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第一帝 > 第一百二十二章:坩埚炼钢法

第一百二十二章:坩埚炼钢法(1 / 1)

“还是陛下深谋远略啊,我大明才能取得此胜,臣佩服至极。”孙承宗缓步向前走着,对负手前行的朱由校,微微欠身道。

“辽左一战的胜利,不仅打击了建虏的嚣张气焰,还平复了大明内部乱象,这些积极地改变,对大明至关重要。

别的不说,单单是西山上下,整个风气都彻变了,那些安置的辽民,包括妇孺孩童都变得劲头十足。

臣先前从没有经历过这些。”

随行的部分文武,包括科研院的人,神情间所流露出的激动,是怎样都遮掩不住的,尽管辽东大捷的消息,他们知晓也有几日了。

甚至在西山这边,都宣讲起相应口号,以叫治下辽民激发斗志,埋头苦干,尽早建成一应既定建筑群。

孙承宗最后所说的话,就是朱由校派司礼监的人,送到西山要宣传起来的。

“建造新西山,造炮轰鞑子。”

“大家一条心,争先建西山。”

“自力更生,输送辽疆。”

这些极具导向性的口号,对颠沛流离逃进关内的辽民,掀起了极高的热情,所迸发出的劲头,叫孙承宗都觉得惊疑。

“只是场阻击建虏进犯辽地的胜利罢了。”

负手前行的朱由校,看着前方飘起的滚滚黑烟,双眼微眯起来,“此战的胜利确实值得高兴,但要清楚建虏并没有被彻底镇压。

等到我大明的雄师,能够跟一切挑衅大明威仪,威胁大明利益的敌人,主动出击,展开相应征伐,并取得相应大胜,那才真正值得高兴。”

天子的这番话讲完,让随驾的一众人等,本流露出的笑意,渐渐消退了。

“皇兄,那大明何时能像您所讲的那样?”

跟在身后的朱由检,见不少人露出凝重的神情,皱眉上前道:“难道一个建虏,我大明要等很久,才能镇压吗?”

自朱由检离开内廷,被送到西山这边,和先前的稚嫩相比,有了不少改变,整个人都变结实不少。

看到了很多。

听到了很多。

学到了很多。

做到了很多。

过去大明对待宗藩族裔,所用的那套养猪政策,朱由校心里是厌恶的,大明想要变得强盛,想在大航海时代崛起,就要所有人都参与进来,皇明的宗藩族裔也一样。

“检哥儿,你是朕的皇弟,心胸要宽广一些,眼界要开阔一些。”

朱由校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在众人的注视下,轻拍朱由检的肩膀,笑道:“区区一个建虏,并非是我大明的全部。

他们什么时候被镇压,不在于你心里那点所谓骄傲,你要牢记一点,骄傲是自己打拼出来的。

建虏,不过就是大明的一块踏脚石。

朕所要做的,是叫整个大明变强,等到西山这边,所发展起来的产业,能够在整个大明扎根,你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疑惑了。”

朱由检脸上露出疑惑,他不清楚自家皇兄,对自己所讲的这些话,究竟代表着怎样的意思。

不过孙承宗、李之藻、杨廷筠这些文官,刘文炳、陈光裕这些勋戚,毕懋康、宋应星这些人杰,甚至魏忠贤、刘若愚这帮内廷太监,都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天子所讲之言,代表的含义很多。

“走吧,快去西山铁厂吧。”朱由校面露笑意,看向众人说道:“朕很想看看,经科研院改造的冶炼工艺,能有怎样的提升。”

“臣等遵旨!”

在朝野间都在为辽东大捷,而变得振奋之际,甚至朝堂之上,因一些事情的出现,而又变得不平静。

河道改制的切入点,王永光、孙居相他们,把握的太精准了,以至于就算有不满者,反对者,都不敢讲出来。

不过似这些事情,朱由校并未多加理会,先在内阁发酵,让方从哲、叶向高这些内阁大臣,主动去推动就是了。

在众人的陪同下,来到这西山铁厂,里面所聚集的工匠、学徒等,都分散在相应的流水线上,紧张的忙碌着。

“陛下,您先前所提的坩埚炼钢法,概念是很超前的。”宋应星此时走上前,向朱由校介绍着。

“虽说其中不少的具体工艺,没有讲明,但是在我科研院近几个月的钻研摸索下,加上一些精通冶炼的传教士,所提供的想法,终将完整的坩埚炼钢法明确下来。

现在西山铁厂,已经开始更换配套的生产工艺,这跟先前的生产相比,不仅产量能攀升很多,且生产出的钢料……”

听着宋应星介绍的这些,在众人的簇拥下,朱由校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视察,脸上的笑意多了起来。

坩埚炼钢法,是提升生产工艺,产量,质量等,所凝聚的智慧结晶。

如果这一生产流程,能够逐步在大明普及,那产生的连锁反应,涉及大明军用和民用领域,将会是极大的。

“具体的钻研摸索,朕不懂。”

忍受着炙热的炉温,朱由校看着一名匠户,拿着铁钳,夹着一个坩埚,倒出那红水,对宋应星他们,说道:“你们科研院要做的,就是革新大明现有的工艺,不要怕花费的钱财多,这些有朕来解决。

就像钻研摸索坩埚炼钢法,虽说耗费了十几万两银子,但是你们有算过一笔账吗?

用这等质量更高的铁料,来锻造火铳、火炮,甚至是各类的军械,提升相应使用寿命,那能节省多少银子?”

提升生产力,是大明必须要走的路。

孙承宗、宋应星、毕懋康他们,在听到这里的时候,一个个都点头表示认可,或许科研院这边,每年都将耗费很多银子。

但是就科研院这边,所钻研摸索出的成熟工艺,真要能形成规模的产业,那所带来的价值更高。

“流水线作业,也是要坚持贯彻的。”

来到一处锻打的工位,看着几名工匠忙碌着,身旁站着十几名学徒,朱由校满意的点头说道:“过去一个人,精通整个工艺,这种效率太低了,同样也是一些工艺,不能继续进步的根源。

要懂得集思广益,不断精进改善相应工艺,唯有这样,大明所拥有的这些产业,才能一点点改变啊。”

相较于在朝堂之上,所紧绷着的神经,来到这西山治下,朱由校整个人的心情,是非常放松的。

在这里,朱由校能看到大明的希望。

生产力的逐步提升,代表着诸多的可能,这里是大明新政的孵化地,从这里所逐步传播出去的生产工艺,会在他的统筹安排下,将逐步在大明推广开,并给大明指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北宋大法官笔趣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革宋 三国之马腾天下 逆明小兵传奇 大明嘉靖:朕不是昏君 重生美国之大奴隶主 帝国法兰西 御红楼 余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