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圣诞节的夜晚,伦敦詹姆斯广场的查塔姆大厦依旧灯火通明。此时,中日朝与苏联已经正式对外宣布四国将签订一份反侵略互助条约,以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下各种的危机,并增加诸国之间的互信。这虽然仅是亚洲地区的条约,但对整个世界局势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为此,外交大臣艾登爵士要求皇家国际事务协会提供一份评估报告。
自1920年成立以来,皇家国际事务协议的会员遍布政商学三界,短时间要集中诸多会员并无易事,但事态紧急,米尔纳小组的实际领袖、协会创始秘书莱恩内尔·柯蒂斯还是通知协会在伦敦的骨干会员前来。
“先生们,情况……”会员到齐后,满头金发的柯蒂斯开始通报情况,不过想到协会之前对中国国际政策的判断,他又想到了研究部主任阿诺德·约瑟夫·汤恩比,可他却不在这里。“阿诺德在哪儿?”柯蒂斯看向研究部的另一位历史学家德库普兰教授,
“不出意外的话,他此时应该在德国。”德库普兰教授笑道,“德国总理戈林希望授予他一枚总理勋章,当然,也许他正在回来的路上。”
作为对英国国策影响至深的皇家国际事务协会,普遍认为经历上一次战争后的德国已摆脱了‘亚细亚式’的,重新回到了西方文明,同时基于法国逐渐在欧洲事务取得强势地位,因此协会认为应该扶持德国使其能平衡法国。正因如此,皇家国际事务协会的会员普遍受到德国戈林政府的欢迎,汤恩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戈林接见的。
听闻曾准确预测政策的汤恩比不在,柯蒂斯有些失望,这时见他语塞的菲利普·科尔问道:“爵士,有更确切的消息吗?我希望这对我接下来的任期有帮助。”
为了加强英美团结,菲利普·科尔已经被内定为下一任驻美大使,也许明年,最迟后年他就会前往华盛顿赴任。所以他才这么问。
“目前能了解到的只有……”柯蒂斯回想着从军情六处转来的情报。“杨竟成访问苏联,他在克里姆林宫与斯大林相谈甚欢,据说两人曾单独交谈三个多小时,没人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但结果就是。斯大林被他说服乐意与东亚同盟签订所谓的反侵略互助条约……”
“那么,条约的期限是多久?具体又包括什么内容?”星期日泰晤士报主编亨利·文森特·郝德森问道,“也许这并不是坏事,最少中国人已经确定他们要在太平洋发起一场战争,所以他们和布尔什维克签订了这么一份互助条约。”
“条约的期限和内容在公布前我们无法得知。即使通过秘密的办法取得,也应该是在数个月之后,如果缔约国对此保密的话。”柯蒂斯道。“先生们,我们现在要讨论是这对不列颠将会有何影响?我们在亚洲的各个殖民地是否意味着不再安全?”
“爵士,如果按照阿诺德的判断,”说话的是与汤恩比同校的德库普兰教授,“我认为这仅仅是中国人的一种应对措施,海军裁军会议失败后,美国的舰队规模正在扩大,而中日双方仅仅做出开建四艘超级战列舰的决定。这还不到美国国会批准的第二次文森法案金额的三分之一,他们必须要稳定自己的后方,也就是苏俄。”
“稳定住后方同样可以解释为为了更好的进攻,教授先生。”主编赫德森笑道。他喜欢有轰动效果的新闻,如果把中日朝和红色俄国签订反侵略互助条约解释为自保,这明显不符合读者的口味。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中国人是野蛮的、邪恶的异教徒,他们窥视着文明世界的一切,苦心孤诣的用文明世界的科技武装自己,以求突然发动袭击,夺取西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如果为了进攻。那为何中国人不与日本、波兰、德国一切夹击俄国?不要忘记了,巴库油田与中国领土仅仅一海之隔,而上一次中俄战争也显示,中队的战斗力明显高于布尔什维克红军。他们完全可以占领伏尔加河入海口旁的阿斯特拉罕。就像上次战争那样,而巴库是俄国唯一的油田,一旦占领阿斯特拉罕切断原油供应,整个布尔什维克战争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先生们,如果说上一次战争是钢与煤决定了战争的胜负,那么下一次战争就是钢与油决定战争的胜负。中日德波夹击俄国。胜利的可能性大于百分之八十。而如果他们南下占领各国殖民地,则会受到整个文明世界的抵抗,我不认为杨竟成会那么愚蠢。”说话是约翰·戴维,很少有人知道他确切的背景,除了柯蒂斯。
“这么说我们在亚洲的殖民地是安全的?约翰。”柯蒂斯看着他问。
