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嫡子肉丝米面 > 第410章 这些罪证可否诛九族?

第410章 这些罪证可否诛九族?(1 / 1)

然而武官们这一次却表现的很从容淡定。

他们只是平静的望着那数量众多的文官跪在地上,对张志远发起弹劾。

似乎,张志远就不属于大明武官队伍一样。

百官这次铁了心要在皇帝面前强硬一回。

立在陛阶顶层角落里的孙狗儿,目光嗖嗖的扫着这群朝廷里的肱骨之臣。他合着双手,目光低下,摸摸无声的侧过身,望向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只要皇帝陛下一声令下,他孙狗儿就能叫了这周遭的禁军将这群昏了头的官员们尽数送进诏狱之中。

而此刻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脸上没有一丝愤怒,甚至还带着些微笑。

他只是安静的注视着陛阶前的那些官员们,什么也没说。

皇太子朱标坐在一旁,显得有些意外。

今日的事情,自己竟然同样全然无知,这很不合常理。

朱标侧目看向陛阶下,跪地弹劾张志远的人群中,竟也有东宫詹事府里的几人出现在朱标的视线里。

这些人都是詹事府的老人,过往无有不说,此刻却悄然无声的附议弹劾。

官员们在于自己离心离德。

朱标不禁抬头看向龙椅上的老爷子。

今天这出事情,也只有老爷子能够定夺解决。

夏元吉悄悄的挪到了解缙身边,双手兜在一起,脸上却带着些兴奋:“恐怕过段时日,你那个在吏部的学生,就要忙起来了吧。”

解缙皱眉转头看向夏元吉:“哪来那么多的人手可用,我倒是希望这次陛下不要太过愤怒。”

“他们这是在逼宫,你觉得陛下能饶过他们?”夏元吉有些不以为然,撇撇嘴,眼神跳动。

解缙目光幽幽:“他们这是怕了。”

“怕了?”

夏元吉念叨了一声,而后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他低声道:“他们是怕儒家……”

解缙确实目光似有似无的盯着夏元吉:“维喆兄,你又是否在怕?”

解缙说的很小声,却足够夏元吉听清楚每一个字眼。

他的脸上露出茫然,然后默默的摇着头。

“曲阜那户人家便是有错,那便论罪就是。若是因此牵连天下文脉……这可是我中原华夏上千年的根基的!”

解缙则是冷笑道:“你觉得,张志远为何要带着上万军马跑去曲阜?”

“听闻其在燕王麾下,屡建奇功,深受燕王喜爱,若不是今岁此次中原叛乱,他恐怕已经作为前锋大将,在征讨塞外了。”

解缙点头道:“便是这个道理。那既然如此,张志远就肯定知道,如何才能彻底解决山东道的事情。既如此,孔家到底都做了什么?”

夏元吉学过解缙,望向陛阶之上的皇帝。

他低声道:“不管怎样,我等为官,当的是大明的官。”

这算是回答了一开始解缙的问题。

解缙当即点头,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

这时候,被百官在这御门听政上架起来的朱元璋,也终于是有了动作。

朱元璋横着手臂,一手捏着袖袍,手臂也往外抖了抖。

他目光随意的扫了一眼:“吏部怎么看这件事情。”

觉得自己将要步前吏部尚书詹徽后尘的现任吏部尚书翟善,听到陛阶上传来皇帝的声音,立马浑身一抖,躬着身手抱着笏板就出了班列。

“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翟善,在。”

翟善低着头,目光不断的转动着。

很明显,皇帝点自己回话,就是希望自己能说出合乎他的心意却又不好亲口说出的话。

翟善搜刮词藻,思虑山东道的情形,缓声开口:“启禀陛下,臣以为可以再看看。”

他这话一出口,顿时引得满场窃窃私语。

朱元璋却是一样的稳如泰山,只是静静的注视着陛阶下,这位大明朝的吏部尚书。

翟善心中大松一口气,转而解释道:“臣虽不懂兵事,但也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或许,张志远是抓住了什么战机,所以才有今日的表现。

朝堂之上若是不放心的,发了文去山东询问张志远,命他写清楚了,他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再者,今日只是听闻,未曾有孔府人家亲自手书,更未见衍圣公奏章,何以便认定张志远所行之事乃叛贼尔?

