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军事虽然暂告段落,但是营伍之中仍然繁忙得很,尤其那些庶务在身的吏目们,往往身兼数职,忙得可谓脚不沾地。
譬如温放之在这短短半天的时间里,便处理了足足数十个营伍的资械收发,以至于看到兵长模样的壮汉行过附近,觉隐隐觉得手指发颤。
整个行台战争与行政机器,之所以能够平稳且高效率的运行,就是建立在这些不起眼的刀笔小吏繁忙的劳作基础上。
原本以温放之的资历与名爵,本来是无需亲身入营负责这样繁重的底层事务。不过他年初服阙、秋日北上,暂时在行台还没有具体职任,加上西征事务众多、正是人力匮乏,他便也随军出动,顺便磨练一下闲居几年、已经不乏生疏的庶事能力。
父亲去世,给温放之带来的改变还是蛮大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整个人气质都趋于沉静,已经很少再有往年那种孟浪浮躁姿态。
如今虽然身领微事,温放之也能不骄不躁,处理的有条不紊,以至于许多出入军士完全不知眼下与他们打交道的竟是一位有郡公爵位在身,不折不扣的权贵人物。
当然温放之眼下的卑用也并非大将军刻意冷待,事实上早在丧服未除之前,温放之便已经对未来从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写信请示大将军并获得了应允。只是眼下时机还稍有欠缺,才暂时屈就营中。
温放之肯于这么做,也给一些行台少进们起到了非常积极的表率作用。
他在大将军麾下虽然资历不是最深,但从事经年也是颇有事迹可陈,父亲身死后又继承其郡公爵位,如此显赫家世身份,仍能耐住性子任劳任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消了那些世家出身或是馨士馆中选拔出的年轻官员们自命不凡、自以为大才卑用的不忿念头。
各项军务虽然繁忙,但却胜在条理有序、一切都能有条不紊的运行,省去了杂芜繁琐的梳理,所以在忙碌了两个多时辰之后,温放之便得于空闲,将处理完毕的诸多文籍封存而后便离开这座行帐,转向自己的宿处而去。
温放之所居住的营帐位于大将军行营东侧、渭水河谷近畔的一座中等规模的坞壁,这里虽然也是风冷酷寒,但胜在环境幽静,免于喧嚣自扰,能够保证充足的休息。
行到营门前,温放之便发现有一道望去比较熟悉的身影正在左近流连,再到近前一瞧,才发现乃是慕容恪,他便笑着打声招呼:“玄恭兄何以徘徊于此?”
听到温放之的声音,慕容恪脸上顿时流露出些许惊喜,转身行上远远便拱手道:“此行正为访见弘祖,不意竟在道左相见。看来今日我这恶客,你是回避不了了。”
“贤兄这么说,我可要有不满了。我这浮躁闲人,最恐座上寂寥,又怎会将人目作恶客。”
温放之佯怒打趣一声,而后便上前拉住慕容恪手腕,邀其同行入营。
慕容恪南来最初,便是温放之负责接待。后来虽然温放之丧居建康数年,彼此不得相见,但慕容恪也一直殷勤维持着这份交情,每逢年节都要专程派人送礼拜望,从无怠慢,所以这份交情也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疏远,几年下来反而有所增益。
当然温放之也明白慕容恪何以如此待他,也不至于因为这样一份殷勤便将慕容恪引为推心置腹的知己。
毕竟虽然他父亲已经不再,但荫泽仍是浓厚,他本身便是大将军良友旧从,他的弟弟温式之又与大将军同为帝婿连襟,就算喑声丧居数年之久,门下也从来不乏走动殷勤之众。
两人同归温放之宿处各自落座,温放之才开口叹息道:“哀居年久、绝迹人前,旧时相好也渐有疏远。但玄恭兄久来都不弃我,我也是因此感念良多,可惜目下戎行简居,也实在难作盛宴款待贤兄,还望玄恭兄不要怪我失礼。”
慕容恪闻言后连忙摆手道是怎会,而后又颇为关切的询问温放之近况如何,言辞之间甚至不乏几分谄媚。
这也实在难怪他如此,因为他虽然身在中州年久,也结交了一些人脉,但是因为身份特殊,这些人脉当中真正能够达于行台上层核心的唯有温放之一人而已。这几年他之所以被叔祖慕容运挤兑难堪,其实也与温放之服丧不乏关系。
