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秦寿便收到了来自白毅的书信,同时还有白毅派回来的一名贴身侍卫。
很多内容没有在书信纸上说明,但是侍卫却将白毅目前的处境说得清清楚楚。
当秦寿得知蜀王竟然打算把王位传给蜀山姬之子的时候,秦寿的脸上也是震惊之色。
他虽是一代雄主,这并非是完美无瑕。
他有着比寻常君王更加远大的志向,拥有着比寻常君王更加宽广的胸怀。
但是这却不代表着他可以真正无视臣子的忠诚,百分百的信任自己麾下的臣子。
如果没有世孙继位这一个可能,他是绝对不会对白毅有丝毫的疑心。
然而在多了世孙继位的可能性之后,秦寿便不得不开始考虑,白毅是否会为了秦国而放弃一个偌大的蜀国。
秦国对白毅有恩,秦王与白毅有君臣,师徒,兄弟之情。
但是,这些情分,是否能够抵得住一个国家的诱惑?
白毅如今考虑的还是秦国,那是因为蜀国的王位还没有摆在他的面前。
但如果蜀国的王位已经落入了他儿子的手中,白毅是否又能够痛下决心,帮助秦国谋得巴蜀?
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乘凉的事情。
尤其是当利益达到了某种高度的时候,更加容易让人做出改变。
秦寿从不怀疑白毅的初心,但他却不敢去赌白毅的未来。
然而他内心并没有迟疑太久,随即神色又变得坚定了起来。
前往巴蜀之地,替秦国谋划巴蜀的人是白毅。
不辞路途艰辛,不辞道路险阻,不辞困难重重,不辞未来叵测。
白毅为秦国谋百年,千年之基业,自己又怎么能够在这个时候去怀疑他呢?
他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深思熟虑良久之后,提笔在秦国最新研发出来的黄纸之上写道:“君不负我,我不疑君。”
短短的八个字,道尽了这一段君臣情谊。
当这书信被送到白毅的手中之时,原本心存疑虑的白毅顿时双目通红。
他将书信高举过头顶,恭恭敬敬的向着北方的秦国叩首拜道:“君不疑我,我不负君。”
做完了这一切之后,白毅随即命人放出风声,很快蜀山烈便知道了秦王回信的消息。
蜀山烈等待了四五天的时间,方才在蜀山姬的一再催促之下去见了白毅。
当蜀山烈再次提起联姻之事,白毅十分郑重的说道:“大王对于联姻之事并无异议,只是,在下却还有三个条件,希望能够得到蜀国的承诺。”
蜀山烈闻言之后欣喜的问道:“若有什么条件尽管提便是。”
白毅答道:“此次联姻,乃是嫁娶,而非入赘。我秦国之妻,依旧是正妻。我秦国之子,亦为嫡长。”
蜀山烈笑道:“我蜀国无有妻尊妾卑之念,将军在蜀,则小妹为妻。将军在秦,则夫人为尊。
将军如此伉俪情深,反倒是让我这个做兄长的放心了!”
白毅见他答应下来,也不置可否,紧接着便又继续开口说道:“联姻之后,白毅依旧是秦国之臣,而非是蜀王之婿。”
蜀山烈闻言之后略微皱眉,随即开口说道:“蜀国王婿的身份,更有利于将军变法,将军何故弃易从难?”
白毅摇头,一本正经的说道:“白毅蒙秦王教授兵法,提拔于微末之间。对毅委以重任,这才有了如今的秦国上将军。
若是没有秦王之恩,毅不过一匹夫耳,此生恐怕都没有机会称为一名车左,更何况是一国之将首。
吾王恩重如山,虽累世之公卿,虽填海之金银,虽千室之佳人,不能改白毅报君之志。”
蜀山烈叹服道:“将军之忠义,烈心敬佩,绝不敢污秽将军忠义之名。”
白毅见他再次答应了自己的条件,最后又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道:“蜀国破巴之后,毅当归国,蜀国不能阻拦。”
蜀山烈这一次倒是没有犹豫,而是直接答应道:“将军客居于蜀,变法图强,于我蜀国有大恩。
我蜀国怎能狼心狗肺,阻将军之前路?”
在得到蜀山烈的承诺之后,白毅随即答应了与蜀山氏之间的联姻。
随后蜀山烈把这个消息带给了蜀山姬,蜀山姬听到白毅的三个条件之后,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白将军世之英才,若是不能为我蜀国所用,着实可惜!王兄你怎么能够答应他离开!”
眼见着自己的小妹不高兴,蜀山烈却是叹了一口气之后说道:“以白将军之才,绝非是寻常人等可以驾驭。
若是白将军没有去蜀之心,愚兄反倒是不敢替小妹召他为婿。
如今他一心归秦,反倒是证明秦国对我蜀国没有谋划,愚兄方才敢真正让他着手变法蜀国!”
蜀山姬闻言之后一脸的懵逼,诧异的盯着自己的兄长问道:“王兄你这是什么意思?”
蜀山烈见自己的小妹如此模样,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随即开口说道:“巴国是豺狼,秦国却是虎豹。
父王想要借助虎狼之势以压制豺狼,却忘虎豹未必不会伤人。
秦国若是愿意插手巴蜀之事,其原因是必有三。
其一:图谋巴蜀。
蜀道艰难,唯有从内部方才最易攻破,所以,白毅入蜀,图谋巴蜀的可能最大。
其二曰:恩威并施。
秦国刚刚以武力称王,列国诸侯未必心悦诚服,秦国以武力讨伐息国,是为扬威,以白毅助蜀,是为施恩。
如此恩威并施,方可令天下诸侯心悦诚服。
其三曰:保持平衡。
巴蜀有江山之险,有良田沃土,若是巴蜀一统,必定会威胁到秦国的陇西之地。
只有维持巴蜀两国之间的平衡,方才能保障秦国的南方无恙。
故而,白毅入蜀,所图者无非这三类。
若是秦王图谋巴蜀,必定不敢令白毅与王室成婚,更不敢使白毅之子,称为我蜀国之储君。
故而,秦王允诺联姻,白毅请辞归国,这都是秦王无心巴蜀之佐证。
那么,秦国所图谋的,也就只有施恩与平衡这两种可能。
然而,无论秦国是为施恩还是为了平衡,这都对我蜀国有利。故而,愚兄以为,这才是最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