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好!!!万岁爷写的字就是好!”
当安娜公主号逐渐驶离海岸,众水手仍在对着那两块留下朱由检“墨宝”的巨石欢呼不已。张煌言则略带尴尬地笑了笑,以他这样自幼读书的文人眼光来看,皇帝那两笔字实在没法恭维,恐怕比刚开始习字的小孩子也强不了多少。不过既然战士们觉得好,他自然不便拂了大家的兴。
不过这刻下的四个大字,却让张煌言陷入深思。它并非“天涯”、“海角”这四个字,而是“起点”和“逐浪”!
这实在是朱由检对历史的一个小恶作剧。他在前世去过三亚旅游,自然去了天涯海角景区,知道这几个字的历史并不算太长,“天涯”二字是清朝雍正年间刻上去的,“海角”更晚,民国时期才刻上去。而在崇祯年间,那两块巨石上还什么字都没有。
不过“天涯海角”这种说法则早已有之,比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最后一句便是:“天涯海角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古人用“天涯海角”来形容极远之地,颇有点“世界尽头”的意味。对当时的中国来说,琼州,也就是海南岛,便是这“天涯海角”之地了。
但即使是对当下这个时代来说,再把这里称为“天涯海角”已经不合时宜。地理大发现已经接近完成,过去被海洋分隔的遥远大陆,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被各国的商船和战舰联系在一起,若还固步自封,不肯把目光投向未涉足的远方,岂不是要被西方列强越拉越远?
所以朱由检故意用“起点”、“逐浪”这四个字代替了“天涯”、“海角”,镌刻在这两块巨石上。起点和逐浪是二十一世纪两个知名文学网站的名字,搬到这里来当然有些恶搞,朱由检的用意有二:
一是既然自己打算改变历史,当然是让历史偏离原来的轨迹越远越好,那样才有可能成功。所以即使是这种不起眼的小地方,朱由检也故意让它与历史不一样,说不定就能产生蝴蝶效应,让历史发展完全不同呢。
二是起点和逐浪这两个名字本身的意义也很不错。古人以天涯海角为终点,朱由检却把这里视为起点,也就是告诉大家,中国人不能止步于此,要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而逐浪,自然是告诉所有水手们,要以勇敢和乐观的精神去和大海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征服狂暴的海洋,走到哪里都是胜利者。
离开琼州后,安娜公主号立刻向拟定的第一个目的地进发,那就是西沙群岛。这是启程之前朱由检特意交待的,安娜也同意了,但是西沙群岛并不在葡萄牙人常走的航线上,这可能也是葡萄牙舰队不愿意按照议定路线走的原因之一。
朱由检之所以坚持要先去西沙群岛,一是因为西沙群岛本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想当年自己与李贞妍孤零零两个人流落到钓于岛上,还不忘立碑宣示主权;现在总算有了北海舰队,这宣示主权的工作自然不能省。主权碑一立,不知为后世省去多少麻烦,因此哪怕就是安娜公主号专为此事出航一次,也是完全值得的。
第二个原因则更为现实一些,直接关系到朱由检构想中的与东南亚诸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远洋贸易大计。从他所知道的历史,以及从安娜公主那里了解到的事实来看,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还是荷兰,他们从本土向海外扩张的步伐都是“跳棋”式的。
简单地说,由于受到气候和船只续航能力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这个时代,一艘船不可能沿途不停靠,就从欧洲直接开到东亚,中间必须有落脚点,用以躲避风暴、补充淡水和食物等。而欧洲列强的做法就是开辟殖民地,每选择一个落脚点,就用武力征服,然后向该地移民,并强迫当地人为他们服务。
就拿葡萄牙来说,从欧洲到非洲,就依次有马德拉、佛得角、比绍、阿克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罗安达、莫桑比克、蒙巴萨等殖民城市,亚洲则包括印度的果阿、东南亚的马六甲,以及刚刚被大明收回主权的澳门。凭借着这些殖民城市,葡萄牙人建立起了稳定的航线,除了贸易之外,凡是两座殖民城市位于同一块陆地上时,还可以通过飞鸽传书快速传递消息。
而朱由检认为,中国绝不能走西方的殖民扩张道路,否则与那些强盗何异?纵观历史,即使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这些殖民国家风光一时,英国更号称“日不落帝国”,然而殖民统治毕竟不得人心,到最后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朱由检要的是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自然不能跟在葡萄牙人屁股后面邯郸学步。
但是这就产生了一些现实问题。就拿现在打算与暹罗等国开展贸易来说,从海南岛到暹罗等地水路数千里,中间没个落脚点,无论对军舰还是商船来说,都是十分危险的。
而夹在大明与暹罗中间的国家是安南,本来安南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最适合远洋船只停靠,但是大明与安南关系一向不睦,还多次发生战争。尽管历代安南国王口头上都承认大明为宗主国,但因为几次交战,明军都损兵折将,吃了不少亏,故而安南实际上并没把大明放在眼里。
而且安南扩张成性,现在正对暹罗、真腊等国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想在安南海岸设立中转点是不可能的,朱由检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南海上的岛屿。
而离琼州最近的岛屿,自然是西沙群岛。安娜公主号虽然没来过这片海域,但是新加入海军的蛋民有很多人都来过这里,对这片海域很熟,还一起商量着画出了海图。仅用不到一天时间,就抵达了西沙群岛中最南端的岛屿:螺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