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经过更加专业的金融运作,撬动百亿规模的热钱也完全是有可能做到的。
即便是林灰不往金融方向发展,以林灰手中的庞大的现金流林灰也完全可以走向一条不同的路。
按照黄静的设想,原本她以为林灰会纯粹靠技术崛起。
不过现在看来林灰如此雄厚的资金完全可以走上以雄厚资本疯狂投资扩张的道路啊。
虽然就林灰本身来说,林灰看起来不是很懂金融投资方面的门道。
可是没关系啊,林灰懂产品啊。
林灰过往开发的产品取得的一系列成功已经证明林灰很懂产品了。
一个能够懂得产品窍门的人去搞投资是有着很大优势的。
反倒是一些空有一堆金融投资知识但根本不懂产品的人容易翻船。
如果林灰想要一门心思靠技术致富,黄静能确定其投入林灰的麾下会有很大的舞台。
可是如果林灰要直接依托雄厚的资本走向买买买的路线的话,黄静觉得自己虽然届时不能说没用。
但其发挥的作用也将大打折扣,毕竟涉及到关于投资方面的事情黄静同样不擅长。
话虽如此,车到山前必有路,涉及到这些的以后的事情倒还不用太急。
黄静决定姑且走一步看一步即可。
无论林灰将来走哪条路,都无所谓。
都是林灰在迅速成长着。
而林灰在迅速成长本身就足可以证明黄静看人的眼光。
话说回来,虽然林灰的迅速崛起充分证明了黄静的眼光。
额,不过,似乎也不完全是好事。
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摆在黄静面前比较棘手的事情是:
黄静此前不久的时候问林灰要不要物色一些助理。
之所以黄静这样做是因为黄静觉得有些“无聊”的工作。
林灰实在是不应该在上面浪费时间。
林灰的智慧和精力应该用在一些更加宝贵的事情上。
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情况下,有些工作交给助理去做才是明智之选。
反正,按照黄静的理解林灰确实是需要助理的。
黄静征询了林灰的意见。
在林灰答允了此事之后,黄静干脆将给林灰找助理这事大包大揽了下来。
这事情按理说不复杂,以黄静的人脉网向给林灰安排出几个助理很容易。
但问题的是林灰的成长速度太快了。
虽然黄静估算林灰现在的财富是十位数。
但这只是一個时刻都在浮动的数字罢了。
林灰的财富还在积聚增长的过程中。
诚如林灰说得那样——快捷指令这个软件林灰很快就会同蘋淉方面的技术团队顺利进行了适配性升级和功能性升级。
那样的话林灰岂不是又要累积1500万美元。
1500万美元可以约合将近一亿元人民币啊!
也就是说林灰很快就又要搞定一个小目标。
以林灰现在财富的增长速度,林灰的财富达到百亿元的规模也将是指日可待啊。
在这种情况下林灰的助理可不是那么容易找的。
给一个财富十亿富豪找助理的标准跟给一个即将成为百亿富豪的助理标准明显是不同的。
黄静圈子里能胜任十亿富豪助理的勉强还算有几个人可以胜任。
但适合给林灰这种即将成为百亿富豪的人任助理的还真没有。
额,至于说随便找个人推荐给林灰凑数?
黄静可不敢这么敷衍。
像助理这种岗位虽然不甚起眼,但绝对不能说不重要。
尤其是部分助理还带有很强的私人属性。
这种情况下要找些滥竽充数的绣花枕头助理给林灰那岂不是平白无故添乱么?
额,不得不说boss的养成速度过快还真是一种烦恼。
不过看到眼前的林灰,黄静也觉得似乎也没那么烦恼。
最起码她还能跟林灰一吃共享晚餐而不至于说被林灰甩到连车尾灯都看不清。
不过老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啊,黄静没来由有一种危机感。
黄静忍不住问道:“话说,林灰啊,你……你究竟是怎么做到赚钱这么快的?”
林灰:???
林灰:“你不应该是最清楚我是怎么赚钱的么,当然是靠各种分成啊!”