沈大将军执掌行台,就算对慕容恪有几分另眼相看,但是因为公务繁忙,也不可能时常召他会面闲谈。而没有了温放之这一条路径,他能够见到沈大将军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即便偶见,也都是在一些公开的场合,乏甚深谈的机会。
所以对于与温放之的友谊,慕容恪也是非常的看重。尤其他今次的布划,若是少了温放之的认可与配合,更加没有成功的可能。
双方小作寒暄后,慕容恪也看出温放之眉宇间不乏倦色,便也不再作更多客套,长叹说道:“温公辞世,王业痛失重臣,海内也多悲戚。可惜我并非从容体格,不能亲望拜谒凭吊,至今想来都觉乃是扼腕憾事……”
温放之听到这里,眉头便微微皱起,慕容恪此来何意,他大约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因此便有些不满对方刻意以父亲之死来撩拨他同情感慨之心,因此语调也稍微变得冷漠起来:“为人子者,不敢妄论父事。但命有修短,俱从造化,大凡能得无愧不虚,已经算是一幸。骨肉永别,诚是剜心之痛,惟求秉承遗志勿失,不敢再频思穷扰祖灵,以自伤为美。”
听到温放之这么说,慕容恪便有几分尴尬,沉默片刻之后才又开口道:“弘祖你能有如此豁达进取心迹,我也实在钦佩、欣慰。名父之子,果然不同寻常,更非我这种庸质俗流能比。”
“还未请问,玄恭兄今日来访为何?若有什么疑难短困,还望直言勿作见外。”
被人撩起丧父之痛,温放之心情也变得低落起来,更加没有心情再作什么无聊寒暄,索性直接发问道。
眼见温放之态度隐有变化,慕容恪也是暗悔失言,他目下手头可供借势借力的途径委实不多,稍有偏差便有可能空谋一场,因此心情也变得有些患得患失。
“我这远乡孤客,何幸能得元勋门户眷顾不失,此情诚可铭记心扉,永世不忘!”八壹中文網
慕容恪自席中立起再作深拜,讲到这里眼眶已经微微有些泛红,确是已经不乏动情,但感激温放之关照之外,更多的还是感怀自身处境之艰难凄楚。
“今日来见,确有一时请告弘祖。但除本身忧患之外,也的确是感怀温公壮节盛名,希望能为弘祖你稍作一二补益。”
讲到这里,慕容恪便直起身来,眼见温放之隐有触动和好奇,便才又开口道:“今次随军西进以来,所观王师壮迹种种,我虽边蛮胡从,但也深受鼓舞振奋,庆幸社稷复兴有望!大将军仁勇高标,收复关中已无阻滞,扫荡虏庭,平复河北也是指日可待!我这无用废躯,也是深盼能够为王师壮行稍作尽力。”
“我家虽是边蛮门户,但也是久荷王命嘉赏,此前数年,独支辽边之余,也多奋力助战王事,以求能够稍分羯国军力,以缓中原危局,不惧因此积怨羯国。如今王师壮势大成,河北石逆也必知其势已经难久。如今王师军用偏重西边,我视弘祖为知己,也就不讳言胆怯畏惧心肠,石贼得缓于南面疾困,我是真恐他凶焰复炽,趁此间隙弄武辽边残杀我家……”
果然如此。
温放之听到这里便微微点头,更觉大将军对各边局势人心实在了解入微。但他脸上还是流露出几分为难:“原来玄恭兄所困在此,这倒是让我不知该要如何应答了。玄恭兄你也知我久离职事,目下各方态势更是所知不多,玄恭兄你若只是小困在身,我是无论如何都要助你。但若困于军国重务,我也实在不敢妄言,以免误人自误。”
“弘祖你肯听我稍作心声吐露,我已经是大感欣慰。至于王师兵用何方,我又怎敢以私情扰动大将军思谋。”
慕容恪闻言后便颓然坐下,端起面前茶杯一饮而尽,颇有一种以茶代酒消愁的萧索感:“只是念及乡土重灾不远,我心内也有万刀脔割之痛。其实我家不惧羯贼凶势,守土自强,也已经预料到会有此种下场。若只是亲族血肉丧失之痛,唯死战求烈而已。但辽边各境多有晋民游食依庇求生最终却又相抱共死,我家也实在罪过深重……”
“所以我想请弘祖你代我恭告大将军,希望大将军伐逆之余,能够派一才力能臣旌节北行,将辽边晋众并边中野胡广作招抚集整,稍扼贼势之余,也能惠赠那些可怜生民活路一条。”
讲到这里,慕容恪又抬头望向温放之说道:“其实我是深盼弘祖你能为此事,往年温公南行,扶立正朔于江表,如今弘祖你承命抚边,拯救万众于边陲,父子继力,出入忠勇,诚为此世壮阔佳话!而我也愿毕尽全力,相助弘祖创建殊功,生死相扶,全此知己良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