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不单单是一座道教名山,还有着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
道教的上清派亦是由茅山而源开来,故而茅山又有上清宗坛之尊称。八一?中文w?w?w?.1此诸多美誉,并非虚言,此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仙气氤氲。置身其中,宛如置身在仙境天宫之中,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
九霄万福宫雄居其上,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与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辉。真是个神仙居住的地方,万福宫又称之为顶宫,地处金坛。入宫为灵官殿,过藏楼沿级而上为太元宝殿,殿后有台曰飞升,台后一殿为二圣殿,左右分别建有白鹤厅、养真仙馆、迎旭道院、花厅、仪鹄道院、道舍、斋堂等,均依山借势,层层而上。分别为藏经、圣师二楼阁,太元、高真、二圣、灵官、龙王五殿堂,毓祥、绕秀、恰云、种壁、礼真、仪鹄六道院,左右两侧道舍、客堂等建筑百余楹;整个宫观雄伟壮观,金碧辉煌!
师父告诉我,茅山派在道教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道教未形成之前,约莫五千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于句曲山伏龙地修炼。句曲山就是现在的茅山,到了先秦时期,有燕国人郭四朝在句曲山玉晨观修炼,秦朝时期,又有李明真人在古炼丹院修炼有成。
再到东晋时期,葛洪祖师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后东晋兴宁二年,杨羲、许谧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上清派;之后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四十余年,集儒释道三家精华,承袭上清宗坛,而改茅山宗派!
自此,茅山派始于流传后世,除了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茅山派还被后世尊奉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美称。从南朝梁到了唐宋时代,茅山派鼎盛了数百年之久,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
茅山的历史记载中,最早要追溯到茅山派所尊奉的三茅真君说起,相传当初江苏省境内有两座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称之为南茅山,而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兴化市,称之为北茅山。西汉景帝时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清乾隆时期的道学大家任大椿的《过茅山碑记》中记载: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便有此佐证。
相传早在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
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
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
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三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其时,江南句容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现如今的茅山派,乃是以南茅山为,北茅山自有另一脉之说,北茅山所习道法,称之为北茅术法,而南茅术法,则统称为茅山派道法。现在茅山派实际被谷谭的显宗所掌控,而师父为的茅山派密宗一支,虽说与显宗相互抗衡不下,但总归是隐修居多,而且传承多为单传,我所认识的,关于师父的师兄弟,要么还俗,要么飘忽不定,不知仙踪何在。
不过师父在茅山派的地位,并不比谷谭差半分,而且大江南北,谁人不知显宗宗师谷谭,密宗宗师杨远山呢?不过谷谭掌控茅山派多年,以显宗居,再加上密宗的传人又不多,所以师父在茅山派处处受到谷谭的排挤。但师父说过,茅山派也并非谷谭一手遮天,其实山中另有许多茅山派的祖师大德,隐修在其间,若茅山派真是出了什么巨大的变故,那些老头子绝不会看着茅山派消沉下去,一定会现身主持大局。
当然,现在的茅山派还远远没有到那一步。
早期在宋哲宗时期,宋哲宗赵煦的昭慈圣献孟后,因误吞银针终日戚戚,投药无效,御药院苏圭被鞫。后由皇后姊推荐,诏茅山道长刘混康治愈,宋哲宗感念茅山派道法神妙,遂赐镇山八宝,并令茅山派镇守一方,斩妖伏魔,造福苍生,而这镇山八宝分别为《辽王诗简》一卷、玉剑一把、《上清大洞卷简诗》十二卷轴、《上清大洞秘录》十二轴、九老仙都君印、玉圭、呵砚、合明天帝日敕玉符等八件珍宝,茅山派乃是作为镇山之法器。
此镇山八宝后散落民间,故而师父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遍天下的寻找此镇山八宝,而与显宗宗师谷谭约定,谁能收集到茅山派镇山八宝,便有资格统一茅山派,继承茅山派正统传承!谷谭与师父相持不下,最后各得几件,却未能如愿以偿的得到统一茅山派的资格。现如今显宗和密宗不得不请出祖师信物,也就是当年祖师爷创立茅山派时,所依仗的天地至宝,也就是我现在与师父苦苦寻觅而不得的天地秘鉴。
这件镇派根基,乃是天地间至高至上的宝贝,据说早已是诸灵之祖,而周游太虚之中,遍天下八方,非得道成仙之人而不能见。显宗和密宗要想统一茅山派,必然要寻找到祖师信物,方可完成心愿。可祖师信物又岂是那么容易便能寻得的……
虽然苦苦寻觅而不得,无功,但求无过。然而谷谭为求得到祖师信物,不惜聚集三茅神谕来作为线索的突破口。为阻止谷谭酿成大祸大劫,我师父不得不前来茅山,将谷谭聚齐三茅神谕的美梦,彻底打破!