最后,臣还认为,山东距河南道近,远应天城。而此刻皇太孙正处河南道,权同陛下。想来张志远有紧要军务军略,也该是呈奏于殿下面前。

所以臣以为,不如再看看?”

本就只是为了得一个缓冲机会的朱元璋,根本不会去深究翟善当众给出来的理由究竟如何,毕竟都是六部尚书的人,说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

朱元璋直接拍着扶手开口:“翟卿所言有理,便依卿所言,再看看。”

应天城里大半的文官,今日都跪在了自己面前。这是不同于以往的劝谏进奏,而是如当初自己废黜千年以来的丞相之位时一样。

直接的打杀是解决不了问题,那是放在最后一个步骤的。

上一次,他们反对废黜丞相之位,担心皇帝的权威太过盛重,继而引发了漫长的对持和杀戮。

这一样同样,他们反对的不是骄兵狂妄,地方叛乱不除。

他们是在担心,千年的圣人世家会在马蹄下轰然倒塌。那将预示着,千年的儒学也到了如废黜丞相时一样。

他们更担心,他们这些圣人世家的门徒,少了一个可以任意取用的圣贤道理,他们及他们的后世子孙又会如何。

从汉武独尊儒术开始,到隋唐开启科举取仕知道,最后到了两宋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

一切的规矩和社会的运转,都是围绕在儒学体系之下的。

大明要做如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情吗?

朱元璋在心中就否定了这个可能性。

只是,官员们的反应却让他很不满意。这些人只是听到一点风声,便会闹出这般大的动静。

朱元璋的目光在户部尚书郁新、工部尚书王儁两人身上来回游走着。

果然如同朱元璋所料,两人并未依从。

郁新跪地叩首,高呼道:“臣死谏,骄兵不可不防,跋扈不可不惩。若今日陛下能纵容大明的军马行叛贼之事,袭扰衍圣公府。来日,若有大军惊于皇宫禁地,陛下又以为何?”

“大胆!”

“郁新你狂妄!”

一直隐而不发的朱标,终于是怒不可止,双手拍在交椅扶手上,站起身怒斥郁新的胆大妄为,狂妄之言。

郁新再低头,却不曾有胆怯:“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大明有文官两万余,持笔小吏更是无数。天下每岁应试者多如星辰,地方上勤学好读人家以为中坚。

朝廷以仁孝治天下,却于至圣先师之家行暴戾事,拥兵自重,不听调令,目无至圣先师,目无朝堂律法。

若陛下不惩张志远等一干人等,则天下百万儒生如何看?则天下人如何看?

臣死谏,维系大明朝堂,忧心社稷。请陛下以极刑严惩张志远一干人等!”

当郁新说完之后,奉天殿前的跪地官员们便再次山呼海啸般的出声附议。

朱标回首看了一眼自家老爷子。

从血雨腥风中走出来的老爷子,似乎没有顾及这些人的死谏。

朱标沉着脸,不悦道:“天子面前,安敢称凶。”

工部尚书王儁抬头看向陛阶之上的皇太子,只是一眼便深深的拜在地上。

“臣,工部尚书,王儁,再弹劾今次河南道、山东道叛乱,有地方屯田卫所官兵参与其中。骄横屠戮,为祸地方,致使百姓饱经灾难,流离失所。

臣斗胆弹劾地方叛乱卫所官兵,朝廷当以死罪论处,以震慑天下人不臣之心。

臣斗胆进谏,请陛下开大明监军之职,以兵部、都察院等为要,朝廷派遣监军奔赴军中,代天子及朝堂监察在外诸军,防备祸害滋生。”

“臣等附议!”