黄静:“但……”
黄静想问的东西林灰倒是很清楚。
林灰心道如果是你带着七年之后所累积的技术知识和项目经验回到现在的话那搞钱应该也一样容易。
甚至可能比林灰赚钱速度还要快。
但这个正确的答案林灰是不可能告诉黄静的。
毕竟“重生”这事是林灰身上最大的秘密。
……
……
黄静有感于林灰财富增长之快的同时。
竺竹也在发出类似的感慨。
竺竹是水木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大三的学生。
学业之余她会在youtube这个平台上记录一下日常或者是分享一些比较有趣的程序。
原本她也只是随便鼓捣着玩玩的。
不成想竟然还拥有了上万的订阅者。
属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其实也可以理解。
普通人对程序猿的世界本来就比较好奇。
更何况是程序媛的世界。
有程序媛愿意记录其平素的日常以及分享有趣的程序本就很博眼球。
再加上竺竹颜值还是很不错的。
美女+程序媛,想要吸睛自然不难。
话说回来,拥有很多粉丝之后的竺竹多数时间却并没有体会到当网红的快乐。
反而过上了日常被催更的生活,就很无语。
反正竺竹是已经拖更一周了。
也别说什么摆烂什么的。
素材什么的哪有那么容易找到?
总不能敷衍了事吧。
那不是她做事的习惯。
索性干脆就一直拖着吧。
不过最近竺竹却决定更新了。
至于为什么更新。
自然是因为grayforest发新游了。
这样送上门的热度不充分利用说不过去啊。
说起来竺竹以前是不怎么玩游戏的。
至于一个不怎么玩游戏的人为什么会注意到grayforest呢?
还是因为此前不久的一次网络推广。
作为一个订阅者勉强过万的youtube博主。
竺竹原本以为通过打广告变现什么的距离其很遥远呢。
毕竟一般的金主在通过youtube宣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拥有超过十万订阅者的youtuber。
不曾想此前在《flappybird》这款游戏在选择在youtube上进行网络推广时grayforest却将目光放在了拥有10000名订阅者的youtuber上。
虽然不知道grayforest是出于什么脑回路做出这样的选择。
但当时领到关于《flappybird》这款游戏网络推广任务的时候竺竹是很有成就感的。
大概类似于被认同的感觉吧。
不过领到相应的推广任务之后,竺竹当时也不完全是喜悦。
接这样的一个游戏的推广会不会被骂恰饭之类的。
虽然恰饭很常见,但竺竹毕竟是一个搞技术的视频博主。
恰饭的话,先前的粉丝会不会直接跑掉?
经过一番比较复杂的心理冲突之后。
竺竹最终还是决定接下这样的一个推广任务。
当时促成竺竹最终下决心接下这样一个任务的原因是当时竺竹了解到《flappybird》的开发者grayforest是独立开发者,而且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闹的独立开发者,而是國内为数不多的比较有名气的独立游戏开发者。
竺竹虽然还只是一个大三的学生。
但是她也算得上是计算机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她知道独立开发者的难度。
在各种类型的开发者里面独立开发者算是最特立独行的那类了。
尤其是國内独立开发者的发展之路在竺竹看来更是困难重重。
反正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竺竹想过很多以后的职业发展路线,唯独是几乎从来没想过去做一个独立开发者。
即便是偶尔动念,基本也是直接将相关的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
对于grayfrpret这样一个独立开发者,竺竹虽然不至于说是顶礼膜拜吧,但多少是有一定钦佩的。
竺竹觉得力所能及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帮下。
何况现在还是有偿推广,帮忙做下宣传她也不是很亏。
因此她当时选择接下了对《flappybird》这款游戏推广。
当初在推广的时候竺竹为了避免被指责恰烂钱还是很注意技巧的。
当时在进行视频推广的时候她多是进行技术层面的解构,而不是单纯的宣传游戏本身。
尽管竺竹自以为很注意推广技巧。
不过当时做好视频之后,竺竹依然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的。
毕竟第一次恰饭,万一掉粉怎么办?