“如果我们恪守中立,那当然是安全的。中国人还没有疯狂到对两个世界大国宣战。”约翰·戴维道。“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如果东亚同盟真的和美国发生战争,他们绝不能胜利。如果胜利,我们在亚洲的利殖民地肯定会全部失去,亚洲将成为中国人和日本人亚洲。”
“我完全赞同这一点。”未来的驻美大使科尔点头。“对不列颠而言,最好的办法是他们两败俱伤,太平洋重归平静,而真要有一方胜利,那只能是美国。”
政治家们在讨论,主编赫德森则将此一一记录,他相信明天的报纸会引起轰动性效果。柯蒂斯对他的行为不以为意,按照查塔姆规则,他所引用的任何观点都不能注明观点的发言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柯蒂斯看向诸人,每次他问这句话时都有种感慨决定全世界命运的仅仅是极少数人,只有他们能左右世界历史的走向。
“东亚同盟必须得到遏制!”约翰·戴维无比坚定的道。“我们赋予中国的责任是维护西方在亚洲的利益而不是要他摧毁那些利益。杨竟成以及历任中国政府确实恪守国际条约,但包括缅甸在内的南洋地区,历史上曾是中国的保护国。东亚同盟的强大就意味着中国最终会夺回这些地方,甚至很可能夺取整个印度以及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这些都是亚洲的领土,而中日以后则是亚洲的领导者。
发生这种事情并不遥远,较为保守的估计是二十年后亚洲将会发生全面性的独立战争。最乐观的估计也表示三十年后我们将全面失去亚洲殖民地和经济利益。庆幸的是美国也不愿意看到在太平洋西岸崛起一个强大同盟,虽然此时他还未走出大萧条,但没有走出大萧条的原因,不少美国人认为是因为中国产品的竞争。
先生们。就像扶持德国平衡法国一样,我们必须提醒美国,让他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工人正在抢夺美国人的面包,中国农民是造成无数美国农场破产的罪魁祸首,中国历年的外贸顺差使得他有足够的资金而不需借欧洲或美国的外债建设自己的工业。而不断发展的工业又让他可以建设一支不逊于日本的远洋海军,使太平洋失去往日的平静。
法国需要平衡,中国则需要遏制;欧洲需要和平,亚洲则需要战争。这才是我们应该督促国王陛下政府所做的事情,而不是让他们整天关注辛普森夫人。”
听闻戴维提到辛普森夫人,在座诸人苦笑后全都摇头。国王宁愿为迎娶一个美国二婚女人而放弃王位,这是震惊英国朝野的大事。上个月,国王已经宣布退位,王位将有他的弟弟继承。
“那么……这个怎么样?”作为主编的赫德森举起他所写的一张白纸,上面是三个大写的单词和三个巨大的感叹号:war.is-ing!!!“内容上。我想解释为中日和俄国签订反侵略互助条约最终目的是要在太平洋或者南洋地区发动一场夺取殖民地的战争。法属安南、美属菲律宾,以及不列颠在这一地区的殖民地都是中日军队夺取的对象,这里供应者全世界所需要的橡胶和锡,还有产量丰富的东印度油田,以及数以百万计的中日移民……”
文人的想象力总是无边无际,但赫德森这么解读中日和苏俄签订的反侵略互助条约也无不可,毕竟他说是都是事实,唯一的错误就是把防守和进攻混为一谈,但在战争来临以前,谁知道这是防守还是进攻?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菲利普·科尔笑着点头。“不过这是针对公众的,我想知道不列颠在这场战争中应该如何自处?是加入美国,还是保持一定的中立。”
“当然是保持一定的中立。”约翰·戴维道,“我们并不需要对美国承诺什么。如果中日真的只建造四艘超级战列舰的话,胜利的一方绝不会是他们而应该是美国。我们要做的是为美国提供一些便利,比如确保战争中美国橡胶和锡的供应……,这些就足够了。”
“是这样吗?”科尔又看向主持会议的柯蒂斯,他知道柯蒂斯背后还有一些人。
“我对此完全赞同。”柯蒂斯笑道,“如果像阿诺德预料的那样。中国人不会进攻我们的殖民地,我们当然没有必要介入战争,保持一定程度的中立即可,就像三十多年前一样。”
“爵士,我必须提醒您的是,中国和日本绝不是西班牙。”听闻柯蒂斯说到三十多年前美西战争,德库普兰教授再次表示研究部的观点,“美国未必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那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加入美国一方?”柯蒂斯问道。
“我没有这么说。”德库普兰教授摇头,“我只是要提醒,中国和日本不是西班牙,也不是清王朝。战争很可能会持续数年,甚至永远也结束不了。不要忘记中国是大陆,美队无法深入大陆消灭中队……”
