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少年战歌步枪子弹 > 第四十章。望远镜。

第四十章。望远镜。(1 / 1)

三十二岁的唐冬走在回家的路上,嘴里哼着《西厢记》的小调。唐冬如今是玻璃作坊的新员工,月钱三两。他本来在肥皂作坊做事情,是前年十二月肥皂作坊扩大时候招录进肥皂作坊的。想不到做了一年多,总管李有盛说他做事老实,推荐他去玻璃作坊做事情。

三月上旬,玻璃作坊出了九个贼,偷城主大人的技术。城主大人把九个贼人杀了,又从肥皂作坊和食盐工厂补了九个人到玻璃作坊,一个月三两月钱。唐冬就是这九个幸运儿之一,他在玻璃作坊做的事情是给玻璃液加一种粉末。这事十分简单,只要在玻璃液还热的时候从窑外把粉末倒进去就行。唐冬连那粉末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当然他也不想知道。

除了工作环境有点热,这差事没有缺点。不过比起三两的月钱,有点热这根本都不是问题。三两月钱,足够让唐冬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唐冬一走到巷子口,在巷子里戏耍的三个孩子就冲了上来,大声叫道:“爹爹回来了!”

“爹爹!”

唐冬以前家里穷,成亲晚,如今大女儿也只有七岁。此时大女儿抱着唐冬的腿,两个小儿子围着唐冬打转,不停地叫着爹爹,让唐冬满脸的欢喜。这儿女都能吃饱能快乐玩耍的日子,就是让人心里舒服。唐冬从怀里摸出几块状元糖交给大女儿,笑道:“给你们糖吃!”

大女儿欢喜地拍了一下手,这才接过状元糖。两个弟弟看姐姐手上有糖,立即停下了脚步,眼巴巴地看着姐姐。姐姐想了想,一、二、三、四地数了数糖的数目,欢喜地说道:“每人三块!”她拿了三块给小弟,又拿了三块给二弟,然后就喜滋滋地抓着糖,也不急着吃,似乎在享受着手中有糖的幸福感。

唐冬见女儿的乖巧样子,心里欢喜,一把将女儿抱了起来。他抱着女儿走进了家门,看见和自己合租一套房子的解家当家解老大正在那里学字。解老大拿着一根没有墨水的毛笔,在私塾老师给的字帖上反复临摹。唐冬站旁边看了看,没看懂那是个什么字,笑道:“解老大,你写的这是什么字?”解老大说道:“我写的这是‘义’字!你看不懂吧?”

唐冬一摸脸说道:“你学这个做什么?”解老大说道:“你没注意吗?城主提拔的主管一半都是识字的,一旦识字,在城主面前就大不一样哩!”唐冬啐道:“你还想做主管?也不去照照镜子?”解老大嘿了一声,没有搭理唐冬,俯下头继续去练字。

唐冬把女儿放下来,和解老大说道:“解老大,我今天做事时候下决心了,我要贷款买房子,以后怕是不和你合租房子了!”解老大啐道:“瞧瞧,看把你得意的,这才去玻璃作坊干几天,就看不上租的房子,要买房子了!三两月钱,了不起么?”解老大抬起头来,不屑地说道:“记得前年你刚来这屋子的时候!一身袄子那破得?说你不是个乞丐我都不相信!”

解老大又看了唐冬大女儿一眼,说道:“那时候你三个孩子,面黄肌瘦的,皮包骨啊!好像一碰就要碰坏似的。这才一年多,就一个个长成小胖妞了!”“那时候你家女人叫你什么,叫你唐大眼!现在知道叫你‘当家的’了!这人啊,变得还真快!”

