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丰年喜欢跟人聊互联网。
这个40岁的大个子,有着年轻人一样的激情。
今晚,江丰年感觉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知音。
谈起自己这么多的经历,江丰年颇多感慨。
“84年到86年,我在美国读政治经济学硕士。
学的是政治,我自己的性格一点都不政治。
87年我回到宝岛,在政府的经济部门工作。
结果不到半年,我就辞职了。
实在看不惯政府单位的那种官僚习气。
后面,我又去证券公司,跟朋友做公关公司。
那两三年一直都不顺利。
一份工作干不了半年就辞职。
亲戚朋友对我也没信心了。
说我不能吃苦,没有定性,没有责任感,不会做人。八壹中文網
我自己也不断反思。
我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不是的,我只是不愿妥协,不愿将就。
不喜欢过着平淡又没有压力的生活。
89年,我又去帮我太太做杀毒软件。
那时候,她的公司还不到10个人。
结果我们运气很好,两年就将公司做大了。
我们的产品在宝岛占到了9成的市场份额。
后面,我就提议要去美国做市场。
要有全球化的视野,要做全球性的公司。
不然迟早会被强大的美国公司干掉。
可惜,没有人支持,也没有人理解。
95年,我又辞职了,一切归零。
去了美国,又从头开始。
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东奔西走,没有头绪。
直到96年到了硅谷,跟几个朋友交流。
才发现互联网可能是最好的机会。
硅谷有很多华人,大陆的,宝岛的。
很多人都有在美国留学的经历。
或者正在斯坦福和伯克利这样的名校留学。
我们在讨论做华渊网这个项目时。
杨志远的雅虎已经上市了,名气很大。
雅虎上市第一天,股票就升了253%。
我没有it背景,我更看重用户需求。
我坚持要做一家中文生活资讯网站。
为在北美生活的数百万华人提供一个线上平台。
华渊网后来的发展。
证明了我的想法是对的。
是互联网让我找到了真正的人生方向。
那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
互联网也是华夏文化复兴的一次机遇。
我一直在想办法关注华夏互联网的发展。
直到亨利先生为我介绍中华网。
看到这样一家网站,我很震惊,也很兴奋。
中华网专注于做内容,做线上新闻。
很容易留住用户。
这样的定位是优于雅虎模式的。”
赵睿又解释道:
“中华网创办之初。
网站定位就是向东规划的。
我们是新闻门户+搜索门户的模式。
中华网做新闻,百度做搜索。
这是公司两大核心的业务方向。”
汪志东也道:
“我第一次跟向东交流时。
他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分发资讯,汇聚人气。
流量就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
网站就是主要的流量入口。
线上新闻和互联网搜索。
就是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方向。
向东还提出,中华网要做成平台化的互联网公司。
新闻、搜索、免费邮件、中文网址、软件分发等等。
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流量入口。
这些项目之间还有相辅相成,相互导流的作用。
当时,我感觉深受启发。
现在,中华网的发展也印证了向东的构想。”
林向东微笑道:
“我不过是习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
就像我以前在报社做记者。
要为广告客户策划采写专题报道。
就会去想什么样的稿件才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互联网已经诞生快30年了。
从最初的科研学术交流,发展到现在的大众应用阶段。
互联网也进入了快速发展和传播的阶段。
这个阶段,我认为传媒属性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这就是我思考做一家新闻门户网站的核心逻辑。
将来,传统媒体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在时效、成本、技术、版面资源、传播速度和广度等各方面。
互联网都具有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巨大优势。
然后,就是互联网公司的平台化。
一个互联网平台,能够衍生出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有了上亿规模的用户。
巨大的人气流量会催生出很多商业模式。
就像丰年兄所展望的。
互联网是华夏文化复兴的一次机遇。
互联网世界,必定会有中文的一席之地。
当中华网做大做强了,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力。
我们在收获成功和财富的同时。
也能助推华夏文化在全球传播。
我相信,21世纪,华夏人会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央。
其中,互联网的发展会是一大推动力。”
众人热烈交流着互联网发展趋势。
林向东对互联网的认识,让江丰年不断赞叹。
最后,林向东开口定调了:
“我提议,华渊网与中华网合并之后。
公司增设一位副董事长,由丰年兄担任。
丰年兄同时继续负责华渊网。
由华渊网整合srsnet.com这个中文社区。
另外,建议华渊网改一个更为通俗的中文名字。
华渊网的国际域名是sinanet.com。
我建议从这个域名去考虑。”
江丰年解释道:
“sina这个名称。
我们取自于印地语的sino和英文的china。
sino的词义也是中国。”
众人一起思考着,汪志东眼神突然一亮:
“我建议sina音译为新浪。
互联网是新兴科技潮流,新浪二字比较通俗。”
“新浪这个名字,形象又贴切,我感觉很好。”
林向东笑着率先鼓掌。
众人也跟着鼓掌表示支持。
林向东又道:
“另外,sinanet.com和srsnet.com整合之后。
我建议再注册为sina.com这个域名,更简单易记。
同时,新浪要保持独立运营。
我们公司可以划分为两大块,相互独立。
中华网在华夏境内发展,主要受众就是国人。
新浪在海外发展,主要受众是海外华人。”
江丰年微微皱眉道:
“还是两家公司的格局,分开发展?”
林向东点头道:
“丰年兄,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数据资源会越来越重要。
特别用户信息等数据,可能会成为国家级的资源。
将来,国与国之间,在互联网产业上必然出现激烈竞争。
中华网、百度等项目的服务器要放在华夏境内。
华渊更名为新浪网之后,服务器依然放在美国。
我们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
将来要改为一家控股公司,比如叫中华网控股。
我们在华夏境内的实体公司是中华网信息科技公司。
在海外的实体,就是新浪公司。
新浪的注册地在美国。
相当于我们在美国建立一个桥头堡。
依托于这家公司,新浪可以在美国建立根据地。
然后逐步在海外市场发展。
将来,等新浪发展到一定程度。
还可以分拆出来,单独上市。
如果两家公司完全合并在一起。
业务和经营管理完全整合。
未来,或许会出现很多麻烦。
要知道,华夏有独特的社会制度。
将业一旦和美国产生正面竞争。
很可能波及到企业的运营管理。
所以,新浪很有必要相对独立的发展。
特别是用户信息等数据资源。
不能和中华网的数据资源混合在一起。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
华夏的国情和市场特点,都与海外市场大不相同。
比如,我们现在开通了china.com这家网站。
很快就要在魔都、京城、江城、蜀都等区域中心城市开通地方站点。
将来,全国主要城市都要陆续开通中华网的地方频道。
这是华夏目前各个区域发展现状所决定的。
按经济发展水平,华夏内地可以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
东部地区是出口型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是以矿产等为主的资源型经济。
目前乃至将来20年左右。
华夏经济的区域性特征都会比较明显。”
林向东提出这个建议之后,众人都陷入了思考。
很快,汪志东、赵睿和蔡宗信都表示赞同。
林向东又补充道:
“丰年兄,我们将全球市场分成华夏和海外两大块。
中华网在华夏发展,因为这个市场未来潜力够大。
新浪网依托于北美,逐步在全球发展。
两家公司相对独立,各有各的发展空间。
我们同时也会支持新浪在海外的发展。
两家公司在业务和运营上相对独立。
在产品、技术、研发和人才团队等方面。
都可以展开深入合作,资源共享。
将来,等新浪网分拆出来单独上市。
才是最为有利的发展格局。”
江丰年认真想了一阵,点头道:
“这种模式,我感觉可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