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杜宇小眼睛眨巴眨巴,立马应声上前。
“末将对宣王殿下忠心不二日月可鉴,宣王殿下如亲临巴蜀,成都府上下必然侍奉殿下为主君,绝无二心。”
表完忠心之后,他又冲着李世默拜了拜。
“但正因为对殿下忠心不二,末将才会如实禀告。巴蜀之地,确如萧公子所说,不是龙兴之地。殿下如想当一方诸侯,巴蜀可护佑殿下几世。可殿下志在逐鹿中原,巴蜀断断不可久居。”
同理,巴蜀成都府不行,河东太原府就更不行。如今站在这儿的满朝老人都知道,公孙杜宇好歹是宣王殿下一手扶持上去的,尚且有种种拥兵自重的隐患。至于卫茂良,毕竟是故太子的舅舅,毕竟和宣王殿下人心隔着肚皮。
毕竟河东节的实力众所周知有目共睹,毕竟王室出逃为藩镇所制的例子历朝历代一双手加一双脚都数不过来。
“就算如萧公子与公孙将军所说,巴蜀不可居,只能选洛阳。但我们又如何拿下洛阳呢?”
徐天楷说话比杨秉廉更直。他本是个直人,此前因为朝局动荡不明不得不小心谨慎,后来难得碰上了李世默这般并不拘束着的人,说话也愈发直了起来。
“论兵力,我们一定不及河阳节,公孙将军的兵力从成都赶往洛阳鞭长莫及,岂不是只能借助……”
借助河东节。
但是一旦说到借助河东节,就牵涉到河东节在北方军事核心地位,就牵涉到卫茂良本麾下的军事实力,更牵涉到事关承明宫变、卫皇后之死的种种前尘往事。一时半会说不清,徐天楷再怎么直,还不至于直接把卫茂良的名字点出来。
杨秉廉虽远远地站在一边,但目光时不时瞟向站在公孙杜宇身侧,隐没在重重人影中的卫茂良。一如既往的清隽非凡,牙白色的长袍立在气氛并不友善的正堂中,显得格外安和沉笃又遗世独立。
完全没有参与这种争论中的打算。
但卫茂良是躲不过这场争论的。
萧岚深知这个道理。
他看似漫不经心地在朝堂踱着步,实则恰到好处地凑到卫茂良身侧,冲他使了个眼色。
得罪了。
两人之前就私底下讨论过,萧岚把这场朝议中可能出现的局面都一一摆给了卫茂良看了一遍,最后才对卫茂良坦言。
“朝议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如何拿下洛阳的话题,也就意味着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就在洛阳北边的河东节。彼时不可避免会把卫兄牵涉进来,与其藏着掖着留下隐患,不如把话摊开了说。可是,一旦话说得直了,就难免会,不好听。”
能有什么不好听的呢?如今天下四分五裂各自为王,正值时局转变的关键时机,当下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影响未来统一天下的进程——从卫茂良的角度来看,结束战乱割据,尽快统一天下才是要务。切不可因为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使得众臣离心。
他点点头,我心里有数,你但说无妨。
萧岚在扇子的遮掩下无比郑重地也点点头。
多谢。
手中扇子如团花般一转,再次出现在众臣眼前的时,脸上又恢复了玩世不恭的神情。
“徐大人这话没说完,就由小生说完你看可好?”
萧岚笑眯眯的,真像是一个初初涉政的毛头小伙子,上来一通不知深浅地拳打脚踢。
“徐大人的意思是说,仅凭我们在秦岭的兵力,很难完成拿下洛阳的目标。所以,要借助节度使的兵力。剑南道西川节度使核心在成都,中间要跨过东川节,太远了。所以只能借助河东节度使卫将军的兵力。但卫将军——”
他轻咋舌。
“卫将军身负镇守太原府北方核心的重责,手握十万雄兵,拿下洛阳如同探囊取物。可是,等拿下洛阳之后呢?宣王殿下手中几无兵将,卫将军又有大功,万一出现了什么拥兵自重,以藩镇之力挟持王室,彻底陷李唐神器于绝境。这样的例子,此前不是没有过啊!”
嚯!
好家伙好家伙,敢这么当着身居藩镇之重的河东节度使的面,把这点利害关系挑破,点名道姓地说卫茂良可能有贰心。
萧二公子是疯了吗?
下方一片哗然,一片竟然有些整齐的惊叹声后议论声渐起,交头接耳地讨论萧岚这么说的目的。有人干脆指出毛头小伙子就是年轻不懂事,还有人不死心地探头去看卫茂良的表情。
站得太前面了,看不见,只看见一个无比平静的,一动不动的背影,似乎万事万物与他无关。
叽叽喳喳之中薛珩垂首,阴影遮掩下他的嘴角微勾。
萧公子人活得圆滑,却敢当着所有人如此直白地陈明利害,只能说明之前早就和卫茂良商量过了。
这是准备了十成十啊。
前头的裴济偷摸转过身,半掩着面小声嘀咕道:
“子琤兄,你看人准,今日萧公子唱的这出,怎么说?”
薛珩讳莫如深地抿紧嘴巴,凑到裴济耳边轻声回答道:
“要听实话吗?”
这不废话嘛?裴济觑了他一眼。
“当然。”
薛珩声音压得更低了,几乎就是在裴济耳边用气声道:
“你要是不想铁了心地留关中,那就不要出头,别看现在吵得热闹,局势在萧二公子开口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你要是一心只想留关中,就当我什么也没说,你还可以出头。”
河东裴氏本是山东望族,地望本就不在关中,只不过自李唐以来在关中扎根多年罢了。祖宗还留了基业在关中以东,没必要死守着关中不放。
薛珩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出头,那不是疯了吗?
裴济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懂了。”
李世默在上方适时拍了拍扶手,示意诸位安静下来,又板着脸,颇有训诫之意地对萧岚道:
“云渊,就事论事,不可妄自揣度使诸位卿家离心。”
萧岚忙换了一个无比乖顺的表情向着李世默拱手拜道:“臣不敢。”
身后诸位臣僚也纷纷齐刷刷地拜道:“臣等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