唐冬笑道:“全赖城主给的好差事!”解老大笑道:“你说你家女人知道你要买房子,是高兴有自己的房子呢还是担心钱不够花呢?”两人正在说话,楼上正在纺纱的唐冬媳妇听见了。她撒腿跑出来,惊喜地喊道:“当家的,你要买房子啦?我们要有自己的小别墅了?”唐冬看了解老大一眼,笑了笑。

做出了老花镜,杨鹏又要动手做望远镜了。望远镜是行军打仗的必备物品,能够在几里之外洞察秋毫掌握先机,当然是需要优先制造的产品。杨鹏了解过开普勒式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结构非常简单,只是两个凸透镜和两个全反射棱镜的组合,能够将远处的像物放大几十倍。

这种简单的望远镜,已经足够杨鹏目前的需要了。咸平元年四月三号,杨鹏找来磨玉工匠,让他们按照杨鹏的图纸磨出一个八十毫米直径的凸透镜物镜和三十毫米直径的凸透镜目镜,又磨了两个全反射棱镜。透镜磨好后,杨鹏测了测两个透镜的焦距长度,找来铜匠做了一个前大后小,中间折了一下的铜筒子,将物镜、棱镜和目镜都按杨鹏的图纸装了进去。

做好后,杨鹏举起望远镜到城墙上一看,发现望远镜做成了,自己看到了远处的细小景物。杨鹏估计了一下,这个开普勒望远镜虽然结构简单,但放大倍数起码有二十五倍。这个时代望远镜刚刚发明,价值昂贵,大宋都不知道望远镜是什么东西,望远镜并没有统一的中文名字。杨鹏干脆就直接叫它做望远镜。

有了望远镜,侦察兵的工作就好做了。以后侦察兵站在高处用望远镜扫视,可以监视十几里内的动静。冲到敌人附近和敌人的斥候肉搏的需求就相对减少了。实际上杨鹏的士兵格斗能力不强,近身肉搏和契丹人的斥候比起来就差多了,甚至山贼的斥候都比杨鹏的斥候格斗能力强。一旦打起来,杨鹏的斥候兵往往无法接近敌人部队。

有望远镜可以很大程度缓解这个问题。不但如此,机弩兵也能通过这望远镜得益。有了望远镜,机弩兵射击校正工作就精确多了。以后校正兵站在高处,可以把几里外的机弩箭落点看清楚。当然,将领有了这望远镜,也能更好的观察战场情况,益处很大。

老花镜的市场一下子还没有打开,销量寥寥。杨鹏让磨镜片的玉匠们停了老花眼镜的制作,一起制作望远镜,为斥候兵和炮兵们多做几个。这望远镜军事价值颇高,杨鹏决定不对外出售,只装备自己的部队。若是友军需要,情况允许的时候可以送几个出去做礼物。

张翔听说哥哥搞出了可以看远处的望远镜,立刻从军营里赶过来抢走了一个。拿到望远镜,张翔爬到北城楼最上面一层对着天京城外城里一阵张望,十分兴奋。第一批十二个望远镜,杨鹏装备给了程世杰等高级军官,其他的则给了选锋团的斥候和机弩兵。

咸平元年四月七号,第一门批量铸造的十八们机弩已经装在了城北的箭台上。杨鹏将一门望远镜交给了负责给火炮落点校正的机弩长,让他试验用望远镜校正机弩角度。

机弩长抓着望远镜看了半天,一脸的兴奋,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机弩长熟悉了一下望远镜后,试射就开始了。机弩箭手们操作机弩,用铳规、铳尺和矩度测量仰角,朝一里外的一个石灰画的大圆圈发射。标准机弩有效射程一里半,意思是在七百五十米米内对特定目标能够达到有效射击效果,箭道基本是直线。用标准机弩打一里外的目标是抛射,射击效果和精度上都会有所下降。但如果目标够大的话,调整好角度还是能打到的。

一里外,用肉眼已经看不清箭的落点,甚至连弩箭是否落在圈里都看不清。但杨鹏用望远镜看着,却看清楚了,弩箭落在了石灰大圈左边二十米外,撞进了一片芦草里。杨鹏取下望远镜,果然听到机弩长大声喊道:“左偏十八步!”