乌泱泱的,奉天殿前百官山呼豪迈,附议声震得远方的钟山一片林鸟盘旋不落。

“原来他们是为了这个事情……”

夏元吉低声感叹了一句。

在文官朝班里,只剩下心学官员和少部分不曾参与弹劾的官员。

这代表着文官们的集体态度。

“放肆!”

“大胆!”

“尔敢?”

一时间,原本还寂寂无声的武官朝班哗然大怒,一位位统兵千万、开疆拓土的将军,愤怒的朝着提议设立监军的工部尚书王儁。

东莞伯何荣直接开口道:“王尚书是要我大明复那两宋旧事?”

“今日监军,明日便要行阵图之事。尔等是怀疑吾等对陛下的忠心吗?监军以军阵,将校掣肘,届时是吾等领兵打仗,还是诸位统帅大明的千军万马啊!”

位列武官头排的常森和汤醴两人对视一眼,两人都有些无奈。

这帮劳什子文官,恁就是读书多坏心眼子多。

这是要围魏救赵?

他两人齐齐抱拳,径直跪下。

“臣常森!”

“臣汤醴!”

“臣等受领皇恩,世享荣禄。出则为领兵将,入则为富家翁。此般皆为陛下所赐,臣等感激肺腑。国朝社稷之重,重于泰山。臣等立言,心中唯有忠心,万事皆由陛下裁夺。”

主声的是汤醴,喊得很是高昂,常森则在一旁附和着叫喊,因为不曾商量,只能附和的慢一些,倒是显得有些相似二重唱一般。

让声音愈发的洪亮,回荡在奉天殿前。

何荣等人也反应了过来,立马纷纷收起先前的吵闹,默默低下头,与常森、汤醴一般抱拳跪在广场地砖上。

王儁这时候正低着头,侧目看向武官班列。

军中多莽夫,可军中并非都是蠢人,尤其是能出现在这里的大明功勋将校们。

王儁却不依不饶。

他本就打定了主意,为曲阜孔家解围,保证这尊圣人雕像能够继续为今人、后人提供助力是其一;将地方叛乱有朝廷屯田卫所官兵参与牵扯出来,趁机提出朝廷派遣监军的事情则是其二。

随朝廷如今偶有出征大军安置监军,但在名义上却并未有此一说。

这是属于开国皇帝的自信,天下都是他带着人打下来的,国朝那些个将军们,当初哪个不是在一个大铁锅里吃饭的。

王儁继续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陛下与将校士卒们在军阵上,相互托付后背。臣等欣喜欣慰,我朝君臣和睦,上下一心。然大明要有万世基业,后世子孙能否与陛下一般。臣等以为,我大明再无人主,能似陛下之神貌,亦无陛下累生所创文治武功、丰功伟业。”

“臣等愚钝,幸得陛下器重,添为六部,官于当下。臣等何敢不为君上思,我大明何以万世永昌。臣等夙夜难眠,唯恐社稷动乱,黎民受灾。”

“国朝自有律法,先秦商君立杆为信,明正典刑,严肃刑名。但有不法,天子亦罪己。”

“河南道叛乱遍地,府县卫所官兵涉及深广,若不严惩不足以震慑大明诸道。亦当如治河,溃决处需封堵加固。为免朝廷再起一道兵马叛乱之事,臣等深思,唯监军法可行矣。”

“而监军之法,古即有之,非两宋独有。何以监军,我朝自当综述前人之智,并行当下,不致两宋旧事复生,不致地方官兵失控。”

在王儁一番长论之后,跪在一旁的户部尚书郁新便抬起头。

那头的武将们已经恨得牙痒痒。

要说说话,还得是这帮读书人最会说,说的是头头是道。

若非今日有常森和汤醴两人在场,奉天殿前当真是要上演全武行了。

或者是一面倒的殴打。

郁新扫了一眼在京的功勋武将们,抱紧双手面朝陛阶之上叩拜。

“陛下,朝廷法度威严不能有失。圣人世家教化中原千年之久,亦不能受辱,折辱孔圣。”

“张志远不尊平叛旨意,挟令拥兵,嚣张跋扈,肆意妄为,围困孔府,耗费火药,不理叛乱。”