茅西镇,位于茅山西十余里处,月色皎洁,夜风习习。我趴在茅西镇的一家客栈的房间窗户上,遥望着外面的明月,倾听着师父将茅山派的过往,一一说了出来。沉默了片刻,我突然扭回头向师父问道:“师父,我们都已经到了茅山,为什么不直接上山找谷谭呢?却是要在这茅西镇落脚,还住在小客店里面,弄得我们好像是外乡人一样!”
师父轻叹一声,说道:“现如今我们密宗势弱,而谷谭善于利用门派弟子施压,为了不让他挑起事端,我们还是多了解一些茅山派的近况再说吧!都已经到了这里,也不在乎多等两日不是吗?”说到此处,师父忽然神色凝重的来到我身旁,望着外面空荡荡的大街,又奇怪的说“这附近好生稀奇,居然有一股腥邪之气缭绕在这一带,看来茅山派四周所镇压的那些老家伙,想要趁着茅山派最近欲起的事端,而重出世间啊!”
“师父,你说什么?茅山派四周所镇压的老家伙?那些老家伙是什么啊?难道茅山派四周还有凶邪之物为祸不成?!”
我急忙看向师父,又急忙看了看外面,且用力的嗅了嗅空气,似乎并未察觉到什么不妥之处。
师父皱起眉头说道:“正邪对立,自古皆是如此。无正邪不能行,无邪正不能彰。所以正与邪永远都是相生相克的存在,只要有正道的地方,就一定有邪道的存在。当然,茅山派传承数千年的仙道精华,自有镇压四方诸邪的威神之力。但随着茅山派日渐衰微,这茅山派脚下四周的凶邪之物,似乎又要蠢蠢欲动了。”
“师父,究竟是什么样的凶邪之物,敢和茅山正道抗衡?”
我伸手抓了抓额头,一脸不解的问道。
师父闻言,深深的看了我一眼,说道:“希望你不要遇到才好,那些凶邪之物,早已有着灵根传承,而且能够随意幻化,表面看起来与常人无疑。若非他们故意显露真身,只怕是你现如今的天眼都看不穿,就是为师也很难看透……曾经有四种凶邪之物,盘踞在茅山派山脚下四个方位。自从出现了密显之争后,那些凶邪之物似乎也为了霸占地盘,而相互厮杀,最终留下来的,只有一个古老的隐族!”
“是,是什么?”
我震惊的看着师父,到底是怎样的凶邪之物,却还有着灵根传承,这句话非同小可,要知道普通的邪祟,都是后天经过修炼,才打开了灵智,能够通灵性,夺造化。但若是有着一脉灵根传承,那么这一脉所有的凶邪之物,都必然是灵智极高的家伙,就连我现如今的道行,也无法催动天眼之威灵看破一二,而师父也自认不能达到辨识的境界,那,那这就太厉害了,太可怕了……
粗略的估量一番,这所谓的古老隐族,其中气候最高者,恐怕是要有着抗衡正道宗师的能力了啊!
“啊!”
就在师父准备向我解释时,突然间,只听到远处的街头,传来了一道撕心裂肺的惨叫之声。听到这个声音,师父面色大惊,闪身拿起天罡剑,且急道:“二狗你留下来,为师出去看看生了什么事情!这空气中的腥邪之气不止,只怕是真的有什么大来头儿的东西在作怪!你小心一些!”
听到师父的嘱咐,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便是看到师父闪身冲出了小客店,身影一闪消失在茫茫然的大街之中。不知何时,或许在我刚才和师父说话的档口,这镇子四周,便是席卷起一层灰白色的雾气,逐渐的将整个镇子吞没在其中。尤其是听到师父临走时的话语,此刻还在我的心海内不停的回荡,我的心脏莫名的砰砰乱跳起来,不知这神圣的茅山派祖庭之下,到底是什么凶邪之物在作祟!
我随即用力的关上窗户,转身来到床沿坐下,但刚坐下,我又忍不住站了起来,来回的在房间内度步。心绪杂乱,脑袋里面更是乱哄哄的不知道在想什么,或许有好奇,或许有惊惧,或许,或许是担心师父的安危……不知过了多久,我伸手把黄布袋挎在身上,并从黄布袋内,将炼神鞭取了出来,飞快的冲出了房门!