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华军的冲锋,早已胆寒的清军顿时崩溃了!
“妈呀!逃啊!”
“败了!逃啊!”
多铎看到这一幕顿时傻眼了!脑海里浮现出四个字--兵败如山倒。
多尔衮绝望的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败了。
“王爷,我们撤吧!”多尔衮身边的亲兵催促道。
但此时多尔衮正陷入深深地自责中,根本不理会亲兵的催促。
“快,保护摄政王离开!”多铎在一旁大声喝道。
多尔衮的亲兵这才搀扶着行尸走肉般的多尔衮上马向北京方向逃窜。
“快,追上去!”叶有为催促着将士们努力追杀溃兵,这是扩大战果的最佳时机。
大华军对清军溃兵穷追不舍,多尔衮和多铎带领的骑兵直接扔下步兵一路逃向北京城。
等叶有为带领大军追到北京城下时,得知多尔衮和多铎已经带领顺治小皇帝越过长城向北逃去。
“他们这是向当年的蒙元朝廷学习啊,准备去漠北放羊了。”叶有为打趣道。
“我们还要不要继续追击?”曹虎问道。
“我们这一路骑兵不多,恐怕不一定追得上,还是等马参谋长他们那一路跟我们会合之后再说吧!”叶有为打算先巩固一下已经收复的地盘再作下一步打算。
这一战下来,大华军打死打伤清军2万多人,俘获清军6万多人,而大华军伤亡不过4千多人,可谓是大获全胜。
清军在北京的人马不过12万,一下子损失了8万多人,北逃的清军不超过4万人,不过北逃的清军骑兵占了很大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吴三桂和李率泰等大小汉奸全部死于乱军之中,都没有抓到活口。
之所以是这样的结果,主要是李向东特意向叶有为关照过,对于吴三桂这样的汉奸,没有必要留活口。
没过几天马天佑带领的山海关大军终于赶到北京城。
当他得知多尔衮和多铎已经带领顺治小皇帝越过长城北逃,决定亲自领兵继续追击清军,不能让清军为祸漠南。
“那你打算带多少人马去追清军?”叶有为问道。
“清军残部人不多,也就将近4万人马,我带黄君浩部和陈新茂部6万多骑兵去追就行了。你们清除关内残余的清军就行了。”
于是马天佑带兵北上追击清军残部,叶有为带兵清除关内的清军余孽。
李向东收到大华军收复北京的消息后大为高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满清朝廷的北逃标致在清军争夺中原失败了,大华军总算是统一华夏汉地十八省的基本盘。
多尔衮和多铎带着满清皇室北逃之后,山西和河北残余的清军余孽纷纷主动向大华军投降,大华军迅速平定了华北地区。
马天佑带领6万多骑兵,一路追击清军,多尔衮和多铎为了加快逃跑速度,竟然扔下了行动速度慢的老弱妇孺,径直向黑龙江方向逃去。
马天佑最后只抓到一些老弱妇孺的皇室人员,让多尔衮和多铎逃到了黑龙江一带,甚至失去了他们的踪迹。
马天佑只得带着部分俘虏回转北京。
自此大华军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只剩下西藏、新疆、黑龙江、吉林等地区还没统一。
李向东打算先稳定国内局势,恢复经济,再慢慢统一这些地区。
国内经历这么多年的战乱,民生凋敝,急需尽快恢复正常的经济生活次序。
首先是要决定把京师定在哪里的问题。
有的人主张定都北京,像朱棣那样天子守国门,而且北京在元明时期都是国都,定都北京合情合理。
但有也不少人反对,理由是北方经过清军多次入侵,经历长时间战乱,经济凋敝,养不起太多的人口,定都北京势必需要从江浙运粮,增加国家负担。
有的人主张定都南京,南京在明朝开国之时就被定为国都。
而且南京就在长江边,水路运输发达,有利于运输粮食供给庞大的京师人员。
也有人主张定都西安、洛阳这样的地方,理由是有文化底蕴。
也有人建议就在武昌定都,理由是地理合适,正好处在华夏的正中间,利于跟地的联系。
各执己见,谁也说不服谁。
最后李向东拍板定都南京,理由是水利运输发达,利于运粮,地理位置不偏北也不偏南,就是有点偏东。
而且南京地处经济发达江浙地区,是主要的粮食产区,有利供养数量庞大的行政人员。
最终大华军定都南京。
定都南京后,李向东决定封赏有功之臣,兑现以前的承诺。
李向东把早已准备好的封赏诏书发了出去。
封王名单:马天佑、叶康杰;
封公名单:方鹏飞、叶有为、姜继海、吕政宪、梁仁新、丁立诚
封侯名单:王绍辉、张春昊、叶康成、许森、蔡云杰、曹虎、刘启龙、黄君浩、李岩、沈子衡;
封伯名单:黄龙、杨嘉谟、贺一龙、贺锦、马大海、陈新茂、郝摇旗、黄松、祝翔、李定国、徐良。
其他爵位的封赏另有行文。
马天佑和叶康杰都是合伙人的身份带兵加入大华军,封王实至名归。
封公的人员里以武将为主,像方鹏飞、叶有为、姜继海等人,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将领,都是李向东手下的得力干将,为大华朝的建立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封公的文官有梁仁新、丁立诚,他们两个也是大华军的元老,一直在后方默默付出。
封伯的名单里大多数是一些总兵官衔的武将和重要的文职人员。
就在李向东大封群臣之际,叶康杰、马天佑、方鹏飞、叶有为、姜继海、李岩等人却纷纷提出辞官奏折,希望能归隐田园。
这让李向东疑惑不已,现在天下初定,整个国家百废待兴,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辞官呢?
难道是想以退为进?
叶康杰和马天佑已经封王了,还能怎么再进一步?
李向东于是召来马天佑打算好好谈一下,干得好好的,干嘛要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