“似张志远这等目无王法,目无圣贤之辈,延误战机,荒废军马。”

“臣,请斩张志远,以正朝廷律法。”

“臣,请陛下下旨抚慰衍圣公府,以正社稷体统。”

附议声不再有了,只是官员们却是无声的叩拜在地。

奉天殿前,皇帝和他的臣子们陷入到了僵局。

夏原吉看得是一阵阵发愣,目光不时的放在户部尚书郁新的身上。

看了几眼,又觉得有些无味,便看向身边的解缙:“你的学生们,这一次恐怕都要入陛下的眼了。”

说着,夏原吉转头看向身后还站在文官班列里的那一位位年轻的官员们。

解缙摇头道:“他们都还年轻,这等时候还是只带着耳朵就好了。”

说完之后,解缙也回过头,看向身后那群以白玉秀为首的学生们,他轻轻的摇了摇头,随后便恢复一切。

夏原吉嘚吧嘚吧的哼哼两声,也不计较这些。

他想要解缙丢出个学生,破了现在这僵局,哪怕一时会受朝中上下官员嫉恨,但陛下却定然是会牢记心中的。

那就是简在帝心了。

甚至于,夏原吉最希望的就是如今刚刚坐到吏部文选司主事一职的白玉秀,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打破僵局。

解缙很护犊子。

似这等在夏原吉看来,不过是算计得失的情况下,他却想着自己的学生们可以不做大官,但一定是行事公正光明的。

脚踏实地,才是心学的根本。

陛阶上的朱标满腔愠怒,却难以轻易发泄出来。

君威不是单纯的靠喊打喊杀竖立起来的,王道与霸道并行,有春风沐雨,也有雷霆万钧。

今日百官弹劾所奏之事,可谓是有理有据,只不过是与皇室目前选择的国策不同。

朱标不用回头,也能知道,身后平静着的老爷子,此刻心中该是何等的愤怒。

一如当年废黜丞相一职的时候。

那时候可谓是满朝文武,皆有反对。

朱标在瞬息之间,想到了无数种结束今日这场御门听政的法子。

只是在所有人不曾预料到的地方。

只见一袭大红上绣团龙衮服,从奉天门南边穿了进来。

“陛下!”

“父皇……”

“爹。”

“爹……”

“快救救孩儿吧。”

在一连串的嚎哭声中,大明朝地位尊贵的秦王殿下,宗室第二嫡子,以不同寻常,却又极为附和其人设的方式,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野里。

奉天殿前的龙椅上,朱元璋哼哼着轻笑了两声。

朱标亦是回头与老爷子对视了一眼,而后便眺望着正咿呀呀狂奔向此处的朱老二。

朱樉一路狂奔,也不管眼前有什么人挡着,他便径直往陛阶上跑去。而在他身后,则是宫中的禁卫以及伺候朱樉的王府内侍,见秦王爷不管不顾的多路而跑,他们却是唯恐秦王爷出了什么事,也就跟在朱樉的身后,不断的呼喊着。

可朱樉却是好死不死的选择了,从奉天殿陛阶前正中位置要往陛阶上跑去。

一时间,整个奉天殿前人仰马翻。

朱樉常年就藩关中,长的又是膘肥体壮,奔窜起来哪里是那些个莹莹弱弱的文官们能够扛得住的。

再加上尾随在朱樉身后的那些禁卫和内侍。

所有出班弹劾奏事的官员,基本就被一窝端了。

而朱樉却是一路跑到了陛阶下,随后便趴在陛阶上,手脚并用的往最上面爬去。

“爹,您快救救儿子吧!”

朱樉嘴里还不断的高呼着,满脸的汗水。

全然不知道,在他的身后,那无数的官员因为自己,乱作一团。

………………

☞月票☜☞推荐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马贼 大赵嫡次子 门阀赘婿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特战之路 大唐小人物 红星照我去战斗 大魏春李承志胡保宗 漫漫大唐路 帝国大反贼白色孤岛 亮剑:我成了魏和尚师兄林睿魏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