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有言:堂前教子,枕边教妻。
因为孩子七八岁时,分辨对错的能力有限,当众训斥他,孩子因羞愧而长教训,而且还显得家长有家教。即便孩子犯了小错,外人见家长如此有家教,往往都能原谅。
相反,有那家长不管孩子,骄纵成性。
但家长不管,社会会帮他们管,而且加倍。所以“惯子如杀子”。
但妻子往往是成年人,是非观早已成熟,而且有更强烈的自尊心。所以对妻子不能在人前公然训斥,那会让妻子感到十分难堪。若妻子是个软弱的,她会憋在心里,非常难过;若妻子是个强横的,说不准就与丈夫吵起来,更有甚者大打出手。
当然,什么事都有个度,管孩子应该严格,但孩子到了懂事的年纪,告诉他们是非曲直,适当传授经验,就可以了。否则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会让孩子活得痛苦。那是折磨孩子,而不是教育。
面对韩坚,秦王选择私下里谈。
正如诛邪克所言:阵前违令,非杀不可,否则惯出毛病来,以后还有谁听军令?
这次放过韩坚,对诛邪克来说是一次“威严”层面的损失。而诛邪克的损失,无外乎是为秦王考虑。
秦王站在阵亡功勋碑前,背着手,伫立良久,韩坚站在校长背后。
校长一句话也没说,韩坚却声泪俱下。
……
已是四月,谈判终于有了进展,可此时秦王对朝廷非常不满。
因为在谈判过程中,除了那些早就安排好的新兵蛋子,朝廷一兵一卒也没派过来,而这严重限制了秦王的谈判。
在敌众我寡、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要想通过谈判谋取好处,纯属痴人说梦。
秦王将和谈成果送到朝廷,并不是在征求朝廷意见,而是让他们看看,这种情况下,最多能谈成这样。
文书中说:辽国同意撤兵到榆关以外,但梁朝必须答应以下几点:双方互派公主和亲,并保证贵妃以上爵位;梁朝每年给辽国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辽国每年给梁朝等价的牛羊马匹,是为互赠;保证古北口和榆关通商,梁朝不限制铁器贸易,辽国不限制马匹贸易。
乍一看,感觉蛮公平的。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比如辽国要用牛马羊抵消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万匹绢,但他们的牛马羊单价几乎是梁朝市价的二倍。尤其是优种马匹,价格更是高到离谱,而且都是公马。
苏御将文书送至朝廷,本意是催促曹玉簪给燕云增兵,增加谈判筹码。可曹玉簪却模仿平时苏御开玩笑的口气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曹玉簪做过努力,分别拜访贤王、康王。可康王不同意发兵,贤王也就不发兵。而且还有更麻烦的事发生,唐振听说北方战事吃紧,于是加快税改节奏,结果引发大规模暴乱,长安道已打成一锅粥。
曹玉簪说:本打算让唐振换你,可现在唐振拆东墙补西墙,把兰州兵撤下来平叛。唐家派不出兵北上,孟氏西门氏就不会派兵。
曹玉簪强调说:十万两白银相当于1亿钱,二十万匹绢相当于2亿钱。虽然辽国牛马羊价格偏高,到底能抵消一半。相当于每年给他们1.5亿。这并不多。南晋皇帝司马衷刚送来一百亿。用南晋的钱,就能顶66年。而你带兵打仗,这一趟损耗,就是几十亿。
曹玉簪最后训斥苏御:你媳妇和西门端一场“互诈大案”已告到大理寺。这一次诈骗案涉及金额将近400亿,我还给你压着呢。现在为了这点小钱,你就别跟契丹人计较,赶紧签了,带兵回朝。
……
梁辽签订《榆关之盟》。
秦王希望与耶律崇光签约,可辽国却派先锋大将萧览来。
萧览是辽皇后的亲弟弟,辽太子的舅舅,又是先锋大将,身份倒也不底。可梁军方面还是表示不满,于是没让秦王去签,而是决定换一个人去。这时赵晃自告奋勇说:俺打仗不行,但喝酒行。等签完约,非要把萧览喝躺下不可。
签约前,场面严肃,签约后,大排宴宴,双方将帅同席畅饮。
赵晃吹牛,说自己能喝,号称“酒桶”,结果没喝过萧览,第二天是被车运回来的,直到中午才醒。
这时他带回来一个消息:耶律崇光死了。
“怎死的?”
