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弹炮大队处
山上的士兵,抢救出了21门榴弹炮和全部的黄弹,在重机枪的压制下,攻击这里的两个骑兵营进退两难。
说到底这样的部队,战场越乱他猛,突击战近战几乎能压制数倍使用栓动步枪的敌人,但是一旦陷入阵地战就有点吃亏。
机动优势,近距离火力优势都无法发挥。
只能依靠马背上的掷弹筒专用榴弹储备慢慢端对面的重机枪。
再充当“堑壕铁扫帚”打近战,清理出一片区域再上马离开。
山上太郎得意的看着自己简单部署之后得到的美妙战果,大将之路,就在眼前。
他是11联队,而上一个联队10联队的联队长,赤柴八重藏现在都不只是师团长了,他比赤柴年轻个四岁,资历战绩都当仁不让同龄赤柴,正是事业的发力期。
脑中已经是一副凭借战功直接接手一个新师团,再靠坂原的关系回甲种师团,再打一场漂亮仗,就是大将的敲门砖。
可是那颗落在他身边的掷弹筒榴弹,毁了他的军事生涯。
轰隆!
山上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少了些零件,不过军人的职业习惯让他马上就判断出,这是其他方向的炮弹,攻击榴弹炮大队的八路,不可打到这个位置。
朝着自己感觉的方向看去,至少600米,另外一支八路骑兵已经做好了攻击准备。这批八路携带的近百具掷弹筒。
正朝着这边狂轰滥炸,这个距离,已经是掷弹筒的极限了,能够精准炮击的,那都是宝贝人物,就像现在,八路基本上只能靠火力覆盖。
山上清楚的知道,这批八路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这里,他们的目标应该是自己旁边80多米的重机枪阵地。
只不过...
歪了点...
“马上向...”
山上失去了知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回大本营的船上了。
而属于这位“昭核男儿”的魔幻生活,才刚刚开始。
...
坂原处
“什么?榴弹炮全部被毁,黄弹被八路引爆,11联队联队长生死不明?”
“拿三分之二的兵力去攻击主战场之外的炮兵,真是拙劣的战术!”
“大将阁下,11联队的几个大队都询问命令!”
“让他们加入战斗,11联队第三大队,到师团部待命!”
“嗨”
...
六小时后
而这场战斗还在持续,八路的战斗意志让坂原感觉事情不妙。
几乎每处战场,八路的攻势越来越犀利,已经有两个完整的步兵联队,彻底无法成建制战斗,和两倍有余的敌人缠斗在一起。
而另外一部,则是在坂原的协调下,勉强稳住了阵型,能成体系的攻击。
巧就巧在,坂原组织集中兵力,从混战中撤出,导致二纵那边也产生了一大批的脱战部队。
双方兵力倒是差不多。
丁伟有六个骑兵营,两个步兵团,山炮2个团,野炮一个团,越一万一千人。
坂原手里五个步兵大队,一个山炮联队一个野炮联队,7000余人。
不过这五个步兵大队里,两个来自11联队的步兵大队因为八路引爆了黄弹,扎扎实实吸了点毒气,战斗力堪忧。
其中第三大队大队长现在都成蛮僧了,靠听说指挥战斗。
本以为终于要发生一场正常的战斗,没想到丁伟尝到了甜头,故技重施。
这次,双方彻底扭打到了一起。
坂原身边只剩下两个小队,丁伟零零散散至少有12个小时在找自己的指挥部到底在哪里。
这种后来被冈村宁次称为“泥泞战术”的打法,在这里大获成功。
以暴雨般的打击密度、力度开场。将纵队对师团的战斗,强行拉成4万精锐八路散步对抗2万八千余精锐鬼子的混战。
暴雨、泥泞倒是都十分形象。
战斗多以连、排对小队、小分队的形式进行。
谁都别想体系作战,就是硬碰硬,玩命打。
只有一个核心前提,双方的单兵素质、战斗意志不能差距太大。
...
战斗开始最初的6个小时,鬼子勉强还能保持一些体系,而八路过于分散,所以一开始的吃亏的。
这时间二纵战损达到11%,而鬼子在7%左右。不过也就是在这时间内完成了对重点目标的袭击。
12小时,彻底进入混战。双方以每六小时至少4%的减员进行殊死决斗。
36小时,双方人数上的差距,终于开始起了作用。
此时,二纵战损达到27%,鬼子也在30%左右。此时,虽然二纵付出了更大的战损(基数大),但是已经将鬼子的精锐消耗得差不多。
这就是质变!
也就是到这里开始,二纵战损终于得到有效控制。
这样的战损,盎撒军工复合体已经允许投降了。
而对这两支部队来说,这就是还可以战损,扛得住,士气不减反增。
鬼子:钢军的荣耀不容置疑,需要生命来守护!
二纵:干掉这个狗屁五师团,老子就是钢军。
48小时,二纵战损来到34%,而五师团已经达到50%的危险界限,现在不仅仅是精锐步兵被耗干了那么简单。
而外围支援部队的快速介入,也成功的让这场“单挑”无人打扰。
拿枪的不少都是传令兵,医疗兵,观察兵。
没有什么刻意集中数倍的兵力优势,就是正常交战,第五师团的鬼子发现对面的那股八路人也不比自己多多少。
但是就是打不过了。
77个小时后,也就是三天多一点,钢军战损超过了90%。
坂原征四郎失踪,但是可以肯定没死(死了有加成)
最后剩下的最高军官是一个以战场生存著称的师团少将参谋(不带长),在第6师团的接应下,勉强撤出战斗。
鬼子能凑出来的最大的成建制部队,是中队。
二纵也没多舒服,投入战斗的4万余人,损失超过1万八千人。一大半是在前36个小时牺牲的。
可以简单的介绍成,两万换三万。
外围的战斗还在持续,而袁飞却要求空军冒着被击落的风险,也要送记者、印刷机进来,记录这一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