机弩手们上去拖动机弩架,将机弩箭重新安置在机弩的箭槽中间。根据机弩长的观察,机弩手们用矩度重新调整了机弩的角度,再次进行了射击。机弩再次射击,嗖嗖声中,机弩箭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向一里外的白圈飞去。最后机弩箭一头砸进了那个直径三十米的石灰大圈中,砸出了一片土渣子,又往前弹跳前进。

机弩长兴奋地喊道:“命中目标!”机弩手们跳了起来,击掌相庆。能够在一里外命中目标,还是让机弩手们很骄傲的。

老花镜的需求,还在慢慢发酵。买了眼镜的人在别人面前使用眼镜,渐渐带动了更多的购买者。谢晋道站在高家眼镜店前面,有些踌躇。谢晋道是个生员,也就是秀才。他考了好多年,是二十八岁那年考上的,那时候他父母还在,一家人养他一个读书人。但是这年头秀才不值钱,他白考了一个秀才,忙碌了一辈子。如今他送走了亡去的父母,靠在王家族学里教书混一口饭吃。一年忙到头,学生们给的束脩不过二十多两。

虽说二十多两本该够他用度了,但是谢晋道好杯中之物,嗜酒,手上每有几个钱便要去买酒来过日子,所以一年到头存不下几个钱。也就是贪杯好酒,谢晋道到了四十八岁了依旧没有娶妻,还是独身一个人。这几年,谢晋道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不好了。首先是腿脚不灵便了,以前走二十里山路一点事没有,如今从王家庄走到沧州城十里平路都走不动了,路上要歇两次。其次手开始发抖,不知道为什么抖得利害,不搁在什么东西上面就抖个不停。

莫非是喝酒喝多了?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最麻烦的是他的眼镜开始老花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眼镜老花了真是大问题。看书看不清了,写字写不好了,最糟糕的是没法好好教书了。学生写的文章谢晋道看不清楚,远远地举着眯着眼睛看,十个字里面起码有三个字靠猜,结合上下文才能猜出学生写的是什么东西。这怎么行?这样下去谢晋道就要被王家家主辞退了。

没了这族学先生的活计,谢晋道就要饿死。他堂堂一个秀才,可不想四十多岁就饿死在沧州城。

谢晋道前些天遇到王家的账房先生,看见那账房先生鼻子上戴着两片玻璃片,在那里做账。谢晋道就问他你眼镜不老花啊?那账房先生得意地指着他鼻子上的玻璃片说道:“就这两块玻璃片,十两银子!”谢晋道当时还没听懂,问道:“什么东西这么贵!”那账房先生说道:“这叫眼镜,专治老花眼,十两银子买了,戴上,就能看清楚字了。”

谢晋道这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东西,能治老花眼。他试了试账房先生的眼镜,倒是没什么效果,账房先生说每个人的眼镜都不一样,要自己去店里配。谢晋道不怀疑这眼镜的效果,毕竟要十两银子,没效果能赚这么多银子?他和那账房先生问清楚了高家店铺位置,便往这里走来了。

但到了这里,他又有些舍不得了。十两银子啊,够买五坛汴京酒——他这几年都不舍得喝汴京酒。这几年他的学生送的束脩都薄,他也就买些天沧州土酒过过日子。

但不治好这老花眼,别说喝酒了,饭都没得吃。谢晋道叹了一口气,揣着十两银子走进了高家眼镜店。那店里有几个人,除了自己还有两个顾客在试镜。谢晋道一进店,一个小厮就迎上来笑道:“老爷子贵姓,你来治老花眼么?”

谢晋道整了整衣襟,说道:“老夫姓谢,是个生员。”那小厮恍然大悟,立刻十二分尊敬地说道:“原来是谢相公,谢相公老花眼多少年了?”谢晋道还在肉痛十两银子,没好气说道:“两年了,老花得厉害,学生的文章看不清了。”

那小厮说了声稍等,便去后面搬出一箱子眼镜出来,拿出一副给谢晋道戴上,说道:“谢相公,你看这二百度的怎么样?”

那眼镜一戴上去,谢晋道斜着眼睛看了看桌上那本《春秋》,翻了翻,果然发现自己看清楚上面的字了。谢晋道无奈地眼睛一眯,暗道这十两银子铁定是要花出去了!

