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天庭小官下凡记 > 第一百零九章:祭拜家庙繁文缛节

第一百零九章:祭拜家庙繁文缛节(1 / 1)

正月初五,是拜家庙的时节。八一?中文网w1w?w8.?8?11zw.com

这天,王之正骑着马,护着父亲崇国公的车驾,与叔父王宴三人一起直奔京郊南山家庙而来。

这天天朗气清,虽然寒冷,可是天空湛蓝,王氏家庙静静的座落在南山脚下,诉说着王氏一族的光荣血脉。

崇国公府是明成祖朱棣敕封的名门望族。

第一代崇国公是跟随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的武圣公王舜。

王舜一生戎马倥偬,十六岁开始跟随明成祖朱棣征战,连续征战二十多年,战功赫赫,从攻打蒙元残部,到靖难之役,再到跟随朱棣征讨北元,对成祖忠心耿耿。成祖曾经抚着王舜的后背说:“王舜啊,王舜,你是个忠臣啊,跟着我南征北战,一生不曾轻闲啊!”

王舜因为劳累过度,四十二岁就病逝在北征的军营,马革裹尸而还。

为了回报王舜的忠诚,成祖命崇国公王舜嫡长子王毅继承爵位。并交待子孙后世要善待王家,崇国公世袭罔替,永不虢剁封爵。

第二代崇国公就是王舜嫡子王毅。

第三代崇国公是王毅的嫡长子王高识。第四代崇国公则是大名鼎鼎,跟随英宗征伐瓦喇、辅佐景帝,参加京城保卫战屡立战功的前禁卫军大统领王孝成。

第五代是王贤素。

第六代是王忠伯。

王忠伯是王之正和辽东经略王之臣的曾祖父。王之正和王之臣就是在这一代上分家的。

王之臣的祖父王敬成是庶出,而王之正的祖父王敬易是嫡子。

第七代是王之正的祖父王敬易。

天启元年,王敬易病逝,传位于嫡长子王安,即现任崇国公,王之正的父亲。

王安就是第八代崇国公。

王之正跟着父亲崇国公王安,叔父王宴,到了家庙,周成、周功一左一右扶着崇国公下了轿子。

刚一到家庙门口,就看见了二十多个族叔族伯,还有四五十个堂兄弟们,俱已经在门口聚集,一边等待崇国公一门,一边闲聊。

王之正眯着眼睛一看,竟然看见了自己的堂兄,辽东经略王之臣,还有黄宗羲。黄宗羲冒认王之正的堂弟王之义,所以也跟着他“父亲”来到了家庙。

看到了崇国公父子来了,族人们纷纷上前给崇国公王安行礼。

崇国公笑盈盈的接受了兄弟们和侄子们的行礼,接受了礼节,崇国公赶紧抬抬手虚扶着族人们起来:“诸位兄弟,侄儿们请起吧,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必拘礼。”

大家簇拥着崇国公拉家常,给崇国公一个一个请安,贺喜喜得嫡孙。

王之臣和王之义微笑着向王之正走了过来,王之正看了看王之臣,赶紧作揖:“兄长,您是专程回京拜祖么?自山海关一别,半年过去了,您还好吗?”

王之臣苦笑道:“哪里是专程回京拜祖,我与袁崇焕大人对于辽东总兵满桂的去留问题生争执,袁大人向朝廷上书要求将我调离辽东,朝廷信任袁大人,就将我调回京城。辽东经略一职暂时出缺。”

王之正闻言,一愣,想起来袁崇焕跟自己说话的时候,确实是有点过于刚愎自用,当时自己就判断过,袁崇焕一定会跟同僚生分歧。

王之正劝慰道:“兄长,你也不必灰心丧气,回京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辽东也很苦,您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该安享晚年了,回了京城,您正好可以休息休息。”

王之臣的儿子王良辅走了过来,王良辅二十三四岁年纪,看起来精明能干,他对着王之正一作揖:“拜见叔父大人。”

王之正呵呵笑着问王之臣:“这位是……?”

王之臣笑着说道:“这是我的三儿子良辅,一直在辽东跟着赵率教打仗,这次我回京,他也受牵连,跟着我一块儿解职回京。”

王之正盯着王良辅打量着,只见他剑眉星目,身体健壮,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骁勇战将,顿生好感。

王之正盯着素不相识的堂侄良辅感慨道:“良辅,良辅,栋梁辅臣,果然是名副其实!”

王之正笑盈盈地问王良辅:“良辅,你回京之后,任职的问题安置好了吗?”

王良辅很实在,他摇摇头苦笑着说道:“回叔父大人,没有,这次回京,户部一直没有下来委任调令,我赋闲在家,读书,习武,教子,虚度年华。”

王之正想了想,对良辅说道:“你愿不愿意进禁卫军?”

良辅抱拳道:“侄儿愿意。多谢叔父提拔。”

王之臣也大喜过望,抱拳道:“多谢大统领提拔犬子。”然后转头对儿子良辅吩咐道:“你跟着你叔父,一定要好好干,不要给他丢人,记住了吗?”

