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想的推辞,刘东阳也没有勉强,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李学士便推荐个才学好的,来担此重任吧!”
李想看了刘东阳一眼,知道他这是在帮自己,给自己拉拢人心的机会。
果然,随着刘东阳的话音落下,一众官员纷纷看向李想,期盼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可以说,只要李想指定谁来拟旨,谁便会对李想感恩戴德。
李想嘿嘿一笑,也不矫情,朝着刘东阳拱手道:“下官觉得张修撰,乃是状元出身,替陛下拟圣旨,再合适不过了。”
刘东阳闻言,顿时哈哈一笑,看向张集,“状元郎,那就有劳你了!”
说着将初稿递给张集。
一众官员见状,不由脸上浮现失落之色,但是也不敢说什么。
张集听到李想竟然推荐自己,顿时扯了扯嘴角,心里冷哼一声,“算你识相!”
张状元双手接过初稿,便看了起来,暗暗决定,一定要拿出自己最高的水平,给李想看看,自己才是名副其实的一甲进士第一名。
然而,张集看着看着就不对味了。
怎么是关于李想的圣旨?
尼玛,没这么欺负人的。
一瞬间,张状元又心塞了,刚刚起来的斗志,又蔫了下去。
这封圣旨的内容,正是让李想成为会试同考的圣旨。
这次会试的主考、副主考、同考官,早就定了下来。
主考依旧是吏部尚书杨慎,副主考东阳大学士和国子监祭酒,五名同考为各部官员。
因为李想的原因,要增加一名同考,自然是要出圣旨。
以前也有过增加同考官的例子,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既然要出圣旨,圣旨内容自然是要夸一夸官员的好,“比如,某某某才学过人,博学多才,特任命会试同考,什么什么的”。
这就有些为难张状元了。
要他骂李想还差不多,现在还要夸他,这不是要人老命吗?
张集昧着良心,在空白的圣旨上夸着李想的好,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每写一句李想的好话,张状元就心如刀割一般的难受。
一封圣旨写下来,张集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还得尽量将夸李想的词语,用的平淡些,又是伤神的地方。
最后,还要被内侍太监吐槽,真够慢的。
张集不由得对李想恨的咬牙切齿起来,自从遇上这个探花郎,他这个状元就没好过。
始作俑者,将包袱甩出去之后,就和刘东阳回公房了,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天。
刘东阳着迷诗词,李想正好对诗词颇有研究,最关键的是他见识过,比这个世界段位要高很多的诗词,谈古论今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让东阳大学士眼前一亮,细细品味之下,觉得大有道理。
一时间,东阳大学士都不舍的走了,李想倒是无所谓,这老头,也算是个纯粹的人,左右无事,便与他聊聊天。
到得下午的时候,刘东阳毕竟是翰林院的负责人,公务还是有不少的,于是离开李想的公房,忙公务去了。
说是翰林学士,其实只是一个过渡,刘东阳也没有安排他跟着,李想便也闲了下来。
无聊的发呆,熬到快到下衙的时候,便迎来了旨意。
张集草拟的圣旨,结果内阁的批复,也到了。
李想接过圣旨,他便成为六名同考之一。
这么年轻的同考官,不由得让那些翰林院的同僚们羡慕不已。
然而,人家李学士,功绩摆在那里,关键是,几位主考副主考,包括内阁都没意见,他们也只能羡慕嫉妒恨,倒是没人说什么,说破天也就是个同考而已。
只是他们没想过,这个同考只是永嘉皇帝的烟雾弹,真正的目标是国子监,为下一步教育改革做铺垫。
李想也乐得如此,接了圣旨,请宣旨的内侍太监喝口茶后,便也到了下衙的时间。
就这样,李想在翰林院晃荡了两天,便迎来了会试。
这一日,会试开考,作为同考官,自然是要早早的到贡院,向主考官报到。
然而,昨日和苏亚男玩的太晚,起晚了。
要不是苏亚男提醒,他都还在赖床。
他这模样要是被永嘉皇帝看到,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倒是赵醇早早的跑来找他,以示祝贺。
这货,近日打理赵氏钱庄,很是被他父皇夸奖了几次。
掌管着比户部银库还多数千倍的银钱,朝中大臣们,对他也是热情客气。
淮王殿下,从废物王爷,青楼常客,变成了,能力出众,才华横溢,浪子回头的贤王。
因此,对钱庄之事,干劲十足,加上最近钱庄在扩张,每日早早的就起床处理钱庄事务。
李想洗漱之后,两人坐上赵醇的马车,缓缓朝着贡院而去。
说是起晚了,其实此刻天海未亮,只不过因为他是考官,才显得迟了些。
一路上,参加会试的举子们,也在往贡院赶,途中还遇上了几个走路摇摇晃晃的考生,一看就是刚从青楼出来的举子。八壹中文網
赵醇见状,不由脸现怒色,“这等考生,若是考上进士为官,我大乾百姓,岂不是要被他们给坑害了?”
李想闻言,摇了摇头道:“赵兄啊,你现在这状态可不行啊,太愤青了,小心魏王和汉王针对你。”
赵醇放下车帘,嘿嘿一笑,“上次推荐户部官位之事,托你的福,大哥和二哥,对我可是多方感激,倒是对三哥颇有微词。”
李想对此不置可否,“如今你的实力还是太弱,还不是和他们对抗的时候,只要管好赵氏钱庄,获得陛下的信任,就不怕没机会。”
赵醇闻言,靠在车璧上,来了个“葛优瘫”。
“李兄所言有理,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若是不趁此机会,拉拢些朝中官员,我怕以后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李想听到赵醇的话,坐直了身子,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良久后,才缓缓开口道:“老四,不管你信或不信,我只能告诉你,无论你拉拢多少大臣都没用,皆抵不上陛下对你多一分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