五坛汴京酒,一下子就没有了。谢晋道粗声粗气地说道:“看清楚了!”那小厮却不放过谢晋道,又递过来一副眼镜把谢晋道鼻子上的这副换下了,说道:“谢相公再试试这二百二十五度的!”谢晋道又翻了翻那本《春秋》,楞了楞说道:“更清楚了!”

那小厮又给谢晋道弄了一副二百五十度的,戴上来试了试效果,发现没有二百二十五度的好。那小厮这才说道:“那就是这一副二百二十五度的了!”谢晋道倒是没有为这眼镜的效果惊诧,这十两银子卖的东西,必然有这样的效果,否则能赚这么多银子?他倒是又心疼起十两银子起来。谢晋道看了看坐在里面的眼镜店掌柜,见他正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不禁冷哼了一声——这些逐利商贾,真是吃人不吐骨头,两块玻璃片要十两银子!

谢晋道啪一声把十两银子拍在桌子上,冷冷说道:“银子在这里了,你可收好了!”那小厮拿着银子走进去,用戥秤称了称银子,这才笑着说道:“谢相公,我们还有一个盒子给你,你等等。”那小厮走进去拿出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出来,交给谢晋道,说道:“这是专门收纳眼镜的盒子,谢相公你可拿好了!”

谢晋道想到如今自己治好了老花眼,这族学先生的差事算是保住了,舒了一口气。不过想到花了整整十两银子,足足五坛汴京酒的钱,谢晋道又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

逐利商贾!不懂圣人教化!一挥手接过眼镜盒子,谢晋道戴着眼镜扬长而去。

步枪作坊如今每个月能生产五百把步枪,到了四月初的时候,杨鹏已经有了八千二百把燧发步枪装备了部队。

选锋团的两千老兵拥有自己的专用步枪,每天使用自己的步枪训练,自己保养步枪。而破虏团士兵的步枪还没有生产全,就只能轮流使用步枪训练了。平日里破虏团士兵扛着木棍模拟步枪训练队列。打靶时候,一千多把步枪被放在靶场上,专供轮流来练习打靶的破虏团士兵使用。破虏团的士兵每周打靶二次,每次打十二发,三个月下来每人都打了三百次靶。

火枪手对比传统战士具有成军迅速的优点。破虏团士兵打了三百发子弹,打靶时候基本上都能稳稳命中两百米外的人形靶了,再练几个月便可以成军了。燧发步枪有挂铅的麻烦:铅弹和步枪的膛线长期摩擦后,子弹边缘的铅会吸附在膛线上导致膛线失效。所以每把步枪打两百发以后都要拿到步枪作坊里去清理挂铅,让枪匠们用拉床把膛线上依附的铅拉出来。

好在铅质较软,用钢质拉刀清理挂铅很快,枪匠们一天可以清理二十把步枪。

燧发步枪使用较软的铅弹,枪管的寿命大概是五千发左右,选锋团的士兵们成军后打靶就打得少了,步枪大多数都没有到使用寿命。只有剿灭过山空时候出动的第一批一百二十五把步枪打了一千发子弹以上,被报废了。报废的枪少,目前可使用的步枪还是以每月两百把的速度增加。用不了一个月,破虏团的全部士兵都能拥有自己的步枪。

不过对于杨鹏来说,这样的生产速度还是太慢了。未雨绸缪,杨鹏又派人到各府县招募匠人和普通铁匠。

杨鹏派出去的人,以占金国为首。这次占金国招募的枪匠学徒,杨鹏给每人月钱二两,再给每人十两搬家费,让他们到天京新城租住杨鹏建的别墅。做学徒一段时间出师后,每生产一把步枪赏银七钱。杨鹏给出的高薪吸引了很多匠户,招募人手的吏员每到一地,基本上都把沧州附近的匠户全部吸引到招聘会现场,场面十分热烈。招募人员走了六个府县就完成了杨鹏的招募目标。要不是杨鹏强调要进行面试,要求吏员们只招募老实本分的工匠,恐怕六个府县要有一千多工匠涌进天京新城。

