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南京城外十里处。
朱雄煐带着自己的弟弟,小叔叔们,在随行的礼部官员的陪同下,早早的便来到了风景秀丽的聚宝山下。
昨日有关沐英的身后事就已经敲定了,工部的官员已经带着带着工匠们奔赴向了将军山,建造地面上宫殿的砖石木料正一车一车的拉往陵墓的选址附近。
“现在开挖地宫,修建陵墓是不是时间太紧了,沐伯父等的及吗?现在天气那么热,棺椁上可用了冰?”
朱雄煐抬头看着郁郁葱葱的聚宝山,此时正是盛夏,沐英的去世是大家始料未及的,谁也没想到大明朝太子爷去世后,朱元璋最大的义子也因为悲痛过度也与世长辞了。朱雄煐担心现在开始修建陵墓是不是太晚了,毕竟沐英的棺椁已经在路上耽搁了半个月。
“回殿下,冰昨天就送了过去,工部那边调配了不少的工匠,也有不少开山劈石的好手,地宫要深挖,修葺,再赶时间也得半个月左右啊!沐侯爷的陵墓可是按照郡王的标准来修建的,这可出不得马虎啊!”
随行的礼部侍郎也是着急啊,沐英的陵墓是昨天刚定下来的,礼部,工部都是没有一点的准备,现在吴王殿下催的急,他也只能实话实说不敢有隐瞒。
“马聪,你带我的腰牌,去钟山卫带几个工匠,把制好的火药都带过来,用火药来炸山修地宫兴许会快一点,还是让沐伯父早日安葬吧!”
马聪接过了朱雄煐递过来的腰牌,便带着几个随从的侍卫快步走下了不远处拴着的马匹。
“殿下,这不合适吧,那火药不是镇国利器吗?怎么可以轻易的用在其他地方?万一被有心人泄露了出去,那对我大明可是很大的损失啊,那些异族得到了,那对我大明来说,更是一场灾难啊!”
今天轮休的汤鼎出言阻止道,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军国重器被浪费或被窃取。
“火药的作用不止于此,颗粒化火药的威力那么大,就不能运用在民生上给百姓谋取一些福利吗?”
“而且我还想看一下,火药用于攻城的威力有多大,有了如此利器,以后攻克坚城时,也可以减少士兵们蚁附攀城的伤亡,咱们直接炸他们的城墙。”
朱雄煐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冷兵器的时代即将过去。在他的打算中,以后征伐时,遇到了难啃的骨头时,火炮,炸药包一顿招呼过去,大明的士兵就能少上许许多多的损失,毕竟每一个华夏人都是很珍贵的。
汤鼎和一些见过新式火药威力的侍卫们顿时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啊。这以后还夺取什么城门啊,只要掩护着工匠们把火药埋在城墙根下,不管敌人多么厚实的城墙,一声巨响之后,咱也能给他重新给他开一道新城门。
远处的官路上,沐英的棺椁慢慢的驶来了。
马车边上沐家子弟紧紧的护卫着沐英的棺椁,沐春肩扛着灵番走在队伍最前面,提前赶来的礼部官员在旁边不停的说着。队伍最后面是从云南退下来的百战老兵,骑在马上的他们都是面容悲戚,再加上他们失去光泽的衣甲,残缺的身体。让这支远道而来的队伍显得更加肃穆。
“哒!哒!哒!”
又是一阵马蹄声从聚宝门的方向响起。
“还好,还好,总算赶上了,当初是咱把沐英留在了云南,如今他要回家,咱说啥也得接着他。”
凉国公蓝玉领着一众的淮西侯、伯爵爷们赶了过来,迎接可以交付后背的兄弟回家。
见到朱雄煐和诸多的小皇子都站在路边,等待着沐英的灵柩到来。蓝玉及众多的勋贵赶紧飞身下马,向前方穿着亲王袍服的众人见礼。今天在场的可是有不少的礼部官员,礼仪上怠慢了皇室子孙可是要被记在小本子上的。
朱雄煐与诸位年长的王爷赶紧虚扶起了这些武将,虽说他们仗着军功平日里嚣张跋扈,但他们也是大明朝现阶段里最看重情义的一批人,曾经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晚辈或兄弟不在了,他们暗自神伤的同时还是要忍着悲戚接沐英回家。
“舅姥爷,他们是怎么回事?都已经是身残了怎么还要披甲戴盔呢?朝廷里的抚恤呢?就没有想个法子解决他们退下来的身后事吗?”
朱雄煐不知道为何护送灵柩的队伍里会有那么多身体残疾的老兵,他带着疑惑扶起蓝玉的同时也问出了这个问题。
“殿下,这些人都是沐家的家臣啊,咱大明的武勋谁家里没有几位这样的人?平日里在主家不显山不露水的,一旦到了战场上那就是替主家挡刀挡箭矢的忠仆。也是每个勋贵家里可以托付后事的人,是家里的底蕴。你别看他们缺胳膊少腿的,真正厮杀时,他们有的是手段来解决掉对手。你要说勋贵家里要是没有几个这样的人,那出门都会被其他人家笑话。”
“也只能说他们这些人比较幸运,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他们这些人在关键时候替主家挡刀挡箭了,便能衣食无忧的过完下半生了,那些为国拼杀而死在战场上的士兵呢,录功分赏,下发抚恤时好多竟然找不到家人,逢年过节的连个香火都没有,战死在异国他乡的都烧成了灰,好好的大明子弟都变成了孤魂野鬼,他们都说我战无不胜,可谁知道在我手下死了多少的兄弟?”
蓝玉仿佛看到了在塞外,在西部高原上,那些英勇的麾下,为了其他的大明人能安居乐业,为了大明的疆域不受异族人的侵略,在异国他乡里抛头颅,洒热血。
“舅姥爷,我这边有个想法,这次刚好借着沐伯伯回京安葬这事,我在朝堂上提出来。我朱家能坐拥这万里江山,不但有你们这些能征善战的将军,更离不开那些在战场上厮杀的士兵。我朱家不能对他们不管不顾,一定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朱雄煐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他也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战争会造就一些闻名于世的英雄,但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厮杀在第一线的英雄,或许他们大多没有一个很文雅的名字,甚至只是一个很上口的外号,但朱雄煐却认为他们是大明的真正的基石。
至于那些满脑子之乎者也的读书人,呵呵。谁不知道?打天下靠武夫,治理天下靠文人这句流传了不知道多少代的话。可结果就是所谓的武夫们,往往拨乱反正,于烽烟四起的局面中稳定了局势,开了国,布下了传承。而文人呢,治理天下,却是重文抑武,王朝末期都是备受异族欺凌,各地乱象重生。
“殿下,慎言,我大明将士为国征战,开疆扩土,无怨无悔。可莫要为了这件事......”
“我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此事我自有打算。回头我去舅舅那边,咱们合计一下。不能落给读书人一些口舌。”
朱雄煐知道蓝玉想要说什么,他不想大明再走上历史里的老路子。或许,立碑祭奠大明英灵就是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