良辅诚恳的说道:“父亲大人放心,儿子一定谨记父亲大人教诲。”

王之臣点点头:“你下去吧。”然后呵呵笑着对王之正说道:“大人,回了京中,我才知道,原来京城形势已经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比起半年前,你的变化也真大啊。”

王之正轻松的笑道:“兄长,其实这半年来,我做禁卫军大统领,一直处于政治漩涡的中间,也不好过。不过,咱们家的小辈们,该用该提拔的,我都会提拔,你看咱们的小兄弟王之义,才十七岁,我就让他当了大刀营统领,诛灭逆贼许显纯那场战斗,他可是前锋啊!以后,之义,良辅,就是我的左膀右臂!”

这时候,崇国公府的幕僚兼文书崔舜高声说道:“各位族中兄弟、子侄们,我们开始拜祖吧。”崔舜作为司仪,站在一旁开始宣布:拜祖仪式开始。

国字辈的兄弟三十多人站成一班,由崇国公带领,走在前边,之字辈的兄弟们五十多人站成一班,由王之正带领,紧跟其后,良字辈小兄弟已成年的十人,则在王之臣的大儿子良庸的带领下跟在最后,从第一殿的太祖爷爷王舜开始拜起,一步一步开始焚香,叩祭拜。

各殿,上是历任崇国公的神位,画像,两侧则是历任崇国公的兄弟们的灵位和画像陪侍两侧,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在崔舜的主持之下,从第一殿拜到第七殿。

当七殿拜完之后,崇国公跪在最外边向所有祖先集体祷告。

作为嫡子,崇国公继承人得王安宣布,崇国公府喜添长孙。

王之正跪着抬头,看见父亲虔诚的说道:“列祖列宗英灵在上,第八世崇国公王安国,在此谨告列祖列宗:天启六年腊月二十六日,崇国公府世子王之正,喜添一子,由信王赐名良择,是为崇国公府第十世嫡长孙,列祖列宗保佑,嫡孙良择平安成长,光大家业!”说罢,崇国公带着诸兄弟子侄三叩。

别小看来祖庙宣布,这一宣布,王之正的儿子王良择,就成了崇国公的法定第三代继承人,也就是未来的崇国公了。

良择含着金汤匙出生,用现在的话说,良择不是官二代、而是官十代。而且生而注定将来是显赫富贵的国公爷。

祖庙的文书工作,是崇国公的叔父,王之正的六爷王敬恩兼任。

六爷王敬恩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书生,虽是崇国公叔父,却还没有崇国公年长,留着山羊胡,看起来活像一个教书先生,他是翰林院编修,进士出身,有一肚子墨水。是王之正爷爷辈里边最年幼的,按照王家传统,幼子掌管祖庙和族谱。

王敬恩在香案旁边的书桌上,拿起毛笔,在族谱上用钟王小楷,工工整整的记录下来嗣子良择的姓名,出生年月,生辰八字,父亲官职,母亲姓氏,外家(外祖母家)门第等基本信息。类似于当今社会上户口。

别小看这份基本信息,按照《大明律》,它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它将会呈报给专管京城贵族户籍信息的部门存档。

从清晨一直忙到中午,才算是拜家庙完毕,王之正一早上都觉得百无聊赖,无聊至极。

看到仪式终于结束了,王之正长长吁了一口气,终于熬过来了。

结束之后,崇国公吩咐伙夫已经把酒菜准备好,在家庙的客厅里举办宴会。

崇国公高高坐在最尊贵的主座上,王之正陪坐在下,其余爷爷们,叔叔们,兄弟们,则严格按照礼仪要求端坐在个人的位置上,包括一品大员王之正,二品大员王之臣,三品武官王良辅,三品禁军统领王之义这几个身居高位的官僚,也不得不规规矩矩坐在下。

今天是拜家庙,家礼大于国礼,所以不论官职尊卑,只论家族地位和辈分。

崇国公亲自主持宴会,整顿饭吃下来,王之正只觉得还不够累的慌,不但无聊,而且食不甘味,酒如白水。

一伺宴会结束,王之正马上骑着马带着堂弟王之义和新投靠他的侄儿良辅,还有其他三个在禁军当差的堂弟之秋、之铭、之澜,率先骑马回城了,吩咐周成、周功留下来照顾崇国公,崇国公便和一群王之正的叔叔伯伯们,坐着小暖轿恍恍荡荡,悠哉游哉地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回城。

进了城,王之正带着之义、良辅,三个堂弟之秋、之铭、之澜一起直奔养心楼,吩咐养心楼准备一桌酒菜,王之正作为大哥大,带着兄弟侄子们饮酒猜枚,畅玩了一下午。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2000乖女儿被我宠上天 真龙 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 逆天神兽之绝世帝女飒翻天 我要充钱 种田刷钱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 雾山迷蒙彩霞飞 重生之财色春天 捡了一片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