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辉耀跟那些黑势力有一点很像。
那就是他每年都会花一笔‘巨资’用来打点香江政府。
不同于黑势力那些见不得光产业,安辉耀的事业尽管全都是正当合法的,但在当前这个时期顶着亲内身份做生意。
香江政府那边不打点好,人家光是走程序都能把你玩死。
在这之前不是没有例子。
著名亲内商人霍英东就遭受过香江政府的制裁,传闻当年香江政府为断了霍英东与内地的联系,不仅将霍家产业处处受限,还用上了断水断电威胁。
最后霍英东刚正不屈,这种情势下依靠与内地合作,从一介走私商人成功转变成流沙大亨。
安辉耀就不像霍英东那么极端。
早在神州集团刚成立的时候,他就花钱让香江政府那些人睁只眼闭只眼。
这些年来一直没断过。
直到台当局封杀安辉耀,安辉耀不仅不认怂还正面硬刚,这才引来香江政府的敲打。
经历了五年的扎根生长,面对当今的神州集团,香江政府无法用当年对付霍家手段用在安辉耀身上。
因为,安辉耀本身就掌握发声渠道。
一旦香江政府让安辉耀体验当年霍英东的滋味,那安辉耀考虑跟香江政府拼个鱼死网破。
尽管最后结局肯定是安辉耀退走内地,但他还是会这样做。
好在,香江政府那些英国佬也不舍得安辉耀每年给予他们的红包。
其实,神州集团被香江政府敲打,真正目的是那些英国佬趁这个机会向安辉耀索要更大的红包。
之前这群英国佬就想让安辉耀加价,结果被他糊弄过去了。
这回,一副你不加价就走正常流程架势。
安辉耀这边,在接连吃了两次闭门羹后,也就不热脸去贴那些英国佬冷屁股。
他们不是想要涨价嘛,那就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随着时代在进步,香江政府也不敢当年用在霍家上的手段在神州集团和安辉耀身上重现。
香江政府只能通过突击检查,遇到不合规的停业整顿。
神州集团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公司,一家数万人的大企业,企业内难免会出现几颗老鼠屎。
受这些老鼠屎的影响,神州院线、神州桃源乡、神州艺人、神州卫视、惠康超市等子公司企业全面整改。
安辉耀态度是可以整改但不会停业。
香江政府态度强硬,不整改好不准开业。
这群英国佬认为安辉耀会屈服,毕竟正常来说,企业停业整改对企业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他们想错了。
安辉耀知道自己是个双标狗,但却不是软骨头。
那群英国佬仿佛是认定他会屈服,可他这回偏偏会说不。
停业整改就整改,看看最后到底是哪一方坚持不住!
安辉耀下令,凡是受限停业整顿的公司企业,向外界发个通告全面关停整改。
这一命令一出,绝大部分管理都劝安辉耀冷静。
神州集团已经得罪了台当局,没必要再跟香江政府那群英国佬硬刚。
总之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然而在安辉耀看来,现在他退一步是越想越气。
这跟安辉耀追求念头通达行事风格背道而驰,所以也就没有退一步的说法。
这个时候再一次体现出安辉耀这位开国皇帝地位,他说了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认为我这个决定会葬送神州集团的,可以这个时候下车,大家好聚好散。”
霸气的言论,让小部分管理认为受了气提出了辞职。
安辉耀没有任何挽留批准了这些人的辞职。
安辉耀喜欢人才不假,但他还没有到能忍受人才在关键时刻跟他唱反调。
再说那些辞职的,多数是些近两年才加入神州集团的新人。
老人们这种时刻几乎都是闭嘴听话。
就这样,在安辉耀要求下,神州集团名下子公司各自对外发布了通告就停业整顿。
这一举动,彻底引发了香江各行各业的讨论。
要知道,神州集团如今已是香江十大华资企业。
在这个十大华资企业中,其中有半数以上都是房地产公司,只有神州集团是一家娱乐民生企业。
神州集团全面停业整顿,同行们一个个欣喜若狂之后纷纷行动起来,他们企图利用这个机会重新夺回被神州集团抢走的市场。
香江市民们懵了。
随着香江最大的连锁超市惠康超市关门整顿,那些喜欢去超市买东西的香江市民,最初还不在意,认为没了惠康超市还有惠购和百佳两家超市。
结果没过多久,这群人就投诉香江政府。
理由是惠康超市都要关门整顿,惠购和百佳超市为什么不整顿?
香江政府这边也懵了,咋回事??
惠康超市整顿跟惠购和百佳有什么关系???
香江政府有所不知,惠康超市之所以能占据香江连锁超市行业半壁江山,除了先进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外,最主要是它对商品质量比同行严苛。
与此同时,惠康超市价格方面也是遵循着安辉耀定下的物美价廉方针。
在惠康关门整顿之前,惠购和百佳为保住市场,不得不跟惠康打起价格战。
现在惠康关门整顿了,惠购和百佳管理层以为短时间内惠康不会重新开业,所以就把价格小幅度上调。
结果,价格方面就引起了香江市民的不满。
加上两家超市商品质量跟惠康也没法比。
如今的惠康超市,不再是当年那个连锁超市。
为控制成本,惠康超市这些年与那些稳定的供应商达成深入合作。
这个深入合作简单点就是后世京东的直营模式。
通过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一途径,来达到成本控制目的。
惠购和百佳想学惠康但他们做不到。
原因是惠康能这样做且盈利,那是因为背后有一个潜力远远没达到上限的内地市场做支撑。
在薄利多销大环境下,那些与惠康深入合作的厂家这才在没怎么涨价前提下赚到更多的钱。
惠购和百佳碍于没有更大的市场,只能用最初的经销商模式运营。
多了经销商这一环节,成本相对较高不说,质量还很难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