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等待的机甲不知所踪,或许是进了城吧?空荡荡的一座大城,不知曾承载过多少人的梦想。八??一?中文w?w?w?.?8?11z?w8.1c1o1m只是感觉转眼之间,便只剩一声嗟叹。残留在空间里的一丝丝哀伤如青丝在缠绕,却还是那般熟悉的感觉。
斜阳将站在城外的三个影子拉长,几乎要碰到幽深的城门洞。田晓晨回头看看接触到地平线的夕阳,低声提醒石小川该进城了。
城还是昔日的那座城,街道还是那条走过的街道。只是,心中总有种十分陌生的感觉在摇摆不定。明明离开不久,怎生出这种感觉!?
走遍大街小巷,没见到一个人。就在石小川以为自己再度被记忆碎片误导,一处不起眼的标识静静躲在一处不起眼的小角落。这是属于战队独有的联络方式,在外人眼里不过是那家调皮的小娃娃信手涂鸦。而作为战队的一份子,又怎会将标识看成谁的手笔!?
别小看一个简单的标记,其可以描述内容几乎涵盖大千世界。它可以把很多想法和情况结合所处位置表达清楚,懂行的人可以一目了然。
田晓晨随后也现了标记,负责后卫的李大成跟着朝标记看了一眼。随着拼凑出一个标准答案,心怀忐忑的三个人不由地加快脚步走进刻有标记的胡同口。
十字架左侧有勾,代表十米左转。不规则的口字,表示有门自开。不起眼的位置多出一条横杆,意为保持绝对安静。
整套标记除上面所描述的这些之外,另外还附加有一个特殊记号。每个特殊记号仅代表一个人,从正式进入战队的那一天开始,一个记号只允许一个人使用。直到牺牲,或者光荣退休那天过后才会被正式取消。这就好象一个人的身份证号,属于绝无仅有的身份编号。
而这个特殊记号,属于被认为已经牺牲的朱之武校长所有。按照有关规定,任何人不准冒用身份编号。也就是说,龙教官传递的消息属实。校长他老人家不但来了,而且还留下标识通知自己人前来见面。
对于一支流浪在外的行动组而言,说不忐忑纯属扯淡。别看石小川和他的小队敢跟外人呲牙咧嘴,也分对谁。哪怕有青出于蓝的本事,见到教官仍跟老鼠见了猫似得天生胆怯。就算他们相信兔子急眼也咬人,可是一见到教官本尊,天大的本事也立马蔫。
再加上石小川在内的一整队人马此时还都挂在一级通缉令上,依照惯例,双方见面只存在两个可能。一是马上跟教官回去,等候处理;二是直接抗命,然后就地正法。还存在第三个可能吗!?对不起,没有!
当看到第二个熟悉的标识出现,果然有一座院门大开。石小川刚要迈步进去,手臂突然被田晓晨一把抓住。回头看到的,竟然是一副汗如雨下的表情。
紧张心情是能传染的!看到田晓晨这副熊样,石小川忍不住跟着打个哆嗦。瞥见人家李大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忙清清嗓子低声问田晓晨,这是又咋了!?
田晓晨使劲吸口气,说话都说不成溜。标识上已经说得很明白,大人物此刻就在里面!咱们就这么冒冒失失闯进去,会不会被当场正法了啊!?那可是校长!他老人家甚至可以不必听任何人的解释,办完事只需递一份书面材料即可。
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说石小川没私心,谁信!?他满脑子都是怎么沿着任务线找回失踪的兰小雨,甚至好几次放话,只要找到失踪队员,立马跟任务说拜拜。这还在其次,关键是擅自收藏一枚记忆碎片的事情,到事到被通缉到现在都还没解释明白。
田晓晨这边更不用说了,明明派他出外勤公干,半路上竟然让候拥军把内部通讯黑掉。中间虽然秘密回过学校一次,怎奈没找到派任务的龙教官解释此事。本都是单线联系,找不到上线等于不接茬。去找别人说,人家谁能听懂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凡事别想,干了也就干了。只要一想,肯定会越想越害怕。石小川连番咬牙,愣没再敢往里迈一步。他都这样,田晓晨心里更没底气。
等在胡同里的李大成见这两位磨磨叽叽,终于忍不住说道:“你俩进不进!?不进,我可进去了!”
本就空旷,瓮声瓮气的回响简直震耳欲聋。等站在街门外的两个人意识到要坏事,再想阻拦李大成已经来不及。
“这是谁在外面!?”随着李大成打破静寂,屋里突然传出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完蛋鸟!
意识到大事不好,田晓晨转身想逃。石小川一把抓住他,然后回应道:“老大!是学生和田田,外加一个死胖子!”
奇怪的是,屋里再没传来回答。李大成没心眼又不会说话,决定进去看看的石小川让他在守门,然后拽住田晓晨的背包走进院里。
石小川让田晓晨别吱声,然后又耐心等了一会儿仍没听到任何动静,只好又喊了一嗓子。令人纠结的是,周围依然只有萧萧风声。
高手的气息绵长静寂,一般情况下很难被侦知。只要再注意控制心念,就不会被任何高手知觉。但这种情况只是针对敌人或感知到来自外界的危险时才会生,自己人是不需如此的。
觉有意外,石小川马上警觉起来。朝田晓晨递个眼色,左手扣在刀鞘。两个人一左一右走到窗户前,侧耳朝屋里听了半天。确认里面的确没有丝毫人气存在,几乎同时冲了进去。长刀随即出鞘,并迅控制前后左右全部角度。
标准的进攻防御配合得天衣无缝,只是少了掌声。屋内依然空空荡荡,随后查看两侧房间都没有校长的影子。刚才明明还在,人呢!?
石小川刚把长刀还鞘,就见田晓晨拿着一封书信从右侧房间跑出来。牛皮纸信封,沿用至今仍然不落伍。落款:石小川,亲启。内装信纸一张,展开可见再熟悉不过的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