教授如此表态让主持会议的柯蒂斯略略皱眉这是协会的月经话题了,即中日是否会投降。研究部一致认为在东方文化中,投降是一种耻辱,因此,中日海军即使被美国海军消灭,他们也不会投降,除非美队彻底占领整个国家。可这却是难以办到的,这个领土面积达五百八十万平方英里(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六亿的国家,势必要派出西方所有军队才能彻底征服。但为这种征服所支付的花费将是天文数字。
而以约翰·戴维为代表的部则认为,可以像统治印度一样扶持亲西方的当地政权来瓦解战败政府的抵抗。这是有理可循的1900年各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扬子江流域的省份就宣布独立,一些大人物还在沪上成立中国国会。并推选早前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为总统。
约翰·戴维的观点是经验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认为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将基于现实利益做出利己的判断,所以投降是现实且自然的选择;而研究部的汤恩比则强调文化和历史对民族的影响,这也是东方有别于西方的地方。如果说在1900年存在西方各国征服中国的机会。那现在这种机会肯定没有了。
此时的中国崇尚的不是西方而是他们自己的过去,他们认为西方文明是衰亡的文明而不象以前那样认为它是进步的、科学的文明。这种文化取向上的转变虽然得益于杨竟成以及历届中国政府的推动,但更重要的是上次惨烈的欧洲战争让东方普遍对西方文明感到失望,他们认为西方的进步是杀人的进步,西方的科学是杀人的科学,仅此而已。
文化上如此,中国的国内政治也比清王朝任何时期都稳定,虽然国会不时有暴力打斗事件,但绝大部分人都满意眼下的现状,这有些类似日本明治时期。如果在中国明确采取守势情况下发动战争。进攻者将遭受全国六亿多人齐心竭力的反抗……
柯蒂斯想着这种每个月都要来上一次争论,赶紧打断德库普兰的发言,“教授,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不列颠应该采取何种策略,而不是讨论美国是否能征服中国。”
“那我就无话可说。”德库普兰教授遗憾的摊手,他和汤恩比一直认为不应该挑起中美之间的战争,可讽刺的是他们的学识不断被柯蒂斯运用以挑起矛盾。唯一的安慰是他这么做是为了不列颠的利益,不然他和汤恩比将无颜以对那些热情接待他们访问的中国人。
查塔姆大厦的灯光半夜才熄灭,而这些先生们如此费尽心力的努力第二天便在罗斯福总统的办公桌上体现:从纽约时报到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再到纽约先驱论坛报,最后到华盛顿时报。每一份报纸的头条都是战争或战争即将来临。
“总统先生,都不是好消息。”秘书霍普金斯先是对推着轮椅的第一夫人埃莉诺微笑,而后才把这些报纸交给罗斯福总统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每天都要看六七份报纸。而白宫每个星期都会收到上万份信件。
“哦!上帝。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看到报纸头条全是‘war’,罗斯福不由推了推夹鼻眼镜,半真半假的感叹了一句。其实他昨天晚上就收到了关于苏联和中日朝将签订条约的消息,这并不让他惊讶。他唯一有些不悦的是苏联人刚刚获得两亿美元贷款,并被许可采购一些先进的多刀多轴机床。“看来只有上帝的子民才可信任。”他感叹了一句。
“总统先生,部长们都到齐了。”霍普金斯汇报道。这是昨天晚上收到中日朝将与苏联签订条约的消息后由罗斯福吩咐的。
“很好。”罗斯福低语了一句,轮椅在妻子的推动下前往椭圆形办公室。
“先生们,中国和日本正准备对我们发动一场战争……”罗斯福先声夺人的将膝盖上的报纸拍了拍,视线从与会的官员脸上扫了一圈,并特意在陆军部长伍德林脸上停留了一下,他接着道:“我很怀疑我们的军队是否能保护美国公民的人身安全以及美国在亚洲的合法利益。”
时间越长趋向就越明显,战争部长哈利·伍德林完全是一个孤立主义份子,他惧怕和中日军队交战,而在他的领导下,陆军参谋部也拿出一个彻底放弃菲律宾的方案,这在当下看来是无法接受的。八壹中文網
“总统先生,也许这只是中国人只想稳定与俄国人的关系……”伍德林道。他知道自己越来不讨总统喜欢,很可能下一届内阁将不再有自己的位置。
“真的吗?”罗斯福看着神情局促的伍德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就要感谢上帝了。”他说完转头看向海军部长斯旺森:“我想知道对中国和日本的超级战列舰。你们有什么对策?用飞机炸沉它们吗?”
