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号墓的发掘,给陈翰他们带来了很多惊喜。
惊喜不止于两个似乎代表了地位的“冠冕”,同时在墓中还出土了一件玉琮。
众所周知,玉琮这玩意,从诞生之初,就不是啥普通人可以接触的东西。
这是一种象征了权利的礼器。
哪怕在m1号墓里,玉琮也只有一件!
这件玉琮呈黄白色,局部显绿,夹较多红褐色、灰褐色、墨绿色斑块或游丝状结晶,整体并不是纯玉的。
或者说良渚古国出土的玉质品,都不是现代人的一贯印象中的“玉”。
大家印象中的玉,更多是和田玉、青玉那种温软透亮的样子。
而良渚古国出土的玉,与其说是玉,倒不如说更像大理石。
因为这些玉,大部分都是很原始的,并且大多是露天,或者河流里淘洗出来的。
没办法,当时那个生产力,也不能开山凿石,大多都是靠着天然发现。
玉质也就没办法苛求什么了。
不过玉质不好,但是其寓意还是一点都不低的。
“琮”始见于《周礼》等古籍。
其形以《周礼·考工记·玉人》所释:“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
《白虎通·文质篇》曰:“圆中牙身玄外曰琮”。
郑玄补注《周礼》时说:“琮,八方象地”。
南唐徐锴释琮时讲:“状若八角而中圆”。
后因后人难辨琮状的实体,以致南宋时称为“镇圭”。
至清乾隆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琮,瑞玉,大八寸,似车釭?”的说法为据。
玉琮,后世又称“辋头”。
其用途,一向以为就是“以黄琮礼地”的礼器。
是祭祀用的大礼器之一,它与玉璧、玉圭、玉章、玉璜、玉琥被称为“六器”。
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周礼》“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琮成为统治阶级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也是巫师通神的法器。
但自从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后,这种战国秦汉间经师们的附会就不足为凭了。
因为良渚的玉都不是黄玉,当时应该也还没有“礼地”的概念。
有的学者根据良渚玉琮的造型和纹饰特征,推测其为巫师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种法器,带有强烈的原始巫术色彩。
玉琮的造型是内圆(孔)外方,似是印证“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
巫师也常用劣质的玉琮、石琮,或被烧过的玉琮,来镇墓压邪、敛尸防腐、避凶驱鬼。
玉琮也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玉琮于墓葬中出土时有如下特征:墓葬规格高,规模大,随葬品较丰富;墓主人多为男性,琮常于壁伴出,一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现象。
种种现象说明琮式与原始宗教及祭祀礼仪密切相关,它的主人必属部族酋长,大祭司巫师之上层人物,。….从发掘现场可以看到,墓主身份越显赫,殉葬品中的琮、璧就越多,似乎要显示生前的一切,用于随葬恰好说明墓主原有身份,及其在各部落中享用财富与权势的程度。
也代表良渚文化时期的一种葬制。
其他具体使用方法还有待考证。
玉琮在商周还常见,在战国两汉以后,就很少见了。
其用途在后世,也被纳入儒家的礼仪系统中,成为礼器或葬器。
新石器时代发现较多的良渚玉琮,玉材为产于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居多,部分黄色,土浸后呈雾状乳白色。
除少数作圆筒状外,多制成规整的内圆外方形。
琮体切割规整,中孔为管钻对穿而成,中接处常留有两层。
玉琮的形体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
琮身均饰有兽面纹,纹饰以四角线为中心,分成四组,随琮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纹饰分数组饰于琮上。
部分玉琮在主体兽面纹外,用细阴纹刻细“神人”图形和云雷纹,阴线用利石刻划而成,线条坚挺。
也是因为良渚的玉琮大多都刻有兽面纹或者神人纹,学者们这才将玉琮与巫师法器联系到了一起。
因为这些纹饰太有“玄学色彩”了。
而在m1号墓中出土的玉琮,弧边方柱体,高3.6、射径7.9、孔径6.4厘米,眼外圈直径0.4~0.45、眼内圈直径0.12、眼角长0.1厘米,鼻长1.6、宽0.3厘米。
从大小上看,比较矮小。
整个横截面为圆角方形,有四个凸面,凸面夹角大于90度,每个凸面以转角线为中轴,琢刻相同的简化神人纹,相邻凸块之间以竖向直槽相隔。
图纹又被横向凹槽分割为上下两节,琢刻相同的纹饰,应均为神人纹,不见兽面纹。
整器共八组相同的神人纹。
神人纹上部为两组凹弦纹,每组凹弦纹由片切割而成的三至四道凹弦纹组成。
双圈近圆眼,外圈管钻,内圈短线刻画而成,眼两侧各刻画一条短横线表示眼角,部分眼角刻线叠压外眼圈。
扁横凸鼻,鼻翼刻画而成,呈方折形螺旋状,顺时针旋转,共三圈半,鼻翼内侧各刻有一道短横线和两道长横线。
整器打磨精细,光泽明显,不见切割痕迹。
矮小,纹饰是神人纹,相对制作水平也较为原始,器身没有切割的痕迹,更没有过多的装饰。
可以判断的出来,这个m1号墓的墓主人,应该是生活在良渚时代较为早期的,而不是晚期的。
像莫角山台地对面的反山王陵,就是比较晚期的墓葬,在反山王陵里出土的“玉琮王”,高15.8、射径7-6.5、孔径5.6-5.2厘米,可比这个大多了。
而且还有神兽纹。
这个玉琮王现在藏于故宫博物院,所有华夏人都可以去参观。….说起来。
在良渚大量玉琮发现之前。
因为没有出土样本。
很多传世的,或者说清代以前被挖出来的良渚玉琮,都被学术界误认为了是商周时期的玉琮,完全没想到“玉琮”这种东西,诞生的年代有那么的早。
没办法,玉这玩意,和石头差不多。
想要用碳十四等手段来检测年代是不太现实的。
再说了,这些玉几千万甚至上亿年前就在地球诞生了,良渚人也只是将其挖出来,然后打磨成玉琮而已。
怎么可能用科学手段检测出其被打磨的年份。
也就是后来良渚遗址被发现,陆续出土了很多玉琮。
然后考古学界发现,这些良渚玉琮的样式,似乎和不少博物馆里收藏的玉琮,样式以及玉质都很像啊!
特别是那良渚文化独有的良渚神兽纹和神人纹。
两相对应之下,学术界才恍然大悟。
哦!原来这些以前认为是商周时期的玉琮,都是更早的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所留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玉琮却不是在良渚发现的,而是见于ah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
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琮才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最多。
不过考虑到ah地区离着浙江也就一步之遥。
或许玉琮也确实是良渚先民所创造,只是他们最早是从ah又来到了良渚,然后在良渚定居下来的,也说不定呢。.
顾屈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