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
朱桢便收到了来自于应天府的回信。
在这封信中,明确表示在经过了众位大臣的商讨之后,最终确认可以实施教育改革的方案。
不过在此之前。
朱桢还需要对几个问题作出回应。
首先便是经济方面的学科设置,其次是有关于外交方面的教学。
对于这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朱桢早就已经全部都想清楚。
经济与外交,其实并非是基础学科。
他希望将科举考试考核的内容作为最原本的基础。
如果是更高级的学科,需要再通过科举考试之后,再进行后期的学习。
这也是接下来朱桢准备做的事。
他亲自将这些问题的答复带回了应天府,并且见到了朱元璋。
“父皇,除了更改科举考试的科目之外,我希望在科举考试结束之后还需要增加高等学府的教学。”
此话一出,瞬间就让朱元璋和朱标都感到非常疑惑。
朱标询问:“什么是高等学府?”
“其实在以往的科举制度当中,学生们寒窗苦读十年,考完之后就可以也立刻进行工作。”
“但我希望能够将学习的时间拉长一些。”
“科举考试之前,私塾应该指教授基础学科。”
“科举考试之后,设立更高等的私塾,也就是高等学府,用来教学更高级的科目。”
“就比如经济学与外交学,这些都属于更高级的科目。”
“并且只有参加了政治、文化以及历史这三项基础学科的学生,才能够攻读经济学或者外交学。”
“搞科研也是如此,想要参与电能的研究,那就必须要参与与物理以及数学学科的考试。”
听到朱桢这么一说,瞬间就让朱元璋和朱标明白了他的意思。
之所以会这样安排,完全是因为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学科的深度也会不断加强。
只有用基础学科来打牢基础知识,才能够在更高等的学科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十年寒窗苦读,对于学生们本身就非常的不容易。”
“你现在突然要增加学子们的学习时间,岂不是让他们的压力更大?”
突然,朱元璋提出了质疑。
他这样的疑问也并非没有道理。
人这一生当中,又有多少个十年?
更何况现在的老百姓平均寿命可没有达到七八十岁。
能够超过四五十的人,都已经算得上是相对长寿。
光是前面的求学阶段就要花掉近三分之一左右的人生,这样的安排会不会过于不合理?
面对这样的质疑,朱桢却依旧面不改色。
“所以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不一定需要十年寒窗苦读。”
“之前需要十年寒窗苦读,完全是因为没有细分学科,学子们几乎每一方面的知识都要涉及。”
“但如果在细分学科之后,让学子们自己选择倾向的科目,那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变少,时间自然也会更短。”
如此看来。
朱桢是准备直接压缩十年寒窗苦读的时间。
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控制整体的求学之路。
这也并非不是个办法。
“那你准备如何安排整体求学时间?”
朱元璋问。
“按照基础学科的学习要求,需要花费七年的时间。”
“高级学科需要花费四年,整体十一年。”
算下来,需要花费的时间只比原本多出一年。
这倒没有特别夸张,能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朱元璋听了之后,气色缓和了不少。
只要不让学子们花费太多的时间成本,免得最后考试失败就行。
毕竟。
全大明有这么多的人参加科举考试。
可并非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取得最终的理想成绩。
以往每年的科举考试,都会有许许多多落榜的学子遗憾而归。
而且虽然预计需要十一年的时间。
但如果学子个人天赋比较强,整体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只会更短。
朱桢这一次的安排,并没有对年龄进行任何限制。
所以就算只是个孩童,如果能力达标,同样也可以在很小的年纪就参加科举考试。
即便是已经成年之人,愿意花时间去参加科举考试,也不会对他做出任何门槛的提升。八壹中文網
这种安排,便可以有效的选拔出更多的人才。
让曾经错过机会的人再一次得到机会。
整体而言。
这种新的制度对于所有的老百姓而言,已经算得上相当公平。
朱元璋在了解完这一切之后。
对朱桢的安排表示非常欣慰。
“不错,能够考虑到不同的群体,看来老六你又成长了不少。”
“如此心系百姓,难怪你是所有藩王当中最受欢迎的那一个。”
“以后由你辅佐太子,咱终于可以放心的退位了!”
说到这儿的时候,朱元璋还呵呵大笑。
能够看得出他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朱标却连忙回应。
“父皇龙体安康,精神抖擞,还不到儿臣继位之时。”
“以后还请父皇莫要说这种话。”
原本还很高兴,但是在听见朱标说出这番话之后,朱元璋还是有些无奈。
他怎么也想不通,朱标怎么就一点儿都不把这个皇位放在心上?
这历朝历代,众多藩王与太子互相争夺皇位的事情屡见不鲜。
甚至亲兄弟之间还会互相残杀。
怎么到了朱标这儿,就是如此的和谐?
不过现在也并非是说这些问题的时候。
“既然这些事情都已经安排好,那你直接去做就行。”
“咱给你一年的时间,就看明年的科举考试武昌那边的成绩如何。”
“这个时间应该够了吧?”
这些话是向朱桢说的。
后者点点头,表示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除此之外,朱桢还有话要说。
“父皇,由于目前全大明都没有高等学府,所以我肯定会在武昌优先建立试验点。”
“不过高等学府肯定还是要得到专家的认可,要不然没有任何含金量。”
“所以也等高等学府建立起来之后,可能还需要父皇出面帮忙为高等学府的校训提个字!”
有朱元璋的亲笔题字,就代表他也认可。
这种情况,谁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