就要消失了!有臭毛病的人,要么毛病消失,要么你们自己消失,没有别的选择!”
刘寻说完,直接让人把人皮稻草人推来,道:“朕知道你们中间有很多心思纯正,打算好好为民服务的。但是,所有心思不纯的人,这些稻草人就是你们的榜样……”
“你们看这个稻草人,他本来是程家的家主。虽然朕让程家衰落到极大的地步了,可是起码还能比普通百姓好许多。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学,也能在太守府获得一个官位。可是现在,身体成灰,人皮包裹稻草!你们谁想学他?谁想?!”
刘寻在上面发火,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发抖。直到刘寻发完火,离开了,很多人才能站起来,惊恐地坐下。
做完这些,刘寻就准备回到长安城,不在轻易出来了。
不过,眼下既然出来了,刘寻就打算去巡查一圈新地盘。
新地盘正在进行以工代赈的事儿。之前吴国一直都是粮食大国,兴修水利等方面做得不错。只有兖州、徐州等地方,一直被晋国当做掠夺之地,很多工程做的都不好。
刘寻一路巡游过去,让很多官员接待。然后去工地亲自查看。
也许是刘寻开疆扩土的威势还很大,这些官员倒是没有偷工减料,做的很是不错。看到那一项项工程做的很好,刘寻的心里很高兴。这样一来,明年、后面等,粮食就可以大丰收了!
视察完这些东西,回到长安城,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十日。
还有二十天就要过年了,长安城里面的人有的已经开始为这件事儿做准备了。
百姓们生活好,才会喜欢过年。称呼过年为新年。如果生活不好,那就是年关,好像要过一个关卡一样。
刘寻命令锦衣卫搜寻了一下今年百姓们过年的情况,报告上来给自己看。
其中吴地有一家农家人,竟然在堂屋里供奉起了刘寻的画像!这是把他当做神仙来祭拜的情况啊!
至于原因,锦衣卫们也查探出来了。这户农家之前一直受到士族地主的压迫,每一年,家里的人都吃不饱,有一年,还饿死了一个孩子!
但是今年,刘寻大军过去,让他们没有了压迫。种着自己家的那几亩田地,虽然不可能富裕,但是因为江南的良田产出比较多,家里有了所有人都能吃饱的粮食!
对于一个天天吃不饱的人来说,能够吃饱饭,那的确是极大的恩情了。刚好,朝野之间盛传刘寻乃是天神转世,他们就真的把刘寻当做神仙祭拜了起来。
在锦衣卫的画像中,依稀可以看到,一个老农,带着自己的婆娘和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跪在大厅中,对着一面墙壁叩拜,还弄了几柱香。
而墙上挂着的,正是刘寻的画像!
刘寻心中感叹:以后自己练成了巫祖图典九层全部,或许能够拥有千年寿命。那个时候,再来研究一下人的信仰之力,看看能不能利用起来。万一能,自己可就真的能成为神仙了!
还有一家人,是徐州靠近海边的,特别想要一个儿子,用来传宗接代。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生了两个都是女儿。
因为家里面太穷,养不起。只把第一个女儿养活了。至于第二个,实在没办法,只好溺死了……
听起来非常的残酷,但是,在穷苦的古代,这种事儿还真的是经常的发生。
当然,古代人也不是铁石心肠,能够养得起的话,他们也会好好养。但是,实在养不起,也只能这样了。
这一次,这户人家生出来了第三胎,但是还是个女孩。但是,却没有仍,而是养活了下来。
因为,在刘寻大帝的带领下,以工代赈,还更多地救济贫困户,让他们有能力把孩子养活了!
这户人家,经常向海神祈祷,希望海神能像雷神那样,支持刘寻。
只是刘寻所谓的雷神支持,不过是火药罢了……海神,也是没有的事。
刘寻看到这些,心中十分高兴。这说明,自己的政绩让百姓们获得了很好的生活。这当然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儿。
同时,到了一年结尾的时候了,皇宫里面也在进行着各种准备,各种新鲜的肉菜吃食、好看的奇花异草、顶级手艺大师的作品、粗陋的今年才研制好的烟花爆竹等等,开始往皇宫里运了。
各位妃子,也开始拿出平常得到的例钱,更加用心的装扮自己,以期能够获得刘寻的更多注意,获得更多地宠爱。
没有孩子的,想要怀上龙种,有了孩子的,想要再要一个。刘寻每天流连于各妃嫔之间,如同战斗一般,把她们整治的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