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一直是皇家祭祀的地方,在山东泰安泰山南麓有一个泰山岱庙,俗称“东岳庙”,此庙宇就是历代帝王都会来的祭祀之所。目前,岱庙已经与故宫、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泰山岱庙创建于汉代,为泰山信仰的祖庭,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年),汉廷于博县境内建泰山庙(又名岱宗庙,后世习称东岳庙,即今岱庙的前身)。
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四月,武帝巡东莱,过祀泰山,于泰山庙中植柏千株,夹庙之两阶,是为岱庙汉柏之由来。
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兖州刺史李仲璇重修岱岳祠,并“虔修岱像(泰山神像)”,为岳庙设立泰山神像之始。
唐武德七年(624年),唐廷立制:东岳泰山祭于兖州,年行一祭,以立春举行。武周时期(690-705年),武则天命将岱岳庙(岱庙)由汉址升元观前(今岱宗坊西南)移建于今址。唐时于岱岳庙植槐,今岱庙唐槐院古槐传为唐植。八壹中文網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遣太子右赞善大夫袁仁甫等重修岳渎祠庙,此为东岳庙入宋后首次重修。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七月,创建天贶殿。十月,诏封泰山神为“仁圣天齐王”。宋朝,泰山庙会逐渐形成,尤以三月二十八日之东岳庙会为盛。
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东岳庙发生火灾,惟存门墙,堂室荡然,次年重修。金宣宗贞佑四年(1216年),岳庙因遭战火,殿宇尽焚,仅存延禧与诚明堂。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命全真教掌教宗师诚明真人张志敬修复重建。元末战事频繁,东岳庙再次被毁。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以“岳渎之灵受命于上帝,非国家封号所可加”,诏去泰山神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立碑岳庙诏告天下。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岱庙起火,正殿、门廊俱焚,仅存寝宫及炳灵、延禧二殿,古树、碑刻也多被毁,此后朝历时十余年始开工重建。
清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夜,泰安发生强烈地震,东岳庙配天门、三灵侯殿、大殿等墙垣坍塌。康熙十六年(1677年)重修竣工。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月,高宗东巡至泰安,谒岱庙登岱祀碧霞祠。高宗前后十次巡幸泰安岱庙,共题泰山诗百七十余首。
其建筑采用帝王宫城规制,规模宏大,周环1500余米,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总面积96000平方米。
岱庙共有八门。南向五门,即中为正阳,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西为见大。东门名东华,又称青阳;西门名西华,又称素景;北门名厚载,又称鲁瞻;各门之上均有楼,前门称五凤楼,后门称望岳楼。庙墙四角有角楼,按八卦各随其方而名: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北为乾,西南为坤。门楼、角楼均于民国年间毁坏。1985年重建正阳门和五凤楼,黄瓦盖顶,点金彩绘,富丽堂皇,高耸巍峨。1988年至1989年重建巽、坤二楼,五彩斗拱,飞檐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