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起道:“你不用那么谨慎。我知道你不是一个谨慎的人。有啥说啥,不要有什么顾忌。”
江寒组织了一下语言,谨慎开口:“我县财政收入排名低,我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税源不足。”
“税源不足,主要原因是老税源不行了,新税源没培育。我们过去主要是依靠乡镇企业。但是现在,乡镇企业大多都不景气,好多都倒闭了。”
乡镇企业从八十年开始蓬勃兴起,成为各个地方的主要收入。
乡镇企业之所以雄起,其主要原因是国企这个老大不行。
乡镇企业随便生产出个什么东西,都能把国企的市场给抢过来。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效率提升了,加上固有的技术设备,乡镇企业只有少数冒尖,大多数都死掉了。
“一九九三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的财政调控能力增强了,而地方手头可支配的财政资源减少了。还有个规定是:企业所得税按行政隶属关系上缴,中央企业交中央,地方企业交地方。”
“因此,很多地方抢先一步,就想方设法发展地方企业,因为这个税不用上交。”
“各市、县就有动力创办价高利大的企业,各地烟厂、酒厂越办越多,很多地方只抽本土牌子的烟,只喝本地牌子的酒,这就是地方保护主义。”
高升起点头道:“你说得都是实情,的确是这样,现在是哪个县都有酒厂,竞争最激烈,大家的效益都不怎么样。”
江寒继续说道:“三河县不产烟叶,也就没有烟厂。三河酒不错,但是现在成了困难户。三河酒厂过去是县里的主要税源,三河酒厂不行了,县财政收入自然就塌了。”
“本地办的企业不行了,很多县就开始招商引资。”
“只要企业落到县里,税收就交到县里。各县尤其是偏爱重资产的制造业,一是因为投资规模大,对gdp拉动作用明显,二是增值税在生产环节征收,与生产规模直接挂钩。”
江寒说到这里停住了,因为他知道这样做带来的弊端。
因为增值税在生产环节征收,所以地方政府更关心企业所在地,而不是消费者所在地。
这种倚重生产的税制,极大地刺激各地竞相投资制造业、上马大项目,推动了制造业迅猛发展,短时间内促进了发展,但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地方为争取税收和大工业项目,不惜放松环保监督,损坏了生态环境,推高了过剩产能。
演化到最后就出现了各地的“土地财政问题”,房价居高不下,普通人根本承受不起,其实政府就是最主要的推手。
高升起道:“招商引资这一块,市一级还好讲,县里面太难了。以前的刘县长去南方招商引资,好不容易招来几家,其中一家还差点让你给搅黄了。”
高升起说的刘县长就是刘庆来。
刘庆来招的鞋厂要落户黄沟村,谁知道江寒把老板得罪了。
江寒一时摸不透高升起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所以也就没有解释。
“我去黄沟村看了,不错。要是鞋厂放在黄沟,的确是不合适。”
高升起这话等于是肯定了江寒那时的做法。
“黄沟村和平沟村的发展路子,是对的。我听说杨主席从三河县走的时候,专门去了一趟,也进行了强调:两个村的发展思路不能变。”
高升起道:“抓旅游不错,但是,旅游这个产业是富民不富财政啊。那些搞农家乐的,你怎么去收税?财政局总是说,苍蝇蚊子都是肉,但是农家乐跟企业不一样,没帐本没啥的,怎么收?派人下去收,人手也不够啊。”八壹中文網
江寒还是没吭声,抓旅游富民不富财政,那是因为旅游还不成规模、不成产业,政府没有把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
“好了,你出去吧。”高升起又揉起了太阳穴。
江寒退出高升起书记的办公室,感到高升起似乎也不是传闻中的那样不好相处。
也许是高升起对自己真的有好印象吧。
江寒想了想,是啊,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本。
因为黄沟村招聘副村长事件,市委周书记点名要表扬他,高升起也没有理由烦自己。
……
五天后,江寒也适应了高升起的节奏。
高升起和杨时锋一样,不用早接晚送,只是工作时间让江寒陪着。
几天之内转了好几个县直单位,江寒对各个部门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有时候,高升起在与县直部门座谈的时候,还会偶尔问江寒几句,江寒都回答得非常得体。
这下子,年轻干部们更是放心了。
江寒能让县委书记满意,就说明县委书记大概率不会再换秘书了。
要是江寒都不能让书记满意,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
江寒平时在公开场合绝不提县长张雅文一个字。
当然,江寒会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与张雅文交流。
因为当了秘书,江寒的时间基本不归他支配。
高升起的妻儿父母都在高平市,他晚上一个人住在莲花湖边的领导公寓,也不必那么早回去。
主要是刚到三河县,各方面的情况还不熟,工作还没有理顺。
所以,高升起晚上看文件到很晚。
饭堂的师傅都在等着,因为高升起晚上十一点多容易饿,每次就吩咐做一碗面条。
自从江寒当了高升起的秘书,大家慢慢感到了一种变化。
这种变化是县委书记和县长关系的变化。
从刚开始的针锋相对到现在的相对缓和,书记和县长还经常打电话沟通工作,在会议上两人配合得还挺好。
县委办主任刘庆福、组织部部长王书高、宣传部长李明贵等人对县长张雅文的尊重明显增多。
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关系渐趋缓和,主要是沟通越来越频繁,应该是江寒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大家印象当中,江寒一向就是个刺头人物,像一匹烈马一样难以驾驭。
没想到这匹烈马反而成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之间的润滑剂、调和油。
这种情况,几乎是县委常委们乐于看到的。
因为县委书记和县长之间团结,就可以把三河县的工作搞上去。
只有三河县的全面工作上去了,才可以得到市里的肯定,那么三河县就能多出干部。
这就叫做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干部。
说是几乎,是因为有例外。
这个例外的常委,是县委办主任刘庆福。
刘庆福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这时,固定电话响了。
刘庆福一看,是市里来的。
“谢秘书,稍等几天啊。江寒这小子居然会两面讨好!高书记都挑不出他毛病!这几天,我非得找个理由。要不然,不说你了,高书记都该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