最后杨鹏迎来了八十多名会做燧发的枪匠和二百一十多铁匠,合计三百人,让这些铁匠们全部搬到天京新城来做枪匠学徒

当然,为了保密,杨鹏不将膛线的秘密告诉给新来的枪匠学徒们。枪匠学徒们只学习制造较厚管壁的滑膛燧发枪,按照规矩做好各项检验后,将做好的滑膛枪交给老枪匠们拉膛线。把膛线拉制工作集中到老枪匠身上,杨鹏的保密工作就会好做许多。

手工时代精度无法保证,不同枪匠手工制造的枪支在口径上总归有些差别,但这不影响拉床拉膛线的操作。杨鹏设计的拉床十分灵活,如果枪膛宽了一毫米,只需要在拉床的拉刀下面多垫一层厚纸片抬高拉刀就可以了,反之亦然。

杨鹏给予老枪匠平均四两的月钱,给他们的保密要求也很严格。杨鹏亲口和这些枪匠们说过,如果谁泄露膛线的秘密到外面,泄露者直接枪决。城主大人的狠辣枪匠们都清楚,九名玻璃作坊的贼已经给城主大人杀了。没有人愿意抛弃天京新城的美好生活,冒生命危险出卖膛线的秘密。

新学徒们不参与膛线的拉制,不涉及到燧发步枪的保密工作,收入自然不比老枪匠们。新的两百枪匠招募进来以后,学徒期间月钱二两,学成后做没有拉膛线的步枪,每做一把奖金一两。当然这一两银子奖金里面有三钱银子是给匠人的师傅的,只有七钱归学徒。但无论如何,二两七钱的每月收入也很可观了。

要知道李植还包枪匠和学徒们的一日三餐。这些新学徒中,工匠到了天京新城就开始学做滑膛燧发枪,一个月后就开始独立生产没拉膛线的步枪。而不会做的铁匠们来到天京新城后并没有立刻开始学做燧发枪,而是被组织起来为现有的燧发步枪制作刺刀。

杨鹏要为火枪手们装备刺刀。杨鹏的部队里步兵只有火枪手,没有保护火枪手的长枪兵或者刀盾兵,一旦近战接触就全靠火枪手肉搏。此前杨鹏给每名火枪手都配备一把长刀,但显然长刀对骑兵没什么杀伤力,不利于火枪手在面对骑兵时候保持士气。杨鹏决定仿效长枪的做法,给燧发步枪加上可拆卸的刺刀,作为火枪手的冷武器。

杨鹏设计的刺刀刀刃长五十厘米,刀刃在下,刀背刻有锯齿。刺刀可以刺也可以砍,一旦突入敌人身体锯齿就会撕扯皮肉,让伤口极难愈合。刺刀刀刃后面还有一个刀柄,二十厘米长,让刺刀可以脱离步枪作为一把单手短刀使用。

刺刀是装在枪管下面的木托上的。步枪木托上装上一个带有凹凸齿的铁杆子,在刺刀的刀柄尾部开一个洞,里面设计好和铁杆子匹配的嵌洞。装刺刀时候把刺刀底部的洞套进木托上的铁杆子,套到底后旋转九十度,再往下一按再转九十度,刺刀就固定在步枪上了。以后手持长兵器的步兵或者骑兵向火枪手冲过来的时候,火枪手们射击完就上刺刀。有了刺刀,火枪手们就有了可以对阵敌人步兵的长兵器,甚至可以凭此挑战骑兵,对提高火枪兵的士气意义重大。

为了制造刺刀,杨鹏从天沧州城的铁器商人处买了几千斤铁提供给铁匠们。两百多学徒枪匠们先不学造枪,而是在城南新开辟的铁匠作坊区搭建炉子制作工具,日夜敲打,为选锋团和破虏团的战士们制造刺刀。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宋天朝1630 我只是夫子 最强军火之王 大明之帝国再起 惑乱红楼 重生美国当大师 史上第一穿越者 直播之极限荒野 醉枕山河 懒懒书生,彪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