不过事情并没有像竺竹预料的那么悲观,将推广视频发出之后。
竺竹有些意外地发现她非但没有掉订阅。
反而因为其解构角度清奇在一众妖艳推广视频中脱颖而出。
一个视频还意外增加了大概万余名的粉丝。
额,这么神奇的么。
以往竺竹的粉丝增长速度跟这个速度比起来完全是龟速啊。
受到这次事情的启发。
从这之后,这种从技术角度解构产品反而成了竺竹做视频的一种的风格。
在grayforest搞出《hillclimbracing》这个游戏之后。
竺竹又跟着这个游戏推出带来的热度,搞了个技术方面的解构视频。
这个视频发出去之后,关注竺竹的人数又增长了不少。
竺竹算是明白了。
好家伙,这个grayforest就是流量密码啊。
在这之后,竺竹干脆一直关注着grayforest的动态。
现在grayforest又发布了新游。
这样的机会竺竹自然是可以加以利用一波。
虽然有蹭热度之嫌。
但技术人员的事情,怎么能说是蹭呢。
youtuber搞出来的视频搞出来之后反过来可以助长grayforest发布游戏的热度。
这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反正比得知某些苦难的社会事件之后各种恶意结构吃人血馒头的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总之,最近竺竹一直在钻研grayforest搞得这款恐龙小游戏。
纯粹技术层面的钻研。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竺竹要从技术层面上对grayforest搞得这个恐龙小游戏进行结构。
这种情况下,就算不要求她搞出个恐龙小游戏的复刻版本。
至不济也得搞出个demo来。
不然就别说什么技术层面解构了。
涉及到恐龙小游戏这样一个游戏并不是很复杂。
看了很多游戏视频作者搞的游戏试玩视频。
竺竹已经基本搞清楚grayforest设计的恐龙小游戏的内容。
这之后竺竹更进一步搞出了个demo出来。
虽然说是demo,但基本上无论是ui还是核心玩法都很神似grayforest搞出的正式版了。
只要竺竹想复刻在此demo的基础上再完善一二就可以搞出个复刻版本。
(当然了搞复刻版本所谓的再完善一二不是说补足细节使得跟grayforest一模一样。
而是要搞出一些差异化,不然一模一样岂不是成了侵犯软件著作权。)
不过“等身”复刻啊这种跟盗版几乎没区别的行径竺竹没啥兴趣。
好歹也是水木计算机系的。
虽然竺竹很少标榜这一身份。
但她心中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而且即便是复刻也未必能复刻grayforest的成功。
从竺竹研究grayforest的恐龙小游戏搞出的demo来看。
包括ui以及游戏核心玩法的全部工程文件差不多三千多行代码就搞定了。
当然在讨论多少行代码的时候一般默认这类代码是比较符合规范缩进的情况下。
有的开发语言非要写成一行也不是没办法。。。
关注grayforest的搞出的恐龙小游戏的技术实现的同时。
竺竹也关注了这款游戏的成绩。
从一些第三方网站提供的数据来看。
竺竹知道grayforest搞得这个小游戏目前实际有效下载已经突破一千万次了。
像《t-rex'sjourney》这样一个买断制小游戏有效下载却几乎直接同收入挂钩。
按照3美元一次的有效下载,一千万次的有效下载。
这样的一款不起眼的小游戏总营收岂不是超过三千万美元了?
要按照每行代码收入来计算的话岂不是一行代码就一万美元。
这赚钱的水平额堪比印钱啊。
不得不说,竺竹羡慕了啊!
不过羡慕也没啥用。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论。
竺竹觉得与其说grayforest是一行代码一万美元。
不如说是一行代码1美元。
grayforest的名字/号召力值三千万美元。
竺竹觉得一行代码一美元这种说法并没有刻意压低。
像这种没啥难度的小游戏,阐明需求后。
找些大学生为主体的外包团队。
三千美元这种将近两万元的的报价甚至能让有的外包团队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