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贼王 > 第二百四十七章 踊跃支持

第二百四十七章 踊跃支持(1 / 1)

让楚行真的感动的,还是最早追随楚行的安塞百姓,从商人到百姓,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竟然主动牵头,农会、商会、工会、女会,甚至村长、族长,各方势力的带头人,都开始主动捐款。

甚至连一些小学的小学生,都将他们往日里父母给他们买肉包子的钱捐出来。

他们不求任何汇报,也不会去买将军府推出来的债券,他们觉得他们今日的美好生活,都是将军赠予的,所以他们要回馈将军。

楚行知道此事之后,他感动之余,肯定不会让大家白白支持,一来以后有什么好的政策,肯定是要紧着安塞来,其次便是命有司将所有捐款人都记录下来,并赠予他们一份价格不菲的债券。

这便是楚行的投桃报李。

之余其他州县的百姓,也积极主动的购买债券。

一来,他们觉得楚行缺钱了,他们得主动帮一把,这种好日子刚过了没多久,不能让楚行因为没钱了,而中断了。

二来,就是平山墩将军府,在他们看来,比朝廷讲信用多了,没有人觉得楚行会赖账。

那可是个一言九鼎的男人。

长久以来,楚行辛苦建立的威信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了。

谁会怀疑一个为了百姓敢拼死而战的将军,会欠他们钱不还呢?要知道大家伙的命可都是将军给救下来的。

并且将军给了他们房屋,给了他们土地,这才让他们有机会去种田,去工作,积攒下财物。

榆林。

这里是昔日的九边重镇之一,一座纯粹的军事要塞。

既然榆林归楚行管辖,而且是朝廷正儿八经的划在楚行治下,楚行肯定在此地大力发展工商业,然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同时大肆开垦土地的。

一来,只有大家都有工作,有一口饭吃,才不会继续生乱。

二来,只有榆林自己发展起来,才能更有实力,抵抗随时可能产生的战乱。

吴甡穿着普通文士的衣服,身边儿跟着一种亲随,在榆林正在了解民生。

楚行可以买通很多人,让他们替自己遮掩,但是同时有很多人是无法买通的,比如说眼前这位吴大人。

楚行的狼子野心,他比谁都清楚,但是他也很痛苦。

他不知道,他要不要将这些消息禀告给崇祯。

一来,楚行做的非常好,当初的人间地狱在楚行的经营下,重新变得繁荣起来,拿榆林举例子,当初他来榆林的时候,这里盗匪遍地,流寇漫山,百姓就跟猪狗一样,连一条活路都没有。

但是自从楚行入驻此地之后,这里一家家作坊经营起来,无数的百姓有了工作,大量的牲畜和铁器的支持下,农田也重新得到了开垦。

最主要的是文教,在楚行的努力下,那些中断的学堂重新开业,虽然在吴甡看来,楚行的课堂里教导的内容过于庞杂,但是这里的夫子,却从来没有忘记教导他们儒学。

吴甡因为替天下赈灾,去过太多的地方,很多地方的文教已经彻底断绝了。

读书人都跑路了,谁还去教人读书识字,但是在榆林却能见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小学,课堂里的朗朗书声,听起来是真的让人迷醉。

吴甡承认,他已经替楚行隐瞒了许久了。

他觉得此子虽然狼子野心,但是对待百姓真的不错。

他虽然信仰儒学,但是却也更希望,有人能够实现天下大同,而不是那种动荡混乱的社会。

当然,他也希望将楚行治理土地的办法,偷偷的学一些,然后送到朝廷哪里去。

因为他觉得,楚行的办法虽然好,但是那是小仁,只有让天下都过上平山墩一般的日子,那才是大仁。

所以在所有人都忙着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吴甡一直默默的注视着平山墩。

他希望以自己的见解,去了解平山墩,然后总结出经验,献给崇祯。

此时,吴甡的一個弟子,看见大量的百姓,怀里拿着钱或者银票,排着队去官府门口。

那文士上前问道:“你们是去缴纳赋税吗?”

那百姓一边儿走,一边儿说道:“这位公子,说的是什么胡话,这又不是收税的日子,缴纳什么赋税?而且,咱们榆林是新城,今年是免税的,听说明年也只需要缴纳六成赋税。”

“那你们拿着钱和银票来这里做什么?”书生更加震惊了。

那百姓笑着说道:“这位公子怕是新来的吧,入了黄册没有?”

那书生一看,没想到这老百姓还挺谨慎,一问他入了黄册没有,自己这边儿一停顿,立刻有十几个百姓虎视眈眈的围了过来。

吓了那书生一跳,赶忙从怀里掏出路引和凭证,递了过去道:“在下是吴甡先生的弟子,来榆林游学的。”

“哦哦,原来是吴大人的弟子,那吴大人我记得,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确实挺善良的一位大人。”那百姓笑道,随即挥挥手道:“是好官的弟子,来咱们榆林游学的,大家不必紧张。”

那书生一脸的尴尬之色,若不是要问事情,此时他已经跟这百姓打起来了。

那百姓却不管他们这些书生心里怎么想,开口说道:“今年将军外出救回来不少百姓,肯定钱不够用了,这不要跟我们借钱么,听说是以作坊的利润做抵押,咱们都来支持一下。”

“你们不怕楚行赖账吗?他就是个将军!”书生一脸惊讶道。

要知道,这些普通百姓,一年下来,才能攒多少钱。

这看他手下拿着好几两,怕是一大家子的积蓄。

“一看你就不适合读书,一点心眼都没有,”那百姓反问道:“若是将军没有钱,拿什么养军队,拿什么发展城市?将军只是借钱,又不是不还,你们夫子不给你讲道理吗?将军取之于民,是用之于民,这是双赢的好事啊!”

原来楚行的农会也好,工会也罢,都有开启民治的作用,大家经常在工作之余,是要一起听戏,听书,进行学习的。

书生大惊,他倒不是不知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

这大道理,他自从读书的时候就学过,可是他跟先生学习的时候,先生告诉他,书上的道理跟现实世界并不是完全互通的。

为何这个道理,到了榆林又行了?

书生带着一肚子的疑惑,去见吴甡,并将对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了吴甡。

吴甡听完,也只是一声长叹,没有解答。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文娱大唐 买宋 红楼锦绣 大唐咸鱼 特种兵之恋 大唐之我的时代 绿茵缔造者 带着商城去大唐 吕布:我夫人来自两千年后酒醒何处酒 京极家的野望吉良上总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