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到了息国君的质问,黄国君并没有说话,他的儿子公子鹰却是主动接话道:“楚国无道,无故讨伐诸国,毁人宗庙,亡人社稷,蛮夷之国也。
诸夏之国,礼仪之邦,却不该对蛮夷重礼。故而以在下之间,不妨虚以委蛇,而后雷霆击之,必可大破楚国。”
公子鹰话音落下之时,众诸侯都有些意动。
就连试图让楚国割让吕地的蔡国,这个时候也选择了沉默不语。
然而息国君闻言之后却是面色冰冷的问道:“盟主也是这个意思吗?”
黄国君见他神色冰冷,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妥,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吾儿所言,也不无道理。毕竟是楚国…”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息国君便径直打断道:“楚国无道,不宣而战,无故伐国。尔等皆为礼仪之邦,不思维护诸夏之礼,却师法蛮夷,意图与蛮夷为伍乎?”
他话音落下之时,环顾了一眼周围其他的诸侯,却没有见到其他诸侯响应自己。
他心底顿生恼怒,脑袋一热便直接脱口而出:“我息国不愿行此蛮夷之举,寡人,先行告退。”
息国是姬姓侯爵之国,乃是周文王第37子的后代,自然尊奉大周之礼。
话音落下之时,他直接拂袖而去,只留下了一众面面相觑的诸侯。
然而却并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在这个时候出声指责息侯,只因为息国国强民富,巅峰之时,也是一千乘之国,现在虽然没落,但是举国上下亦有三百乘。
他这一次之所以出兵伐楚,纯粹是为维护大周姬姓的统治,同时告诉南方的诸侯,就算是天子无法出兵庇护,姬姓的宗亲也可以庇护诸国。
维护大周的统治,自然是要维护大周的礼法。
楚国无道伐诸国,所以息国起兵来援,遏制楚国的壮大。
现在诸国意图背盟伐楚,他自然不能够与诸国同流合污。
众诸侯也猜到了他的想法,非但没有因为他的离开而感到恼怒,反倒是在心底隐约有些窃喜。
少了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那么诸国瓜分到的利益也就越多。
蔡侯甚至还将目光看向了江国君,颇有询问对方是否也要与息侯一同离开的意味。
江国是殷商时期的古国,历史也算悠久,但是因为国内经常遭遇水患,所以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故而江国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其国力却始终孱弱。
然而江国历代国君都是聪明人,息国强大时便依附息国,蔡国强大时便依附蔡国。
蔡国与息国都担心用兵攻打江国的时候,会把江国彻底的逼到对立面,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江国一直是左右逢源。
就在几年之前,蔡侯看上了息侯的夫人息姬,因此兴兵讨伐息国。
结果蔡侯战败,不得不灰头土脸的逃回蔡国。
而就在这个时候,之前依靠蔡侯的江国君竟然转头就投靠了息国。
这件事情让蔡侯很是不满,只是因为他打不过息国的缘故,所以一直得不到发泄。
而今息侯已经离开,蔡侯自然不想江侯留下来瓜分利益。
但是江侯却根本不理会蔡侯,只是稳如老狗的坐在那里,自始至终都一声不吭。
息侯直接带着麾下的士兵走了,这极大的削弱了联军的实力。
原本联军就担心楚军狗急跳墙,现在联军便更加没有底气索要更多的利益。
众诸侯不甘心只得到这么一点点利益,又不敢跟楚国正面硬刚一波。
最终诸侯们一合计,决定暂时同意了楚君的求和,等到接受了随地之后,趁着楚军回援楚地,再一举拿下吕地。
这个时代的诸国都讲礼数,讲信用。
楚君确实没有想到联军会如此卑鄙,所以在收到和书之后,便直接下令放弃随地,准备星夜兼程的赶回楚地。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刚刚退兵不久的息国君却是越想越气。
他本着庇护弱小的信念来帮助诸国,结果却被诸国排挤。
心底这口气咽不下去,就连平日里最喜欢的鹿肉也食不下咽。
眼看着自家国君如此恼怒,便有随行的寺人进言道:“楚国无道,君上伐之。而今诸国无道,君上难道就要坐视不理吗?
不如书信一封,使楚国知晓诸国的诡计。”
息国君想了想之后觉得很有道理,这么做合不合道义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么做之后可以出了他心底的那一口恶气。
于是他立即命人书信一封,而后传到楚营。
楚国君在见到这封书信之后勃然大怒,立即便想要召集军队与联军决战。
然而就在他刚刚召集麾下的武将,正准备下达决战的命令之时,他的脑海中却是想到了屈晏。
从一开始,屈晏就不想让他正面与联军决战,担心会被其他势力乘虚而入。
屈晏建议他舍弃随地,以随地为饵,瓦解诸国联盟。
但是楚国君却不相信屈晏的判断,不舍得到手的利益,以至于遇到了现在这样的困境。
现在他刚刚舍弃随地,结果联盟内部就出现了分歧,这说明,屈晏的计策是正确而又有效的。
他想到屈晏书信自己的求援信,想到了求援信上的话。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咬牙之后,楚君依旧下令撤退,但是在途径吕地之时,心底却是突然间生出了一个想法。
他留下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大将,令其设伏与吕地伏击联军。
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一师两千五百人疾行驰援楚地。
半个月之后,联军瓜分了随地的利益,而后果断选择了背弃盟约,意图出兵攻略吕地。
然后诸国联军却在吕地遭遇了一场准备多时的伏击,数万大军被杀散,可谓是损失惨重。
而楚国君千里驰援楚地,很快便来到了来到了罗权联军阵前。
罗子得知楚国只有一师之兵后,顿时就起了轻视之意。
于是,罗子与权国君道:“楚国三千之众,吾等旦夕破之。而今楚王麾下不过一师,有何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