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也得到了崔莹的肯定:
“你们别看井哥在岁数上比姜萌要大上不少,但那个丫头除了长相还不错之外,脑瓜子是真有点笨的,学什么都差根筋。来我这儿有个小半年了,还只能给其他人打打下手,根本不能独立操作。其实当时,我都准备让她走人的。”
唉~
崔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继续说到:
“井哥对她是真的好。时间一长吧,姜萌对他也变得依赖起来。为了让她觉得自己在碧波有个家,井哥还拿出了全部的积蓄,又东拼西凑的借了些钱,贷款买了一间面积不大的二居室。后来他们就结了婚,再后来,她跟我说怀了孩子,不能再接触店里的这些化学药水,就从我这儿离职了。”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听出来,旁人眼中的井正阳是个不错的男人。虽说老夫少妻的模式难免要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但后来儿子小帅的出生,也让这对夫妻的幸福达到了顶点。
“崔店长,既然您说井正阳对姜萌这么好,那怎么才两年不到的时间,他们就离婚了呢?”
顾新城不由得提出了质疑。
“哎,原因还不明显吗?!”崔莹激动的说到:“当然是姜萌的问题啦。
她终究还是个嫌贫爱富的啊。后来她在家看孩子,天天吵累、吵钱不够用。也不知道是谁介绍的,她摸去了牌场。你别说啊,正事儿她不行,但打牌她好像很有天赋似的。越打越大,去的牌场,也越来越高级。就这么认识了那个大老板的老婆。
那个女人听说也是个心大的,孩子才几岁呢,既不带娃又不工作,就天天的往牌桌子上靠。动不动,还把几个牌友约到家里去玩。结果呢,引火烧身了。一来二去的,她老公看上了姜萌。就这么....搞到了一起去啦。”
原来是这样。顾新城和沈北北对视一眼,压抑住内心的波澜。
想来,那天带着孩子、在殡仪馆大骂姜萌狐狸精的王杏娟,就是这个引狼入室的上一任了。
“崔店长,那就你所知,井正阳就这么拱手相让了吗?他就没去找过那个大老板的麻烦?”顾新城又问。
“应该....没有吧~反正我是没听说的。”崔莹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答道:
“井哥这个人太老实了,他是干不出这种事的。再说了,姜萌硬要跟他离婚,连孩子都不要了,他又能闹出什么结果来呢?反正他们这些事儿,咱们都是看不过眼的。但咱们也说不上话啊。而且,自从姜萌离职后,我就没再见过她和井哥了。”
顾新城了然的点点头。这之后的事情?警方倒是很清楚的。
信息科的材料中清楚的写到,井正阳离婚之后,就带着儿子小帅一起生活。因为爸爸白天必须工作挣钱,那孩子从两岁半开始,就开始上幼儿园的托管班了。
一个大龄的单亲爸爸带着年幼的儿子讨生活,辛苦程度可以想见。不过,孩子的妈妈也不是全然不管的。
姜萌傍上大款后,孩子的学费、抚养费,她还是会时不时的资助一下。对此,肖军似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怎么过问的。就这样,井正阳父子俩的日子,也算是好过了一些。
“师傅,接下来咱们还怎么查?这个井正阳,听起来也不像是个会惹事的啊?”
从美容店出来,沈北北就着急的拉住了顾新城。听了半天的狗血八卦,他也没弄明白这些陈年往事,对肖军的命案调查来说,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嗯,我们先回警署,让小冬帮忙查查案发时井正阳的排班。”顾新城说,“他的工作不是开车送蛋糕吗?那咱们就先查查,他开的到底是什么车。”
“噢,好的。”
沈北北轻轻应了一声。他心里其实正纳闷呢,他不明白,顾新城为什么会突然盯上这个井正阳呢?
仅仅是因为殡仪馆里的那一个眼神吗?
“顾警官,查到了。”
麦小冬行动迅速,很快就跟“润佳”蛋糕坊确认了井正阳的排班表。
“肖军出事当天,井正阳正好轮休在家,没有派送任务。”
麦小冬说到。“润佳”蛋糕坊是碧波市的一个连锁品牌,在全市有十几家门店。他们家的蛋糕口碑不错,性价比高,又支持三小时内全城配送。多年来积累了很多熟客。
由于蛋糕易倒易碎,为了保证客户的体验,“润佳”的上门配送都是由自己的师傅完成的,并没有外包给外卖平台。
出于成本控制,“润佳”蛋糕在全市一共就只有三辆送货小车。各自覆盖三分之一的城区配送范围。
井正阳负责的主要是中心城区,其实这片区域距离他的住所挺远的。每天上班,他都得先坐公交到公司,再取车送货。
不过,中心城区的订单多,井正阳的绩效工资,也会比其他的司机师傅更高一些。
“轮休在家?那也就是说,井正阳当天并没有开车咯?”
顾新城向麦小冬确认道。
“没错。中心城区的订单,那天都是由另外一位师傅配送的。”麦小冬点点头。
“小冬,咱们能不能再去问一下,这家蛋糕店的送货车都是什么颜色和型号的?”顾新城说。
“嗯,已经问过了。这是车辆照片。三辆送货车都做了定制喷绘,车身是白色的,车尾还印了一只橘棕色的小浣熊,这也是润佳的品牌logo。”
麦小冬边说着,边将照片递给顾新城。
的确,这三辆小面包车都被统一改造过,也有交警部门的备案。更重要的是,它们与案发现场那辆可疑的银灰色小货车并不是同一型号,外形差异一眼就能看出。
顾新城有些不甘的皱起了眉头,难道,自己的直觉失灵了吗?
转眼,肖军已经下葬已经一周了。
这个案子搞得碧波市内人心惶惶。凶手依旧在逃,而“红衣女子”的形象经过各路媒体和市井流言的渲染,都快成了一个恐怖代号了。
“十五里布行”的小老板们,人人自危,就连下午关张的时间都提前了一些。
原本就是生意的淡季,再加上保命要紧,谁也不敢冒险去赌自己会不会是第二个死在剪刀下的冤魂。
“特调组”的警员们也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这个案子,恐怕是没有那么容易破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