中日居然要造六万多吨的战列舰,听到这个消息海军部的人全被吓了一跳,特别是主炮的口径居然超过450mm。不过好在海军也有六万吨战列舰计划,只是主炮口径暂时只有406mm。
“总统先生。这就是我们的应对策略,蒙大拿级战列舰。”海军部长斯旺森拿出一份战列舰草图递给罗斯福。“只是因为巴拿马运河太窄,战舰只能从南美合恩角绕行。”
“部长先生,难道用飞机不能击沉战列舰吗?”罗斯福扫了一眼设计草图,而后问出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海军内部所不断争论的问题。
“总统先生,就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斯旺森道,他知道总统是一个航母派,所以心平气和的举起了例子:“数个月在东非发生的海战中,中国和日本的舰载机对意大利人的军舰毫无办法,而中国还被意大利海军击沉一艘大型航母。这说明能对付战列舰的只能是战列舰,飞机确实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武器,但它要完全取代战列舰,还需要不少时间。”
“你们打算建几艘蒙大拿级?”听闻飞机不可行,罗斯福不得不对设计草图重新细看起来。
“如果要形成压倒性优势。这需要六艘。”斯旺森道。
“但衣阿华级已经有了六艘。”罗斯福道。
“总统先生,中日的超级战列舰装备了九门460mm口径主炮,炮弹射程超过四十公里。”斯旺森背咏着做梦都不会忘记的数据,压力甚大。“而我们的主炮口径只有406mm,并且每艘只有八门主炮……”
“好吧。”在斯旺森的念叨中,罗斯福最终妥协。不过之后他还是问道,“我记得中国人向来推崇航空母舰,可这一次为什么要和日本一起建造四艘天津级战列舰?”
“总统先生,我想这是受亚丁湾海战的影响。据说中国国会在交战后质询过有关人员,海军好几个将军因此撤职。”斯旺森说着情报部门传来的消息。似乎有些幸灾乐祸。“这次交战证明:海战仅仅依靠防护脆弱的航空母舰是不可取的,真想不通为何中国人连203mm次炮也要从航空母舰上取消。”
斯旺森着庆幸列克星敦和萨拉托加上还保留203主炮,而罗斯福的思绪再次飘远,他看着在坐的诸人道:“先生们。我越来越觉得放弃菲律宾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放弃菲律宾后我们只能固守夏威夷甚至是圣迭戈,而保留菲律宾我们则能在……”
放弃菲律宾是陆军三十多年来的坚持,海军虽然不愿意,也只能默许;在国会批准菲律宾十年独立后,陆军参谋部更建议总统逐步撤走菲律宾的部队,至1946年全部撤完。不料总统今日却想推翻三十多年来的‘共识’。伍德林当即打断道:“总统先生,我不得不提醒您:如果发生战争,我们无法守住菲律宾……”
“不,部长先生,菲律宾联邦一天没有独立,就一天也不能失去合众国的保护。”罗斯福同样将伍德林的话打断,“我们希望参谋部重现制定计划……”
“总统先生,这是不可能的。”伍德林再次坚持自己的观点,“菲律宾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每增派一名士兵,就等于增加一名俘虏,最正确的战略是放弃菲律宾,而后再夺回来。”
“也许你应该听听道格拉斯怎么说。”罗斯福笑道,拿出一份来自菲律宾的计划。(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