难怪契丹人会在大好形势下撤军,原来皇帝死了。
赵晃倒在逍遥椅里,还一身酒气,身旁有军伎给他捏额头,懒洋洋地道:“萧览说,龙山一战,双方立下大寨对峙,也不知梁军用什么弓弩,距离六百步远竟能把箭射过来。本来营寨很大,而梁军的冷箭乱射,也不是每一支都能射进营中。所以他们也不是很在乎。可巧了,耶律崇光要接手,本有士兵给他举着盾牌,他蹲下拉屎,拉完了,提裤子站起来。他站得太快,盾牌没跟上,一支箭正好插在他的后背上,又把他射倒在刚拉的粑粑上……”
苏御拉沉脸:“这是萧览说的?”
“呃…,呵呵,大体是这样,也有我的一些修撰。”赵晃憨笑道。
赵晃没个正行,有些胡说八道的成分。耶律崇光中箭的具体情形,萧览压根就没说。不过那一箭确实很要命,耶律崇光觉得没救了,于是没让军医拔箭,而是带着箭伤撤军。
三天后耶律崇光才死。
死前,他托孤萧览,并要求秘不发丧,趁机与梁朝谈判。谈判的内容,都是耶律崇光死前安排的,而这个谈判的结果,也在他预料之内。临死他曾对秦王做出过评价:梁有秦王,国运不绝。
听到这个消息,苏御有点懊恼。苏御认为,与耶律崇光的较量中,自己没讨到便宜。可赵晃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赵晃说,耶律崇光连命都没了,你还想怎的?
……
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百姓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虽然还有很多人没见过秦王,但秦王的画像已遍地都是。现在最畅销的,就是秦王的画像。百姓们买回家里,贴在墙上。有钱人家还会摆上一龛,供奉香火。
大家不知道具体情况,以讹传讹,就把秦王神话。传言说,秦王临危受命,勇赴沙场,胯下白龙马,手中青龙偃月刀,与那手持一对擂鼓瓮金锤的耶律崇光阵前单挑,大战三百回合,将那耶律崇光人头斩落。
这就很夸张了。
首先,阵前就没有单挑这一说,其次,苏御压根就没杀过人,更没有什么青龙偃月刀。而耶律崇光用的武器是马槊,不是擂鼓瓮金锤。
说书人骂当朝政要,肯定不行;可如果粉饰太平外加吹牛,那就没人管,百姓们也爱听,各书报茶馆里,现在最火的就是给秦王吹牛的。
而在给秦王吹牛的浪潮中,自然少不了“弄潮儿”许洛尘。骂人吹牛抬杠,这都是他的拿手绝活儿。在吹牛的人群中,他一骑绝尘,勇攀高峰,一览众山小。吹出花样来。苏御认为,那大战三百回合的段子,八成来自许洛尘。八壹中文網
他用官媒给秦王吹牛,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虽然仗打完了,可秦王并不会马上撤军。部队需要休整;榆关、古北口、燕州城需要修缮。
此时苏御还有别的考虑,比如男贾人的安置问题;还有昨天晚上,老幕僚典巩给秦王提出的一些建议。
这典巩,有点像燕王朱棣身边的姚广孝,一门心思希望王爷造反。
可此时苏御的状况与燕王朱棣不一样。如果《明史》没被篡改的话,朱棣造反是被朱允炆逼反的,而现在没人逼苏御造反。
造反的成本实在是太大,苏御很是犹豫。
不过苏御也没一口否决,反正现在也回不去洛阳,就安心在此地玩耍,顺便打造第四师。
山东道、河北道、河东道送来三万新兵,各师看着都眼热。可是他们再眼热,有秦王在这里,都要靠后。
这时秦王说:敌军已撤,玄甲十一个师留下就够了,三门阀壮士可以回归本营了。
三门阀兵撤走后,苏御开始从新兵里挑选精壮,补充第四师。
第四师这次损失不小,一共一万两千人的队伍,现在还剩下六千多。苏御先从三万人中挑选四千精壮给第四师补充上。很快引起各师不满,跑到秦王面前抱怨。秦王才把剩下的,按照各师损失情况,按比例分配下去。那十个师顾着抢人,来找秦王抱怨的人就少了。
当然,还会有一些人来抱怨,因为在分兵的过程中,秦王做了手脚。把精壮的送去贤王派系,而康王那边剩下的就是一些矮小瘦弱者。这也算是对康王以牙还牙。
有人来抱怨,让韩坚把他们挡在外面,不予理会。
秦王正躲在花园里,倒在躺椅里享受阳光,这时老黄跑了过来:“少爷!刚才王太后派人给老奴透话儿,问少爷想不想去她屋里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